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 道试题

1 .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

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

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

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椅,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请回答: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为工业革命,它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2)“电的应用”的理论基础是什么?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这条道路开辟的伟大旗手”。

(3)第三组中涉及的互联网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我们应当怎样对待互联网的扩展问题?

2017-12-1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某校一个班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全班分成三组了解两百余年来人类科技发展的三项典型成就,在他们的报告中分别出现了以下三句话。

第一组:恩格斯说:“分工、水力特别是蒸汽机的利用、机器的应用,这就是从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杠杆。”

第二组:恩格斯说:“电的应用将为我们开辟一条道路”。我们认为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第三组:比尔·盖茨说:“不久的将来,会有这么一天,你可以不必离开你的书桌或扶手,就可以办公、学习、探索这个世界。”

请回答:

(1)第一组同学涉及的是人类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飞跃,我们把这一事件称作什么?其间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2)请列举两项发明成果,证明“爱迪生是开辟这条道路的伟大旗手。”

(3)第三组中涉及的比尔·盖茨的设想,依据的主要是哪种科技成果?请概述它给人类带来的影响。

(4)请代表该班同学用一句话归纳科技的作用。

3 . 下面是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围绕某一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制作的纸片,据此最合适的主题是(     
南美的解放者
印度民族大起义
非洲独立年
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A.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B.世界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
C.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加强D.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
4 .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研究性学习是高中历史学习的重要方式。2016年4月广丰一中高二文科班以班级为单位组成历史学习小组针对王安石变法中的“青苗法”展开讨论:
高二(21):青苗法类似今天的银行贷款,打击了当时普遍存在的高利贷行为,在当时迎合了百姓需要,是有益的改革。
高二(22):青苗法是国家向人民敲诈勒索,其目的是为了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重百姓负担,是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
根据上面的讨论,请你为这两个班级的研究拟定一个题目。你同意两个班级哪个班级的观点中的?请试述你支持的理由。
题目:
理由表述:
2016-11-27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上饶广丰县一中高二下期中普通班历史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大一统”指国家在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某历史兴趣小组以“中国历史上的大一统国家治理”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了以下材料。

材料一

甲: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沿革表

朝代高层政区统县政区县级政区
三国两晋南北朝
五代十国道(方镇)
宋朝
元朝行省路、府、州
明朝承宣布政使司(行省)
清朝道、府

——根据周报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整编

——据《中国历史教学挂图》

材料二

西汉王朝在边疆少数民族集中的地区设置“道”进行管理,而对于归附的边疆少数民族较大的群体设置“属国”进行统辖,在西域、西北、西南、南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根据各地区不同的情况,分别设置了军政机构对少数民族进行管理。唐代延续了汉代这一民族政策,羁縻府州制度便是这一政策在边疆政策治理上的一个创举。

——摘编自马亚楠《浅析中国古代因俗而治的边疆治理政策》

(1)研究本主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材料一中的史料?
(2)分析说明材料二所反映的特点与研究主题之间的联系。
(3)若进一步探究本主题,你认为还需要从哪一角度补充材料?举例说明。
(4)《三国演义》卷首语认为“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认识。
6 . 2011年是辛亥革命爆发100周年,辛亥革命是划时代的伟大历史事件。它打开了进步的闸门,使中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历史巨变。某班级为此展开了研究性学习。
主题一:辛亥革命纪念城市之争
2011年12月3日,《辛亥革命纪念建筑》一书出版。书中重点研究了武汉、南京、广州、长沙四座城市最具代表性的辛亥建筑遗存,并收录了全国各地数百余处同时期建筑遗存的历史照片、设计图纸、最新摄影图片、相关历史文献,是一部集建筑历史研究、文献记录和摄影数据于一体的专著,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为此,班级展开了“你认为那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调查”,结果武汉、南京、广州排在前三。
(1)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武汉、南京、广州排在前三的理由
主题二: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1942年,毛泽东在关于《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研究党史,只从1921年起还不能完全说明问题,……从辛亥革命说起差不多”。
(2)你怎样理解毛泽东所说研究中共党史要“从辛亥革命说起”?
主题三:辛亥革命与现代化
也有另一种见解,把现代化作为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的过程的总称,它不仅包括经济领域,也包括人类在政治发展、社会动员、心理适应和知识增长方面的急剧变化,它更重视社会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这派理论还特别提出“现代性”和“传统”两个概念,来对现代化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传统代表前工业社会的特征,现代性代表现代社会的特征。现代社会的特征包括如下方面:(1)民主化,(2)法制化,(3)工业化,(4)均富化……。
——张海鹏《现代化的研究视角与近代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辛亥革命现代性的具体表现
2015-05-1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14-2015学年江西宜春奉新一中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7 . 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以“人文主义”为主题,开展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找到以下四则材料。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起源:

材料一: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一种“重人”的思想,这一时期的思想家们将哲学追求集中在认识人自己这一命题上,要认识自己,人必须有知识才能达到真善美,强调对单一个体进行的理性思考,认为人可以通过知识的教化而与自然区别开来。

复兴:

材料二: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相信并颂扬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力量和人的伟大,认为人可以创造一切;人生的目的不是为了死后升天,而是对现实美好生活的享受;人的各种欲望不应该加以抑制,而应当予以满足。

发展:

材料三:西欧的宗教改革家认为,人只有靠信仰才能得救,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信徒得救与否全凭信仰,只有信仰上帝和行善才能上得天堂,以此来否定天主教的等级观念和教皇统治人民的权力。

成熟:

材料四:“如果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会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和立法权合二为一,则将对公民的生命和自由施行专断的权力,因为法官就是立法者。如果司法权同行政权合二为一,法官便有压迫者的力量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人文主义体现出“重人”思想的主要表现。
(2)材料二、三在体现人文主义方面的共同点是什么?材料三与材料一、二相比,在人文主义体现形式上的最大不同点是什么?
(3)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启蒙运动中人文主义进一步发展走向成熟的主要表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8 . 某班同学在开展美国史研究性学习时展示了以下图片,据此判断该学习主题是(       

1963年马丁·路德·金在演讲     1992年美国“全国妇女协会”成员举行游行示威
A.黑人反抗种族歧视运动B.妇女争取普选权的抗争
C.美国学生反对侵略越南D.战后美国社会运动频发
2024-03-2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江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五)历史试题
9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搜集到明清时期的如下信息。综合下述材料,该同学所研究的主题是(     
资料来源内容
吕梁宋氏家族墓墓主人宋伦、宋虎生前均担任过乡间“老人”一职。
《教民榜文》今出令昭示天下,民间户婚、田土、斗殴、相争,一切小事,须要经由本里老人、里甲断决。
《清朝文献通考》凡甲内有盗窃、邪教、赌博聚会等事……责令专司查报。
A.优抚政策B.基层治理C.以礼入法D.户籍制度
10 . 某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主题是“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寻求国家出路的探索”,下列项中完全符合这一主题的史实是(       

选项

史实

《海国图志》《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孔子改制考》

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

徐继畬、李鸿章、康有为、宋教仁、陈独秀

“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扶清灭洋”、“民主与科学”

A.①B.②C.③D.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