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唐代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德才兼备、以德优先的官员考核制度,从而使选官制度不再是单纯的考试制度,而是在社会上发挥着无形统合功能的行政管理制度。其“统合功能”
A.有处于维护文明的稳定和连续B.保证了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
C.有利于促进各阶层的均衡发展D.有利于选拔较高素质的人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860年上海租界人口激增至30万,1862年又增至50万,一度达到70余万,为近代上海的崛起提供了必不可少的资金、劳动力和市场等条件。导致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租界面积的急剧增加B.中外经贸规模不断扩大
C.中国国内的政局变动D.江浙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为唐代卷草纹,该纹在魏晋时期由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忍冬纹演变而成。忍冬纹花卉形态消瘦、清朗,纹样简单,单纯质朴,而唐卷草纹多与牡丹、石榴、凤凰等动植物纹样灵活组合,变得雍容华丽。这一变化
A.体现唐文化兼收创新的特征B.突显中外文化交流互动深入
C.源自唐朝海上丝绸之路开通D.说明物种丰富决定艺术形式
2021-05-10更新 | 1072次组卷 | 20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89年,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时任天主教巴黎奥顿区主教的塔列朗,投向革命阵营。同年底,立宪政府面临财政危机,他提出并促使“教产国有”决议的通过,取得显著成效。革命政权改组天主教会,塔列朗带头为任职不到年限的青年教士举行受职礼,他因此被罗马教廷开除教籍。于是,他脱离教会走上了法国政治舞台,长期主掌外交。他以杰出的才干辅佐拿破仑建立帝国,但又看到拿破仑战争的危险性,在1807年以后不断向俄国、奥地利出卖有关拿破仑的情报,并索取了重金回报。反法同盟在打败拿破仑后,于181410月在维也纳召开分赃会议,主要目的是恢复和巩固被拿破仑破坏的欧洲大陆统治秩序,阻止新的革命运动发生以及怎样处置战败的法国。塔列朗作为战败国的外交大臣列席会议,他提出按“正统主义”原则,维护各国正统王朝的利益,恢复波旁王朝在法国的统治,然后利用英俄普奥四强之间的矛盾拆散反法同盟,逐渐恢复法国的大国地位。

——摘编自(法)安德烈·卡斯特洛《塔列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塔列朗在法国近代史上发挥的作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应该怎样评价塔列朗。
2021-05-08更新 | 91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5月模拟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5 . 1954年,北京选择稻香村食品店、同仁堂国药店和六必居酱园店等10家较大的、具有传统特色的零售店进行公私合营试点,国家按照协议向这些类型的企业原所有者支付高于银行利息的“红利”,并在此后的十余年中,逐渐将股本赎归国家所有。当时中国的这一举措
A.合理调整了产业结构B.创新了社会主义改造方式
C.积极借鉴了苏联模式D.大大加重了中央财政负担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康有为在1905年撰写的《物质救国论》及其他同时期的著作中,都承认东西方“文明”的内涵包括两个相等且不可分割的因素-以西方见长触手可及的“物质之学”和以中国见长不可触及的“道德之学”。这说明,康有为主张
A.“中体西用”B.“经世致用”C.“援西入儒”D.“托古改制”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进行了两次金融改革,即胡佛金融改革和罗斯福金融改革。

胡佛在任总统期间,实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但在经济危机的压力下,胡佛政府被迫开始干预经济,进行金融改革,采取成立复兴金融公司、通过紧急救助与建设工程法等措施。罗斯福就任总统后,立即大刀阔斧地进行金融改革,在延续胡佛政府政策的同时,对美国金融系统进行了根本性变革。罗斯福把胡佛金融改革中的权宜之计发展为长远规划,绘就了美国金融发展的蓝图。通过大萧条时期的金融改革,美国政府稳定了货币、建立了安全的金融体系、维护了金融秩序,实现了国家依照宪法对金融进行监管的原则,使美国金融业走上了有序、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为战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战后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摘编自李世安《大萧条时期的美国金融改革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佛和罗斯福金融改革的相似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美国两次金融改革的作用。
8 .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将人类历史上出现过的各个地区的历史发展形态区分为26个文明,并指出“所有的文明在哲学上是同时代的,在价值上是相等的"。这实际强调了
A.历史的客观性B.哲学的辩证性
C.文明的多元性D.文明的关联性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逐渐摆脱宗教神秘主义的束缚,出现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思潮,即古典人文主义。孔子秉持并宣传“与命于仁”的主张,强调现实生活中人的能动性,儒家强调仁爱是现实之路、治世之本。荀子发展孔子“礼”的主张,提出一系列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礼法模式。孟子认为“义”是人的根本价值所在,应当舍利取义。儒家还倡导真诚待人,不虚伪欺诈,不猜疑别人,信守承诺。中国古典人文主义对中国文化后来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在中世纪时虽然也曾受到宗教思潮的影响,但始终未被拉回到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愚昧状态中去。

——摘编自崔一心《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在人类历史上,人文主义曾拉开了世界近代的历史帷幕,并曾在几个世纪中启蒙了世界各国千百万人民。欧洲的文艺复兴,从各个方面冲击着生活在中世纪精神枷锁中的欧洲民众,使他们首先在精神上作为人而挺立起来。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们则是呼唤出著名的《独立宣言》与《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呼唤出北美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19世纪以来,在西欧以及北美,却与当年文艺复兴和启蒙主义相反,产生了一种只重科学技术、物质生活的潮流。由于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这种潮流正蔓延到世界其他地区。人文主义的理念与激情则一直处于退潮状态。这种人文主义的退潮,有着极大的危险性。

——摘编自何芳川《新经济时代与人文精神》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特征及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以来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外人文主义的认识。
2021-05-05更新 | 18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20055月,在巴西的倡议下,第一届南美洲和阿拉伯国家首脑会议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举行,至今已举办四届。据统计,这两个地区的双边贸易额由2005年的60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330亿美元。由此可见,南美洲和阿拉伯地区
A.积极应对两极对峙格局B.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高
C.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D.经济区域合作趋势加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