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1 .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东汉的洛阳“东贾齐、鲁,南贾梁、楚”;“番禺亦其一都会也,珠玑、犀、玳瑁、果、布之凑”。据此可推知,东汉时(     
A.商业兴盛促进了城市繁荣B.地域性商人群体贸易活跃
C.城市的政治功能逐渐降低D.南北方经济达到平衡状态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旧唐书》记载:“新罗、日本、东夷诸蕃,尤重其文,每遣使入朝,必重出金贝以购其文化。”除书籍外,亦购买其他物品。中日商人贸易则是以海船“交贸诸物”为主。唐朝近邻西方及西南方各国都派使者来朝贡,因此设立蕃坊以供其居住。《宋史》记载:“高丽、回鹘、黑水诸国,又各以风土所产与中国交易。”我国的丝绸、瓷器、茶叶诸货外运各国,各国物资则从丝绸之路输入中国。

——摘编自夏秀瑞、孙玉琴《中国对外贸易史》

材料二   荷兰在国际政治上获得独立国家的地位,是依据1648年三十年战争的媾和条约(《威斯特伐利亚条约》)。荷兰在造船以及航海技术上积累了优越的实力。商人积极在里斯本收购胡椒,在欧洲转卖。他们出资设立东印度公司。17世纪初,享有特权的荷兰东印度公司在亚洲瓦解了葡萄牙的多数权益,又以武力赶走想参与亚洲贸易的英国商人。

——摘编自【日】谷公俊等《兴亡的世界史》

材料三

年份贸易总额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进口贸易总额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出口贸易总额
(亿美元)
年均增长率
1994236611.6%1156.111.2%121011.9%
20015096.52435.52661
20026207.728.6%2951.726.5%325630.3%
2007217659561.212204.6

——摘编自董腾《建国70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演变与思考》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唐朝、近代荷兰对外贸易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荷兰对外贸易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94—2007年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有利条件。
3 . 有学者统计,明清时期棉织业较普及的直隶、山东、河南、湖北、湖南、江西、江苏、四川8个省的529个县中,产布县有423个,其中有322个县明确记载为商品布,这322个县中有122个县以生产大宗外销布为主,说明有200个县主要是地区内销售。材料可用于说明,明清时期(     
A.区域间长途贩运和大额贸易有所发展B.传统的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C.棉纺织业家庭自给性副业性质的改变D.棉纺业的区域间差异呈日益缩小趋势
4 . 中国古代的地方志中,州县以下以前只记载乡、里,没有市镇。而自某一朝代起,一些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草市、村市被列为“镇”并被广泛载入地方志中,时人称之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这一变化最有可能发生于(     
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五代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至清中叶
单选题-最优选择题 | 适中(0.65) |
5 . 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简《秦律十八种·金布律》记载:“官相输者,以书告其出计之年,受者以入计之。八月、九月中其有输,计输所远近,不能逮其输所之计,移计其后年,计毋相谬。”这突出体现了秦的上计制度(     
A.便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有利于保证政府收入
C.对流程的管理相当严密D.加重了百姓赋税负担
2024-02-27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6 . 如表中是《尚书·盘庚》的记载。这表明,商代(     
上篇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
上篇今不承于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
中篇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戚鲜,以不浮于天时。
A.原始民主传统犹存B.道家思想得到了宣扬
C.具有鲜明敬天思想D.以礼制规范社会秩序
2024-02-27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7 . 据记载,宋建国之初即“申明周显德三年之令,课民植树”。并于河北瓦桥一带“南北分界之所,专植榆柳,中通一径,仅能容一骑”。宋朝此举(     
A.意在劝课蚕桑B.增加了政府收入C.重在移民实边D.有利于加强边防
8 . 1625年,奥斯曼帝国的一位官员记载:欧洲人控制着整个贸易环节,以前印度、中国货物都经过穆斯林城市再转往欧洲其他国家的,现在欧洲国家的船只直接将货物运上船,然后销往其他地区。这说明(       
A.新航路开辟改变了商贸格局B.东西方贸易开始广泛展开
C.奥斯曼帝国商业危机的加重D.太平洋商贸网络基本形成
9 . 古籍中有许多关于西周村社制度的记载。例如,《礼记·王制》:“田里不鬻(卖)”;《诗经·甫田》:“琴瑟击鼓,以御田祖(社神),以祈甘雨,以介我稷黍”;《公羊传》:“选其耆老有高德者名曰父老,其有辩护伉健者为里正”。据此可知,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A.村社的土地属于私有制B.村社有自我管理的功能
C.村社对应集体劳作方式D.村社内部具有公共空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据记载,屋大维(公元前63—公元14)统治期间罗马城的建设活动有39次,其中有5次修建政治性建筑,包括王宫、举行议会的会堂、凯旋门等;有17次修建或修复神庙;有17次基础设施建设,包括浴场、剧场、大道、水渠等。据此可知,当时罗马城的修建(     
A.体现传承与创新的理念B.深受民主政治的影响
C.适应了强化神权的需要D.凸显帝国至上的思想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