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8 道试题
1 . 下表为明代史书中关于法制建设的相关记载。这反映了明代(     

记载

文献

至正十八年(1358年)三月,明太祖说:“治新国用轻典,刑得其当,则民无冤抑。若执而不通,非合时宜也。”《明太祖宝训·恤刑》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明太祖说:“立法贵在简当,使言直理明,人人易晓。……夫纲密则水无大鱼,法密则国无全民。”《明太祖宝训·恤刑》
洪武四年(1371年)三月,明太祖说“元以宽失天下,联救之以猛”,刘基回答“霜雪之后,必有阳春。今国威已立,宜少济以宽大”。《明通鉴》
A.重典治吏成为君臣共识B.时局变化影响立法精神
C.法律建设旨在整顿吏治D.社会治理水平逐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图是《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中国大陆和美国上榜企业数量对比图。中国大陆企业上榜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B.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
C.国际经济秩序的改变D.借鉴国外成熟的经验
3 . 19世纪以前,印度向欧洲出口的主要是纺织品和其他一些制成品。19世纪后期,印度的出口却日益局限在原棉、茶叶、小麦等范围内,英国人则用轮船运来他们的工业制成品作为交换。这一变化说明(       
A.西方列强瓜分了整个亚洲B.印度的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C.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阶段D.印度沦为英国的原料产地
4 . 中国古代的地方志中,州县以下以前只记载乡、里,没有市镇。而自某一朝代起,一些达到一定人口规模的草市、村市被列为“镇”并被广泛载入地方志中,时人称之为“民聚不成县而有税课者,则为镇”。这一变化最有可能发生于(     
A.魏晋南北朝时期B.隋唐五代时期C.辽宋夏金元时期D.明至清中叶
5 . 中国古代平民、奴婢的身份差异明确体现在户籍中。战国至汉初的“户下奴(婢)”被当作特定财产,不计入主人户籍家内人口和官府户口数。魏晋之际奴婢以“人”的身份著入户籍,与平民并列纳入官府的户口统计。这一变化(     
A.有利于中央政府的赋役征派B.反映了律令儒家化的加强
C.推动了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D.阻碍了封建经济持续发展
2023-11-26更新 | 225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检(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以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尤其是伴随数字制造、智能制造等新型产业的出现,劳动者从生产流程的束缚中获得了解放,劳动者只是给生产工具下定义和下达新的任务的时候,或者生产工具无法解决问题需要求助的时候才会干预生产流程。之前盛行的大规模“流水线生产”被分散化,社会生产过程实现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这表明新一轮的科技革命(     
A.使工厂制生产退出历史舞台B.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全面解放
C.助推劳动者劳作方式的转变D.推动社会结构出现新的变化
2023-11-16更新 | 1003次组卷 | 18卷引用:海南省琼海市海桂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检(三)历史试题
7 . 据1949年冬在冀察两省23村的调查显示,贫雇农由过去占总户数的44%下降到15%(包括地主、富农下降在内),中农则由37.6%增加到77%。各地农村中除占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农外还尚存10%~30%的贫农和2%左右的富农。这一变化(     
A.导致革命的群众基础缩减B.说明大生产运动推动经济发展
C.得益于土地改革顺利开展D.体现出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成熟
2023-11-10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全真模拟(三)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事件时间起因结果
九一八事变19311931918日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炸毁南满铁路一段路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并以此为借口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张学良奉行不抵抗政策,致使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2月,东北全境沦陷。
长城抗战193319331123时,日军山海关守备队长落合甚九郎派人在营院内投掷手榴弹并鸣枪数次,却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即以此为借口,强占南关车站,并将中国警察缴械。参谋部作战厅长熊斌与日本代表冈村宁次签订《塘沽停战协定》,划定冀东二十二县为非武装区,军队不得进入,而日军退回长城以北。
华北事变“张北事件”(为例)19351935530日,4名没有护照的日本特务机关人员潜入察哈尔省境内绘制地图,行至张北县,被当地驻军扣留,察哈尔省主席宋哲元为避免引起事端,即令释放。日方借口提出了蛮横要求。察哈尔省民政厅长秦德纯和日军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达成《秦土协定》,中国国在冀、察二省主权大部丧失。
七七事变1937193777日夜,卢沟桥的日本驻军诡称有一名日军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被中国驻军拒绝,日军随即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中国驻军第2937219团奋起还击,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揭开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37年之前日本侵华过程中中日互动模式。
(2)根据材料,指出七七事变后,中日互动模式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023-09-18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嘉勋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890年的戒烟药广告,主要强调单一的戒烟药功效;1906年的广告中有“昔南皮尚书著《劝学篇》,而于戒烟一事必谆切而详言之,可见鸦片之危害固我同胞之目击而痛心者也”,还有一些商家直接将官府批示禁烟药买卖的批文搬上广告。这一变化深刻反映出晚清(     
A.商家宣传手段灵活B.爱国思想影响医药行业
C.国人禁烟意识增强D.中西方医药文化的交流
2023-10-22更新 | 273次组卷 | 6卷引用:海南省2024届高三上学期高考全真模拟(二)历史试题
10 . 如表中的资料均选自日本历史上重要法律文献。这反映出当时日本(     
资料资料来源
以和为贵,无忤为宗《十七条宪法》(604年)
古人曰:来有其身正影曲,其政正国乱者。此所谓正,无欲也《贞永式目》(1232年)
君臣僧俗,贵贱上下,均须维护仁义礼智信,不可稍违《长宗我部元亲百条》(1597年)
A.制定法律以儒学为依据B.法律侧重维护封建伦理
C.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变化D.儒学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