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4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与非洲之间的交往古已有之。在汉代,非洲已在中国与罗马的贸易中发挥中转站的作用,埃及商人在印度和斯里兰卡购买中国货品,再经由亚历山大里亚、迈奥霍穆等港口将其运往罗马。唐代《贞元十道录》记载了自广州出发、经波斯湾到达非洲的航程,中国同北非、东非等地已实现直接通航。宋代,每年自非洲进口的“象犀珠宝香药之类”商品数额高达“五十三万有余”,大大超过前代体量。元朝航海家汪大渊曾亲身到访非洲,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也于14世纪到访广州、泉州、杭州等地,中非人民对彼此的了解更加深入。明代郑和船队四次抵达东非海岸,将古代中非交往推向高峰,双方频繁互访,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外交关系,永乐年间还恢复了三省市舶司,以便非洲诸国使节来华时“与中国贸易”。今天在埃及和埃塞俄比亚出土的大量中国陶瓷、钱币,年代由唐至明,成为中非友好往来的见证。

——摘编自张铁生《中非交通史初探》

材料二   1955年万隆会议后,中国积极支持非洲国家民族独立自强。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访问加纳时,明确了中国对外援助坚持平等互利、尊重受援国主权以及不附加政治条件等基本准则,奠定了中国对非援助的总体基调。在农业领域,中国派遣农业技术人员赴非建设经营农场,帮助解决非洲粮食紧缺问题。在工业领域,中国援建的项目针对非洲当地需要,以中小型项目为主,工期短、投资收回快。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中国长期对非洲国家提供无偿援助,无私支持非洲基建事业。此外,中国还通过派遣教师、医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帮助非洲国家提升各领域技术能力,中国员工与当地工人同工同酬,“对等上班”,赢得了非洲人民的认可与支持。

——摘编自宋微《中国对非援助70年——理念与实践创新》

材料三   21世纪以来,中国对非洲援助以追求发展效益为主,兼顾政治、安全等其他 效益。中国与非洲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互利共赢的能源合作关系。中非双边贸易额迅速增长,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的步伐大大加快,提高了非洲国家的生产能力。中非文化交流不断深入,在影视制作、出境旅游、人才交流、学术研讨等领域加深合作,助力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据谷靖《转型背景下的中非关系:新形势、新挑战、新合作》等整理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中非交往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世纪50—70年代中国对非援助的背景和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今中非文明交流互鉴的意义。
2 . 历史学家研究发现,某一作物的传播史富有全球史的意义。其最初可能是从印度、波斯传入埃及地区,中世纪时穆斯林将其引入到地中海地区和伊比利亚半岛。十六世纪起,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在中南美洲利用非洲奴隶大量种植,再将产品运回欧洲。这一作物应该是(     
A.玉米B.甘蔗C.小麦D.棉花
3 . 2018年12月15日《经济日报》刊载了一组改革开放四十年成就统计图表(


该图表突出反映了(     
A.改革开放的纵深发展进程B.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特色
C.全民攻坚精准扶贫的伟绩D.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4 . 下表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不同时期的口号(部分):
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
“打土豪,分田地”
“武装割据”
“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将革命进行到底!”

这些口号反映了(     
A.中共走向成熟的历史进程B.民主革命任务的根本性变化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确立
5 . 唐律规定,“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年男丁者,必须奏报裁决,有司不得专擅。此外,八类达官显贵犯罪的处罚“轻重不在刑书”。上述规定表明唐律(     
A.变革了封建礼仪制度B.推行了以法为教理念
C.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D.贯彻了礼法结合原则
6 . 1985年起苏联“改革文学”兴起,下表中的三部小说都是在改革初年最早面世的对现实生活进行暴露和控诉的文学作品,其直面困境的创作倾向无疑与当时的社会氛围相吻合。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改革文学”(     
作者作品发行时间评价
拉斯普京《火灾》1985年这部小说被认为是一部及时的作品,因为它发出“火灾”警报,召唤人们去扑灭会对传统道德构成威胁的“社会火灾”。
阿斯塔菲耶夫《悲伤的侦探故事》1986年小说主人公的诘问当然就是作家本人的诘问,他这部小说也被视为他面对现实喊出的“高声忏悔”。
艾特马托夫《断头台》1986年以他一贯的神话现实主义手法针眨时弊,将自然和精神生态同时滑坡的场景展现给读者。
A.主张放弃社会主义制度B.否定了原有的苏联体制
C.为新改革创造社会舆论D.抨击了戈尔巴乔夫改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是1942年11月《贝弗里奇报告》里的一幅时政漫画。该报告较全面地总结了英国战前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分析了已有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成就和弊端。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战后新型社会保障和福利制度的一整套方案。这表明“福利国家”政策(     

啤酒杯上写着:“社会福利”。士兵说:“这通向一个美丽新世界。”
A.旨在保障军人权益B.已经成为世界共识
C.适应了时代的需求D.扭转了战争的态势
8 . 下图是1500年至1750年间英国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工人的日收入水平波动趋势图。下列选项中对图表信息分析正确的是(     
   
英国农业劳动力和城市工人的日收入水平波动趋势图(1500—1750)
A.1550—1650年间农场主和农业工人日收入增高与商业革命关系直接
B.1600—1700年间农场主收入的变化主要是因为圈地运动导致其破产
C.1650—1750年间伦敦工人的日收入较高得益于工业革命的迅速发展
D.1650—1750年间英国的高工资状况是推动工业革命发生的重要诱因
2023-02-08更新 | 391次组卷 | 5卷引用:重庆市北新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2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公元前5世纪的雅典,人们聚集在一起组成“党派”来参与政治,“党派”间的斗争则被称为“党争”。政治领袖是“党派”的核心,“党派”往往通过公民大会来实现自己的政治见解,许多“党争”最后都诉诸于陶片放逐法。据此分析,这一时期的“党争”(     
A.瓦解了雅典民主体制B.削弱了城邦至上理念
C.导致了雅典城邦衰落D.受制于民主制的机制
10 . 清代所修地方志中,户口职业项目常分为士、农、工、商四大类,而民国年间所编的《阜宁县新志》所列职业表中,则分为党务员、公务员、学生、律师、工程师、医生、记者、电务员、农人、商人、负贩、工人、警察、伶人、杂业等23类。这一变化从侧面反映了近代(     
A.社会多元化的趋势B.社会变革的剧烈
C.职业多样化的选择D.社会分工的扩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