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据考古发现,浙江杭州良渚文化遗址的瑶山11号墓出土了不少玉器和纺织器具。这些文物无论从种类上还是品级上都堪称良渚文化女性墓之最。由此可知,当时(     
A.养蚕缫丝技术领先B.阶级分化现象明显
C.氏族成员共同劳动D.女性贵族掌握权力
2 . 1975年,四川成都汉墓出土的酒像石上有一幅“养老图”,画中老者手持皇帝专门赐给高龄老人的鸠杖(如图)。1981年,甘肃省武威汉墓出土《王杖诏令册》竹简26枚,记载了汉宣帝时期的尊老法典。这些考古发现印证了汉代(     
A.尊老养老的优抚制度B.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
C.家给人足的小康生活D.整齐划一的法治氛围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20世纪30年代,中国史学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重点是汉唐盛世时期的民族关系和经济繁荣,虽然对宋史的研究较为有限,但王安石变法、岳飞抗金、宋与辽夏金的和战却成为宋史讨论的重点。这一时期史学界宋史研究重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西方学术理论的传播B.史学研究视角的变化
C.民族积弱受侮的现实D.考古文物材料的丰富
2023-12-02更新 | 224次组卷 | 5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6-18世纪,强调研究古物的机构与协会开始在西欧出现。19世纪,学者们提出按照石器、铜器、铁器三个依次发展的时代对古代文物进行分类,加上地质科学的突破与进化论的风靡,西欧考古学正式独立并成为一门研究人类及其历史发展进化的学科。至20世纪初,西欧大量基建工程动土,人们从各地考古发掘中认识到文化的地理差异,考古学研究逐渐具有了分辨族群身份的功能。1949年,美国化学家公布放射性碳测年技术,将考古学从断代工作中解放出来,去关注更为重要的文化变迁问题。

——据陈淳《考古学之演变》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国外考古团队、探险家们纷纷来到中国,他们在完成一些重要的考古发掘的同时,也掠走了大量古物。五四新文化运动后,一群在西方接受过田野考古法训练的中国学者毅然回国,与本土历史学者一同开启以探寻中国文明起源为追求的考古研究。1928年开始的安阳殷商考古首次证实了中国古代本土文化的存在,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观点依然流行,直到30-40年代龙山文化的发现与西北地区考察研究的深入才被打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考古学更新指导思想,增设考古研究机构,新办考古学期刊。随着河姆渡遗址等考古发现的面世,“中原中心说”受到挑战,对中华文明的起源研究愈加注重对多区域发展的考察,“满天星斗说”“相互作用圈说”等观点陆续出现。改革开放至今,考古学界秉承“重建国史”的旨趣,从事区域历史和跨文化比较研究,广泛进行国际交流合作,赋予考古学科更加国际化的前景。

——据刘莉、陈星灿《中国考古学:旧石器时代晚期到早期青铜时代》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西方考古学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近代中国相比,新中国考古学发展的进步之处,并说明其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考古学研究对历史学发展的重要贡献。
2022-03-22更新 | 26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距今4000年前后,陕西神木地区进入繁盛期。在当地的石峁遗址考古中发现了良渚遗址的玉琮、湖北天门石家河文化的玉鹰、玉人头等众多文物。这说明当时(     
A.阶级分化日趋明显B.存在地域文化交流
C.玉器成为权力象征D.各地迈入国家阶段
6 . 考古工作者在战国时期的赵国遗址发掘出土了大量形制相似的布币,其中能确定来自赵国的有5种,韩国的有7种,魏国的有6种,燕国的有2种。这反映出当时(     
A.赵国成为了中原商贸中心B.商贸往来加强了区域经济联系
C.铸币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D.诸侯争霸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2024-01-2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7 . 据考古发现,浙江良渚、山西陶寺、陕西石峁和河南二里头等遗址均出土有大型城墙、宏伟宫殿以及精美玉器。在这些遗址的高等级墓葬中还有人殉的痕迹和随葬的大量武器。这些发现可以印证(     
A.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点B.区域之间相互交流频繁
C.生产工具出现革命性变革D.民族交融程度大大提高
8 . 2022年12月14日,成都考古中心首次展示了一批重要的秦简。这批260余片秦简出土自位于成都旧城中心地带的字库街遗址,经学者初步判断,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代期间。据此可知,这批秦简的出土(       
A.考古比文献更可靠B.成都商品经济非常繁荣
C.经济管理异常严格D.有利于成都的考古研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考古发现,良渚文化前期墓葬中的高级玉器大多集中在太湖以南的反山墓地,后期则集中在太湖以北的寺墩墓地,特别是后期的寺墩墓地3号墓出土了33件大型玉琮,同时期其他墓葬中则只有1~3件玉器。据此可以推知当时已有了
A.严格的等级秩序B.发达的手工制造C.尖锐的阶级对立D.明显的贫富分化
2022-05-27更新 | 635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七中万达学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10 . 考古学者在唐宋长沙窑窑址出土了书写着“衣裳不如法,人前满面修(羞),行时无风采,坐在下行头”等文字的日用瓷器,它们贯彻“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的古训,提醒人们时时注意自己的仪表。这反映出,唐宋时期(     
A.儒学正统地位愈发巩固B.教化要求渗入世俗生活
C.经济发展冲击审美观念D.瓷器生产影响诗词创作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