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32 道试题
1 . 辽太祖立国后“建孔子庙,诏皇太子春秋释奠”;金世宗令人译《五经》,“欲女真人知仁义道德所在耳”;西夏虽以佛教立国,但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从辽、宋、金输入汉文典籍以满足阅读需求。上述现象反映了(     
A.多元一体的格局B.儒学正统秩序的重建
C.文化认同的理念D.崇文尚读风气的盛行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先秦时期有“削木为鐻”(鐻,支撑钟的木制结构)的故事,描述了匠人从“斋以静心”到选材再到完成的制鐻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要达到去功利、去智巧、去我的地步,然后才能入山林、观天性,“鐻成,见者惊犹鬼神”。该故事(     
A.反映了佛家的心外无物B.映射了尊法敬天的社会理念
C.体现了道家的天人合一D.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人本精神
3 . 19世纪后期,华茶约占有国际茶叶市场一半的份额,但到20世纪初,印茶的输出额首超华茶。时至清末民初,印度成为国际茶叶第一出口大国,锡兰上升为第二位,中国则下降为第三位。上述变化出现的原因是(     
A.国际饮茶习俗的变化B.中华文化影响力下降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英属殖民地的工业化
4 . 1920年3月,由李大钊主持,在北京大学成立了一个研究会,其办公室和图书馆取名为“亢慕义斋”(“亢慕义”为德文的音译)。据此判断,该会主要研究方向是(     
A.西方民主政治B.马克思主义学说C.近代自然科学D.白话文与新文学
5 . 1928年6月,中央在一封指示信中,对根据地“在这种刻苦的劳顿的生活中,而能努力不懈的工作甚为欣慰”。这封信最有可能写给(     
A.广州国民政府B.敌后抗日根据地C.井冈山革命根据地D.陕甘宁边区政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据《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开封的相国寺“殿后资胜门前,皆书籍、玩好、图画、令曲之类”。可见,开封的百姓对书籍实有一定的需求,城中处处是书店。这一现象得益于(     
A.印刷术的进步B.造纸术的发明C.指南针的应用D.科举制的废除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山西高平羊头山神农庙中刻于北齐天保二年(551年)的碑上有“神农,圣灵所托,远瞩太行”“精舍立趾,伽蓝有处”“招集名僧,妙聪永侍”“地称唐公,山号羊头”等文字。该碑文反映了(     
A.中外文化交流频繁B.佛教冲击了传统文化
C.北齐遏制宗教发展D.中华文化多元包容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中亚地区的尼萨古城曾出土了60余只公元前2世纪的象牙角杯,檐口通常雕满了各种希腊神话与生活主题的图案,杯口边缘饰有希腊式的波浪形葡萄纹和波斯式的直线连珠纹。这些角杯印证了(     
A.希腊文化的中心逐渐西移B.波斯帝国推行文化包容的政策
C.罗马帝国内文化交流加强D.希腊化时代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成都至昆明出缅甸达印度途中,研究人员发现了许多佛教遗物。其中,在巴蜀地区的乐山、彭山一带有着东汉时期的佛教造像,印度风格较浓厚,而这些造像在当时的北方地区尚未发现。这一研究成果可以用来说明(     
A.西南商路便利文化交流B.文化重心转移到南方
C.佛教在东汉盛行于四川D.北方佛教渐趋本土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20世纪30年代农村俱乐部在“苏区”出现。新中国成立后,一些地区吸纳“苏区”的经验,率先推动俱乐部建设。1956年,《人民日报》刊出专题社论,将农村俱乐部建设提升至农村文化工作的核心。这些举措旨在(     
A.推动双百方针的实施B.确保党的政策得到有效执行
C.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D.服务于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