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4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5年,列宁指出,一部分英国、德国和俄国的社会党人所进行的反战宣传,削弱了本国政府的军事力量;各国群众没有别的生路,只有用革命推翻“自己的”政府;社会党人应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而利用反动政府在目前这场战争中的困难。列宁的主张(     
A.为共产国际指明奋斗方向B.加快了世界大战的进程
C.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学说D.蕴含着民族自决的思想
2 . 《礼记》规定周朝“王太子、王子、群后之太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都可以进入“国学”学习,而在出土的商代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大学”“右学”之称。这表明西周教育的特点是(     
A.等级森严B.承袭商制C.去宗教化D.体系完备
2023-04-18更新 | 1365次组卷 | 1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初,出于倭寇侵扰、流亡海外敌对势力威胁,以及海防建设不完善等因素,虽实施海禁但不完全禁止国人正常的海上生产活动,为维护沿海秩序和社会安宁,还组建海军近海巡航,保护海上经贸活动正常开展。明中后期,平息海寇后,允许中国商民出洋,又在澳门开埠,允许外商入华经营海上贸易。清初,应对抗清势力实施“禁海”“迁海”政策,至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虽出于海防的需要颁布“南洋禁海令”,但没有限制东洋和西洋贸易。清政府虽宣布限定广州一口通商,但事实上闽海关、浙海关和江海关并未禁止外商,华人也可出海贸易。

——据中国历史研究院课题组《明清时期“闭关锁国”问题新探》等

材料二   鸦片战争后,伴随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大量通商口岸开放,外国商品涌入中国,遭到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一度出现了贸易量下滑的局面。从19世纪80年代起,中国与西方国家的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产品的贸易额迅速增加。甲午战争后民用机器设备大量涌入中国,并深入内地。

——摘编自李新主编《中华民国史》等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层面对外贸易主要是以苏联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但也不排斥与西方国家之间的民间贸易;1972年后,中国与西方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迅速增加,尤其是工业机器设备;1979年,伴随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将包括大部分武器装备技术在内的尖端科技对中国开放,这种局面持续到1991年前后;其后,西方再次对华实施高技术特别是军事技术禁运。2001年中国加入WTO,通过国际深度合作以升级产业结构;2009年后中国逐渐成为智能科技、通讯技术、先进军事装备的出口国。

——摘编自杨先材《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从明初到清初的对外贸易政策。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新中国与晚清相比对外贸易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影响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因素。
2023-04-13更新 | 30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辽太宗耶律德光(902947),继位后统一契丹,多次侵扰汉地。曾助后晋石敬瑭灭亡后唐,后晋割让燕云十六州作为回报。改皇都为上京,并沿用太祖以来的一年四季巡幸于“捺钵”(契丹语,行帐,实际是政权的中心)的制度,“捺钵”作为管理庞大国家的政令中枢。改革官制,“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官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与后晋矛盾激化后,946年攻陷汴京灭亡后晋,以中原皇帝的仪仗礼进入汴京,建国号为大辽,年号大同,“备典章,至于厘庶政,阅名实,录囚徒,教耕织”。

——摘编自脱脱等编《辽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辽太宗治国理政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辽太宗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2023-04-10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33年,希特勒的反苏政策导致苏德关系恶化,迫使苏联调整与法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德国退出裁军大会和国际联盟后,苏法关系密切起来。1933年末苏联提出构建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计划,主张苏、法、英、东欧紧密合作,建立包围和遏制德国的多国互助联盟。由于英、法的不作为和波兰的反对,最终没有成功。日后,苏联同英、法的分歧日渐增大,苏联采取了传统的民族利己主义。1939823日,在德国入侵波兰的前夕,斯大林和德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1941413日,又与日本签订在战争中相互保证中立的条约,致使中国主权严重损害,中国抗战转入艰难时期。

——摘编自吴于廑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联、英法、波兰对建立集体安全体系不同态度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建立失败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2023-04-06更新 | 13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22年5月,彭湃到广东海丰地区开展农民运动,起初并未获得农民的信任,后来通过创办农民运动讲习所大量培养农运人才,一年后,运动区域迅速扩大,农运会成员从数十人增加到二十余万人。这一变化反映出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       
A.提升了农民阶级的文化素养B.推动国民革命运动快速发展
C.壮大了革命统一战线的力量D.依据革命实际调整斗争策略
2023-04-06更新 | 624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伴随八世纪中期的危机,唐朝中央政府做出相应回应。首先,在形式上保留三省的同时,对中书门下的构成进行调整,三省长官如不加“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不再是实际宰相。门下省与中书省的合作机制、尚书省与六部的执行功能被削弱,取代他们的是中书门下与五房的决策执行结合体。其次,加大中央军的规模和质量,建立以“神策军”为代表的新禁军体系,禁军由宦官统领。同时,大量的临时职官差遣出现,如“捕蝗使”“黜陟使”等,事罢复命于中央。经过系列改革,藩镇基本被压制,唐朝一度出现了中兴。

——摘编自孙国栋《唐宋史论丛》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中央政府作出“相应回应”的背景及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中央政府作出“相应回应”的历史影响。
2023-04-05更新 | 273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关于近代中国的“现代化”,学术界曾有过多种讨论,有学者认为是资本主义化,因为中国“现代化”过程是向资本主义学习;有学者认为是“乡村”现代化,因为中国“现代化”过程畸形、后发、时断时续、缺乏动力;有学者认为是被耽误的现代化,因为中国“现代化”过程与中国走向衰落、半殖民地、各种革命运动重叠

——摘编自张海鹏《近代中国历史》


上述材料是学者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的讨论。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近代的“现代化”过程提出观点,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提出一个观点,且不得与材料中的观点重复,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952年,在美国国务院支持下,富兰克林图书项目在纽约成立,主要负责中东地区美国图书的翻译、出版与发行。图书类别选择,由美国新闻署主导,出版物须反映美国生活的“平等主义”“家庭稳定”“理想主义”等。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A.对外交往渗透冷战思维B.控制西亚油气以应对“滞胀”
C.与苏联竞争的重心转向D.竭力策动“北约”组织东扩
2023-04-05更新 | 456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10 . 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认为,一个国家最好的政策是自由主义,对私人经济活动不加干预。进入19世纪中后期,随着经济危机的频繁出现,许多人对其主张由信奉到怀疑。导致这一转变的主要因素是( )
A.西方重商主义的复兴B.欧美工人运动的兴起
C.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D.英国综合国力的衰落
2023-04-05更新 | 268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3届高三二诊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