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7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思肖(12411318),号所南,福建人,南宋学者、画家。少时勤奋,侍父读书,明忠孝廉义,14岁中秀才,后又考取太学生。宋亡后,不肯仕元,改名“思肖”,暗寓思赵宋。他画兰不画土,人问其故,则曰:“一片中国地,为夷狄所得,吾忍画耶?”一生写爱国诗歌400余首。晚年隐居苏州,邑宰“胁以赋役”索一幅墨兰,他答曰:“头可断,兰不可得!”逝世前,将田产交托寺庙,用作祭祀家人和接济乡邻。元末直至清,多人为他作传,成为“遗民”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在《国画中的民族意识》里,称赞郑思肖是“民族意识浓烈的人”。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人大记者招待会回答台湾问题时,引用其诗作“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摘编自《苏州府志·郑所南小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郑思肖的人格内涵。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后世研究郑思肖的价值。
2024-04-28更新 | 2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宜宾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周时期的工匠采用“泥范铸造法”来铸造青铜器,包括制模、雕刻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浇注液态金属、加工修整等工艺制成。这一方法(     
A.表明青铜铸造工艺已经领先世界B.是科学理论指导生产实践的产物
C.凝聚着劳动人民的生产生活智慧D.反映了农业生产工具的精湛工艺
2024-04-09更新 | 74次组卷 | 26卷引用:2020届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高三三诊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魏晋至隋唐时期,修造了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甘肃敦煌莫高窟等石窟。这反映了(     
A.儒学正统地位削弱B.道教文化的广泛传播
C.佛教影响日益扩大D.北方经济影响力上升
2024-04-08更新 | 95次组卷 | 64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如表是中国古代农民称谓变化表。这一变化反映了(     
朝代夏商周秦汉魏晋宋元
称谓臣、人、众、野人夫、仆田客、部曲佃客、庄客、农户
A.士大夫阶层不断丧失对土地的占有权B.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形成与强化
C.农民对地主和国家的依附关系的松弛D.自耕农阶级在曲折中渐趋发展壮大
2024-03-02更新 | 67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叶,英国政府既要负责治安、国防等传统事务,又要担负经济管理等新的社会事务管理,政府工作变得复杂化和专业化。1854年,由于政府机构混乱,官员香庸无能,导致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亡惨重,人们对政府强烈不满,建立廉洁、高效政府的呼声日益高涨。1855年,英国首相面对强大的压力,颁布法令,建立不受党派干涉的文官委员会,对被推荐的候选人进行考试。1870年,再次颁布法令,规定多数重要文官职位必须通过公开竞争考试择优录用,文官委员会有权独立决定文官的基本录用条件,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其它国家学习英国文官制度并结合本国实际,逐渐建立了自己的文官制度。

——摘编自徐愿《英国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影响》等

材料二   民国时期的文官制度对科举制有一定的批判和继承。但是,考试与任用在实际上是相互脱轨的,无法实现所有的文官都经由考试合格才任用的设想,不乏任人唯亲的现象存在。孙中山先生创立的考试独立权、任用制度,也可以被视为我国近代文官制度之开端。不过在当时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施。由于在民国时期的军治和党治色彩浓烈,经过一般程序通过考试合格的人,入职后还要进行学习,俸金远要比非考试合格途径上来的待遇低,这样以来就大大降低对知识分子的吸引。

——摘编自刘桂君《民国时期文官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文官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时期文官制度与近代英国的不同之处,并说明其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战国时,封君在其封邑之内有征收租税的特权,但必须接受国君的命令。赵、秦等国封君的“相”往往由国君派遣,主管治理和掌握兵权。这反映了战国时期(     
A.国君集权的趋势出现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已确立
C.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D.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
2023-12-11更新 | 326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下表中有关鸦片战争的三组史料信息可知(     
道光帝“连衅”,“犯上作乱”者是不能长久的。
费正清(美国学者)认为鸦片战争根本上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陈旭麓(史学家)对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一步。
A.历史结论受人物视角的影响B.历史评价缺乏客观依据
C.历史事件是多种因素的结果D.历史解释反映历史真实
8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苏轼(1037—1101),元佑四年任杭州知州,恰逢杭州大旱、饥疫并发。苏轼奏请朝廷,免去本路上供米的三分之一,用于救济饥饿之人。次年春,苏轼一方面降价出售官仓粮,置粥分药,救治百姓;另一方面,募集钱财二千缗和自资黄金五十两,建造治病场所,储备钱粮,以防疫病……供应城内居民用水的六井年久失修,淤塞废置,苏轼请教精通水利的僧人子珪,予以修缮……城内有汇聚江中潮水的茅山河和接受湖水的盐桥河,苏轼组织人员疏通二河,以通航运。同时,苏轼将救荒剩余钱财招募工役,修筑堤坝,后又在堤坝种木芙蓉、杨柳,望之如画,杭州人称为“苏公堤”。

——摘编自林语堂《苏东坡传》

(1)根据材料,概括苏轼治理杭州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苏轼治理杭州取得成效的原因。
2023-11-2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1570年,张居正获悉蒙古俺答汗之孙来降,指示山西总督王崇古务必了解详情,若俺答汗诚心款贡,可“假以封爵,许其贡市”,但要“坚壁清野,扼险守要以待之”。

次年,朝廷封俺答汗为顺义王,在边境开市,随即在蓟镇、宣府、大同、辽东等地屯田募兵,大力修筑长城及附属设施。对于东北女真各部,张居正认为其依赖互市获得生活生产用品, “准其贡市,以示羁縻”,并限制各部入境,分化制衡即可。万历年间,云南、贵州等地土司构争,朝廷派抚按官调停拟约,要求土官务必“感恩悔祸,各保强土,如违约启衅剿除不赦”;又在广西设学,大书圣祖教民榜文。

——摘编自刘祥学《明朝民族政策演变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张居正处理周边民族关系的不同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简要评价张居正的民族政策。
2023-11-2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战略与策略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改造世界、变革实践、推动历史发展的有力武器。正确运用战略和策略,是我们党创造辉煌历史、成就千秋伟业、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成功秘诀。”“策略为战略实施提供科学方法……把战略的原则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有机结合起来,灵活机动、随机应变、临机决断,在因地制宜、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把握战略主动。”

——摘自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请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一阶段的史实,说明中国共产党为实现该阶段战略目标所采取的灵活策略,实现了战略主动,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要求:明确指出该阶段党的战略目标,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楚,结论合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