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江南制造总局一开始便聘用美国人科而担任全局总管,洋匠七人担任各工厂的主管,他们是生产技术上的实际当家人。后来又聘用英国人担任全局工程事务顾问,各分厂厂长。洋匠当家的情况,直到1903年也仍然照旧。该局添用的机器设备,大部分向外国购买,从18671904年间,向外国购置机器的费用,共达规银2003645两。英国是该局机器设备和原材料的主要供应者,该局实际上成了英国阿姆斯脱朗军械厂的附属,在英国人心目中,也确实把它看作是自己的势力范围。该局的船厂和福州船政局的轮船技术逐步提高的过程中,李鸿章奏请停止造船,转而向外国大量购置轮船,经办官员从中收受大量回扣。

——摘编自黄逸峰、姜铎《论洋务运动引进西方近代技术的经验教训》

材料二   19536月,我国政府与原苏联政府签订了海军订货协定(简称“六四协定”),通过“转让制造”方式引进了苏联军用舰艇制造技术,建造了一批当时来看较为先进的战斗舰艇,由此开启了我国船舶工业的现代化奠基发展之路。在“转让制造”这一过程中,我国对当时江南、沪东、求新、芜湖、武昌、广州等船厂进行了技术改造,新建了船用高中速柴油机,仪器仪表,特辅机,水声设备,水中兵器等一批关键配套厂。在这批新建配套厂中,有6个属于苏联成套技术援助的156项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造船技术方面,焊接普遍替代了传统的铆接工艺,船体分段和总段建造法取代了整船散装法,船舶工艺流程改进,机械化程度提高,造船周期缩短,造船质量有了保证。到1959年,116艘军用舰艇基本完工,其战斗性能相当于国际上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水平,连同其他军用船舶,10年内我国船舶工业共生产军船484艘(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办公厅政策研究室,1994)。这一时期,船舶科学研究所、上海船舶工业学校和造船学院等船舶科研设计机构和学校从无到有创建起来,在一些大学还设置了造船系科。苏联曾多次派专家前来指导、协助,我国也选派了近100名干部工人赴苏联学习,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边干边学的办法,我国船舶技术管理干部和工人队伍也逐步壮大起来。

——摘编自胡文龙《中国船舶工业70年:历程、成就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概括列强操控江南制造总局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列强能操控该企业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晚清相比,新中国船舶工业初创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船舶工业发展的认识。
2023-11-11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4届高三一诊文综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汉初,“时民近战国,皆背本而趋末”。“趋末”的致粮食生产缩减,贮备减少,又受北方匈奴侵扰。晁错说:“今法令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不改变这种状况,“欲国富法立,不可得也”。他提出“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蓄积,以实仓廪,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贾谊也谈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并引述《管子》的“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来说明贮粮的必要性。

——摘编自吴宾《先秦以至秦汉时期中国古代粮食安全思想探析》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初粮食安全思想产生的背景。

材料二       古代中国为备灾荒,逐渐产生了储粮以备饥荒的思想。与之相应,产生了仓储制度,即建立专门的粮仓,设官吏专门管理,储存粮食,用以救荒,《周礼》中就有明确记载。战国时,仓储的设置更为普遍。汉昭帝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提出建立常平仓。隋文帝时,全国各地普遍设立义仓,即在官成的组织下按人头和田亩抽取费用储备粮食以备灾荒的举措。唐朝强调义仓只作备凶年灾荒之川,不允许挪用并成定制,宋仁宗时设广鬼仓,即将每年征收上来的税米部分贮藏于仓,以各平时找助老、弱、病、残者。可见各朝都把仓储后备作为一种荒政措施。

——摘编自刘秀好《中国古代社会保障对当世的启迪》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粮食仓储制度的特点,并指出其积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古代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中期,雍正帝接受内阁学士吴士玉的建议编练保甲,“凡城市、村落、堡镇皆度其道里之远近,居民之疏密,设乡正、里长若干人,使各纠察其地之奸非,而相劝以敦本励行”。改革之后的清代保甲制度融合了里甲、保甲、乡约、社等各种;村职役的基本职能,其承办的事务主要包括承催粮租、稽查贼匪、防护堤埝、稽查命盗、帮办差务,乡里组织俨然成为官府在乡村社会的总负责人。清代乡里组织的职役人员要接受地方官的任命、考核,被称为“在官人役”,同时他们大多由村民推举、具保,接受村民监督,与村庄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到清代中后期,由于地方事务日益繁剧,保甲职役人员在地方治理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政府逐渐把保甲等职役看成维护社会秩序,沟通国家、地方官与民间社会的重要渠道。

——摘编自王洪兵《清代乡村治理多元协同模式的建构构其得失》

材料二   国民政府行政院于193412月通知各省,普遍实行保甲制度。于是,保甲制度被推向全国。保甲制的基本形式是10进位制,10户为一甲,10甲为一保,10保以上为乡镇。保设保办公处,有正副保长及民政、警卫、经济、文化干事各一人,保长兼任保国民兵队队长和保国民学校校长,与乡(镇)长一样,亦实行政、军、文“三位一体”。保甲制对保甲长人选极为重视,规定有以下情事之一者不得充任保甲长:一、年来满二十者;二、寄居当地来满两年者;三、有危害民国行为曾受徒刑之宣告者……八、行为不正乡里不齿者。从20世纪30年代初开始推行的保甲制度,近十年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建成,绝大部分省份均以《各县编查保甲户口条例》为蓝本,并根据地方实际制订了地方编制保甲之规程。

——摘编自王云骏《民国保甲制度兴起的历史考察》

材料三   1982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乡、民族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行政区域,设立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农村接居住地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经过调整和1987年撤区并乡以后,198812月全国共有乡(镇)政府698万个。“社改乡”和“队改委”完成后,形成了一种新的乡村政治结构——“乡政村治”。

——摘编自张健《中国社会历史变迁中的乡村治理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代中期乡村治理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清代中期相比,南京国民政府乡村治理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新时期中国乡村治理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开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地方行政体制是郡、县两级制……秦有四十多郡,中央直接管理问题不大,西汉时疆域逐渐开拓,郡国的设置日益增多。汉武帝时达到了一百多个,中央直接管理就有些麻烦。于是,武帝时全国设十三部(后亦称州),在部置部刺史,加上京城的司隶校尉,共十四个……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州刺史或州牧成了地方割据势力,从此,魏晋南北朝的地方行政机构变成了州、郡、县三级……机构重叠,人员膨胀,所谓“十羊九牧”,十分不便。

——摘编自宁可《中国封建社会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材料二   晚清以来,流民大量涌入东北,清政府也逐渐放宽封禁政策,招民开垦,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开发。日俄战争后,边疆局势急剧恶化。面对“外有强邻逼处,内有马贼横行”的危局,从封疆大吏到普通知识分子,纷纷呼吁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的军府制度。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廷裁三省将军,设立东三省总督,总督之下设三巡抚,分管奉天、吉林、黑龙江行省,行省下分设道、府、厅、州、县等地方民治机构。其中,东三省所设之道,多数为分巡道兼兵备衔,道员兼辖招民招垦、旗民交涉以及蒙务、商务、税收等。道本身具有监察职能,部分道还受理中外交涉事务。道的设置有益于东三省由军府制向行省制过渡及开发边疆、缓解危机。

——摘编王景《清末东三省道设置与作用》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时期地方管理体制变动的主要原因,并说明汉代及之后地方行政机构层级增多带来的不利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改革东北地区行政制度的原因,并简析晚清政府在东三省设置“道”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对地方行政体制变革的认识。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610月,以色列军突然入侵埃及,他们宣称将摧毁游击队骚扰以色列定居点的基地。英国和法国政府立刻宣称运河的航行自由受到威胁,要求以埃停火。这一要求被埃及总统纳赛尔拒绝后,英法首先发动了空袭,随后又发动海路进攻,英法的冒险以耻辱的方式而告终。苏伊士事件看起来是(其实本身就是)英法的一场灾难,但是从长远来看,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心理上。英国人遭受的损失最大,它使其他国家纷纷对它丧失好感,尤其是英联邦内部,它们还怀疑起英国从帝国各处撤退的诚意来。战争还加剧了阿拉伯人对以色列的憎恨,由于怀疑其与西方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于是阿拉伯人更容易接受苏联的介入。纳赛尔的声望因此战大幅提升。有些苦涩的是,苏伊士事件在关键时刻分散了西方各国的注意力,让它们无暇顾及东欧(当西方国家还在争吵不休时,那里反对苏联卫星国政府的匈牙利事件已被苏联军队粉碎),然而,这次危机过后,区域事件的本质仍大体如常,苏伊士事件并没有改变冷战或中东的平衡。

——摘编自[英]J.M罗伯茨等《企鹅全球史·新纪元·我们的时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苏伊士事件是“英法的一场灾难”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苏伊士事件的认识。
2023-05-24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学校课程设置的主要内容,以伦理道德、为人处世、治国、平天下的儒家经典等为实用内容。国子监是中央官学,其文化学习的内容主要是"四书""五经"及本朝律令等。明代北京国子监的藏书,除字贴外、有藏书54种,其中各朝所颁的8种、儒学著作18种,子书6种,史书22种,没有一部属于算术类。府、州、县、卫的教育内容,大致与国子监相似。社学教学内容有《小学》《孝经》《论语》《春秋》等及皇帝圣渝,还有简单的书算课程。私塾里的启蒙教材仍然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很少有数学等自然科学知识。

——摘编自牛翠萍《从明清教育解析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

材料二     1895年春,严复发表《论世变之亟》,文章指出中国要图强,更重要的是要"治本",即引进西学以教育民众。1896年,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等,阐述兴办近代教育对救国图强的重要意义。他指出:方今万国“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教育救国主张已成甲午之后朝野上下许多人的共识。《辛丑条约》答订后,帝国主义国家鉴于以武力不能征服中国,打着“扶雄中国之文明,少仁尊爱主义”的名义,通过教会纷纷在华创办学校。实际上是“代利炮坚船之用”。教育救国论者强调兴办教育更重要的是“今我同胞欲纳吾种族而跻于优胜不败之地,以与欧美民族相颉颃而超越之”。

——摘编自吴雁南等《中国近代社会思潮》     (第一卷)

材料三     新中国成立后,“普通话”得到并通重视。1955年,国家将现代标准汉语的名称定为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写入宪法。1956年,国务院颁布     《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向全国推广普通话,2000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确立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法律地位。2021年,全国范围内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95%以上的识字人口使用规范汉字,中华民族几千年书同字、语同音的梦想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摘编自百度百科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国教育发展变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国家推广普通话的角度指出中国现代教育的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教兴国的认识。
2023-02-1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美国对外贸易也出现了急剧下滑。……从1934年初起,美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关于白银政策的法令,造成世界银价飞涨。中国受其影响白银大量外流,导致中国金融恐慌。国民政府就此与美方进行多次交涉,美国不肯介入,致使中国金融危机加剧。

—摘编自李霞《美国的白银购买与中国国民政府的币制改革》

材料二 1935113日,国民政府突然正式发布了《国民政府财政部改革币制布告》,开始币制改革。第一,实行法币政策,统一货币发行权。第二,实行白银国有,作为法币发行的准备金。第三,废除银本位制,实行外汇本位制。财政部依据1930年至1934年五年中国货币对英镑的平均汇率,规定法币与英镑的汇价。

—摘编自诸葛达《国民党政府1935年的币制改革》

材料三 1935129日,美国政府突然停止向伦敦市场收购白银,并降低在海外收购白银的价格。中国因此蒙受巨大损失,国民政府只好再转而投靠美国政府,并派员赴美谈判,并于19365月同美国财政部签定“中美白银协定”。…从此,法币不仅与英镑也与美元正式联系起来,形成美英两国对中国货币平分秋色的局面。美国通过购买白银牢牢地控刺住中国的经济命脉。

一摘编自郑会软《一九三五年币制改革的动因及其与帝国主义的关系》

(1)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对华白银政策的特点、并分析美国对华白银政策变化的原因。
(2)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35至1936年国民政府币制改革的影响
(3)根据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2022-08-20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壬戌学制发轫于1915年,经不断修正,1922年北洋军阀政府公布了“新学制体系”,史称“壬戌学制”。它一反清末民初仿照日本学制的模式,采用美国的“六三三四”的单轨形式,故又称“六三三学制”。该学制经国民党政府修修补补一直沿用到全国解放初期,这个学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实施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个学制。

学制以七项标准作为改革的指导思想,即:1.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2.发挥平民教育精神;3.谋个性之发展;4.注意国民经济力;5.注意生活教育;6.使教育易于普及;7.多留各地方伸缩余地。

该学制规定:高级小学、初级中学可以设立职业科,高级中学分为普通、农业、工业、商业、师范等科目。

——摘编自袁强《中国近现代的教育改革》等

材料二   英国幼儿教育是在18世纪后期“自由”与“博爱”的思想影响下产生的。1816年,欧文在苏格兰为纺织厂的工人建立第一所幼儿学校;1911年,麦克米伦姐妹在德普特福创建“户外保育学校”,招收所有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贫民和工人的幼儿。在英国,由于受到卢梭、欧文等哲学思想的影响,游戏成为幼儿教育的正规课程,是“教育过程中的一部分”。1988年,英国颁布《教育改革法》,第一次在英格兰和威尔逊实行全国课程,加强了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干预。20世纪90年代以后,《兰伯尔德质量报告》和《皇家艺术学会报告》都强调学前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兰伯尔德质量报告》建议学前课程应当建立在八个主要学习领域,《皇家艺术学会报告》指出,应当为所有3-4岁的孩子提供高质量的教育。

——摘编自蒋盈《英国幼儿教育的历史发展与改革研究》

材料三   中国古代提出培养的“圣人”、“成人”、“君子”等,就是当时社会所需要的一种全面发展的人。文艺复兴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家,强调尊重儿童个性,培养生气勃勃、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并积极参与生活的人。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等在自己的实验基地,有计划地实施了德、智、体、美及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全面发展教育思想。1995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编自薛小雷等《浅谈“人的全面发展与全面发展的教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壬戌学制产生的原因和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英国幼儿教育的特征。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外教育有何相同之处。
2022-01-19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沙群岛历来是中国领土。自1956年起,越南南方政府(简称南越)侵占了中国南沙、西沙群岛10多个岛屿。此后摩擦不断,南越得寸进尺。1974115日,毛泽东主席果断决策,要求海军做好西沙自卫还击作战的战前准备和兵力部署。195时,南越4艘军舰企图强行占领西沙群岛的琛航、广金两岛,同时向我军舰艇寻衅。1022分,敌4艘军舰突然同时向我海军开火。我军奋力还击,海军官兵的英雄主义气概和勇猛顽强作风压倒了南越海军。1230分,海上战斗结束。20日上午,我军在人员无一伤亡的情况下收复了被强占的珊瑚、甘泉、金银三岛,俘敌49人。至此,我国重新收复被侵占的岛屿,恢复行使对西沙群岛的主权。227日,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决定将自卫反击战中俘获的48名南越官兵和1名美国联络官,全部遣返。

——摘编自周德华《收复西沙扬国威一西沙海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能够收复西沙群岛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西沙海战对当今中国面临的海上争端的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精辟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1955年,万隆会议通过的十项原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不结盟运动把五项原则作为指导原则。1970年和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宣言都接受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当今世界一系列国际组织和国际文件所采纳,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同和遵守……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坚。

——摘自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当今时代的重要意义。
2022-01-18更新 | 5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