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据记载,西周在分封诸侯和新诸侯即位时,要举行盟誓活动;周天子每隔十二年还要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盟誓活动。西周盟誓活动的目的是(       
A.加强宗族内部的团结B.实现对地方直接控制
C.增强诸侯的责任意识D.扩大周朝的统治区域
2023-03-15更新 | 68次组卷 | 39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宋《梦粱录》中记载:“杭城大街,买卖昼夜不绝,夜交三四鼓,游人始稀;五鼓钟鸣,卖早市者又开店矣。”可见当时的商业发展
A.摆脱重农抑商约束B.不再受到地域的限制
C.突破时间上的界限D.开始出现夜市新形式
3 . 有文献记载:19世纪,它造就了全世界现代化大机器工业的文明,替代了英国和欧洲大机器工业的文明。其中的“它”是指
A.改良型蒸汽机B.内燃机C.飞机D.互联网
4 . 据《南海县志》记载陈启沅)申岁(1872年)近粵,在简村乡创设缫丝厂,名曰‘继昌隆’……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遂获厚利……卒之(终于)风气日开,南、顺(南海、顺德)各属群相仿效。”据此可知,该情形出现的重要原因是
A.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B.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D.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明代松江府大地主潘允端的《玉华堂日记》中,反映土地租佃关系的记事有4条。在日记中,关于垦田挑泥、种麦等往往有发给“工本”和“工银”的记载,他的田庄产品除自用外,也有一部分投放市场。该日记可以佐证(     
A.农村雇佣劳动基本普及B.地主剥削程度有所减轻
C.地主收入依赖家庭副业D.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多样
2020-07-12更新 | 6535次组卷 | 109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田家炳民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安史之乱以后,“数百里州县,皆为废墟”,“数年间,天下户口什亡八九”。《资治通鉴》中描述当时的景象是:“地方割据势力徒然坐大,中央财政收入锐减,边境之外的少数民族频频挑起战端,朝廷无力支付军费消耗,一切变得捉襟见肘。” 公元758年,朝廷重新设立了盐铁铸钱使这一职务,对全国盐业进行专营管制。初期,政策与汉武帝时期的办法基本相同,政府在产盐区设置盐院,规定民间的产盐户所产食盐一律卖予盐院,否则以盗卖罪论。其令一出,盐价顿时上涨十倍,又造成粮食价格上扬,民间出现民众饿死的现象。后来,刘晏对其进行了部分修正。首先,他把统购统销政策改为“民产——官收——商销”,大大减少了盐政机构的人员和行政成本。 其次,他在全国十三个重要产盐区设立巡院,一方面打击私盐,另一方面保护获得政策牌照的盐商。其三,他制定了“常平盐”制度,以保证非产盐区的盐价和食盐供应,防止投机商人屯盐牟利。除了官营盐业,刘宴还对全国的重要商品产销进行管制,他把桑弘羊的平准、均输制度重新搬了出来,在各地建立常平仓,相当于仓储和物流中心,设置了知院官,随时了解各种商品的价格动向,然后“贱增贵卖”,以获其利。据《旧唐书·刘宴传》记载:“故食货之重轻,尽权在掌握,朝廷获美利而天下无甚贱甚贵之忧,得其术矣。”

——摘编自吴晓波《历代经济变革得失》


(1)根据材料,概括唐朝刘宴官营制度改革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朝刘宴官营制度改革的措施及影响。
7 . 下表所示为部分汉代出土文物和文献记载
“滇王之印” 的金印云南晋宁石寨山出土
卧羊纽“汉归义羌长”印沙雅遗址(新疆沙雅什格提)出土
《汉书·匈奴列传》“单于正月朝天子于甘泉宫,汉宠以殊礼,汉宠以殊礼,位在诸侯王上,赞谒称臣而不名,赐以冠带衣裳,黄金玺、绶”
这些体现了
A.分封制巩固了边境地区的和平稳定B.汉朝政权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理
C.汉文化与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交融D.汉朝形成了册封少数民族的惯例
8 . 有学者在研究苏联共产党1991年溃散之时发现,“无论是在中央还是地方的历史档案中,人们都没有发现在敌对势力取缔共产党时遇到来自党的各级组织进行抵抗的记载”。该学者认为苏联共产党执政失败源于
A.苏联共产党逐渐脱离群众B.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渗透
C.戈尔巴乔夫改革背离方向D.共产党员理想信念丧失
9 . 《史记商君列传》中记载:“商君者,名鞅,姓公孙氏,其祖本姬姓也。在秦被“封之於商十五邑”后,号称商鞅。由此推断,西周时商鞅的先祖可能受封于如图中
A.①B.②C.③D.④
10 . 据史料记载,商朝时期,王位“兄终弟及”的现象非常普遍;西周时期,王位“父死子继”则成为定制,并逐步确立严格的“嫡长子继承制”。这反映了
A.从“公天下”到“家天下”的历程
B.“家国”观念随社会发展而变化
C.保障了国家制度和政策的可持续发展
D.体现了王位继承者“优胜劣汰”原则
2019-03-12更新 | 3119次组卷 | 23卷引用:云南省丽江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