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48 道试题
1 . 民以食为天,粮食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雍正以前,只有康熙《天台县志》里有种植玉米的记载:“玉芦,俗呼广东粟”。嘉庆年间,“浙江各山邑,旧有外省游民,搭棚开垦,种植包芦(即玉米)……棚厂满山相望”。“道光十三年,各处山场只开十之二三,至道光三十年时已十开六七”。从嘉庆至光绪年间,在于潜、昌化、分水、宣平等地的方志中,均有江苏、安徽、福建诸省农民“入境租山”种植的记载。玉米“但得薄土, 即可播种”,“足以济荒,而人富兼资”。

——摘编自郑南《美洲原产作物的传入及其对中国社会影响问题的研究》

材料二:第二条,遭受饥饿和贫困折磨的人数现已逾10亿,这一事实让我们感到震惊。……粮食安全、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长期投资不足所产生的影响,又因近期粮食、金融和经济危机等因素而雪上加霜。

第四条,从现在起到 2050年,为养活预计超过90亿的世界人口,农业产量估计需增长70%。……粮食不应当用作施加政治和经济压力的手段。我们呼吁开放市场,这是全球粮食安全对策的重要内容。

第五条,气候变化给粮食安全和农业部门增加了严重风险。其预期影响特别给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小农,以及已处于弱势地位的人口带来危险。

——《世界粮食安全首脑会议宣言》(20091116)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玉米在浙江传播的特点。结合所学,从饮食生活的角度,分析其传播所造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代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指出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确立的关于粮食问题的基本方针。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学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测试(五)历史试题
2 . 《史记·大宛列传》记载:“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留岁馀,还,并南山,欲从羌中归,复为匈奴所得,留岁馀,单于死,左谷蠡王攻其太子自立,国内乱,骞与胡妻及堂邑父俱亡归汉。”据此并结合所学最有可能的是(     
A.张骞此行目的是联合匈奴夹击大月氏B.“大夏”国在今印度
C.匈奴有可能不知道张骞出使的目的D.此后葡萄、樱桃等从亚洲传到罗马
3 . 东晋葛洪在其著作《肘后备急方》里曾经记录天花的发病过程“比岁有病时行,仍发疮头面及身,须臾周匝,状如火创,皆带白浆,随决随生”,同时给出药方“取好蜜通身上摩,亦可以蜜煎升麻,并数数食;又方,以水浓煮升麻,棉沾洗之,若酒渍弥好,但痛难忍”。上述记载(     
A.实证了人痘接种法起源于中国B.明确了青蒿对天花的治疗作用
C.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原则D.体现了对治疗天花的积极探索
4 . 《汉书·循吏·文翁传》记载:“(文翁为蜀郡守)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才者张叔等十余人,亲自饬厉,遣诣京师,受业博士,或学律令……数岁,蜀生皆成就还归,文翁以为右职(师古曰:‘郡中高职也’),用次察举,官有至郡守刺史者。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弟子,为除更徭,高者以补郡县吏……”由此可知(     
A.私学的发展推动地方教育的进步
B.西汉政治腐败导致选官任人唯亲
C.积功劳为官是两汉选官制的补充
D.郡县长官具有征调辟召官员之权
2024-05-17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培优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5 . 英国考古学家伊文思1900年间在克里特岛发掘出一座宏伟的宫殿。据希腊神话,克里特岛之王米诺斯修建了一座迷宫来幽禁一个半人半牛的怪物。该宫殿被称为米诺斯王宫,并证实早在公元前6000年就有人在该岛上居住的说法。这表明(       
A.文献记载须与考古发现印证B.考古发现更新了历史认识
C.神话传说具备极高研究价值D.历史研究需加强国际交流
2024-04-28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唐会要》记载:“准营缮令:王公以下舍屋不得施重拱藻井。三品以上堂舍,不得过五间九架。厅厦两头门屋,不得过五间五架……其士庶公私第宅,皆不得造楼阁,临视人家。近者或有不守教文,因循制造,自今以后,伏请禁断。又庶人所造堂舍,不得过三间四架,门屋一间两架,仍不得辄施装饰”。这表明唐代(       
A.房屋建造体现等级秩序B.政府放宽对社会的控制
C.地方监察体系发展完善D.“节用”思想得到认可
2024-04-28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移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见于记载的两晋流动人口约150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8,占人口输出区总数的1/2左右。其中,由秦、雍地区流出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1/3;从并州迁到冀、豫等州的人口,占原地人口总额的2/3。……史书中关于“百官流亡者十八九”和“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的记载很多。十六国以来,许多少数民族在中原与汉族杂居,一遇变乱,同样成为流动人口。

——摘编自曹文柱,赵世瑜、李少兵《乾坤众生》

材料二   

材料三   移民到美国的华人对当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四大股东之一利兰·斯坦福在18651010日给约翰逊总统的一份报告中说:“(华工)一个阶层,他们安详、平和、耐心、勤劳、节俭,他们(比白人劳工)更谨慎和节俭,因而工资少点也毫无怨言……如果没有华人,要在《国会法案》规定的时间内建成这个宏大的全国性工程的西段,是完全不可能的。”

——摘编自徐国林《近代美国华人移民的职业变化》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简述这一时期人口迁徙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述地图所示游牧民族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分析华人移民美国的原因。指出华工对美国作出的重要贡献。
2024-05-0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公元8253年的200余年间,有记载的大疫就达18次。如《汉书·平帝纪》:“元始二年(公元2年)郡国大旱蝗……诏民疾病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大荒之后,必有大疫”、“大兵之后,必有凶年”。《居延汉简》中有军医、医方、诊案、疾病的记载,有军用药函、药盛橐以及驻军疾病负伤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簿。《汉书》记载了当时救护用的专门车辆;《后汉书·皇甫规传》记载了最早的野战医院。这一时期,一些本来散在的疾病出现了爆发流行,还有一些传染病从国外流入国内,而医学必须在新的现实面前,去寻索预防和治疗的方法。武威汉简《治百病方》涉及临床各科,华佗的外科麻醉术等,尤其是《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成为这一时期临床医学迈上新台阶的重要标志。

——王琳等《论秦汉时期中医学的发展特点》

材料二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和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18日)

(1)根据材料一、指出汉代医药卫生事业探索的成就,并概括上述成就取得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述现代医疗卫生体系的内容,并分析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历史意义。
2024-04-2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山海经·大荒西经》记载:“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孟子·离娄下》中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之人也。文王生于岐周,卒于毕邹,西夷之人也。”这些文献记载可用于说明(     
A.华夏认同观念得到发展B.戎狄蛮夷被华夏文化所同化
C.华夷的界限被彻底打破D.华夏族的正统地位逐渐丧失
2024-05-25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据《1921年浙江社会经济调查》记载,在浙江与上海的内河运输中,“小轮船除运载旅客外,还拖带货船,但运输的货物以上海过来的为多,从湖州到上海的极少,有时往往空船返航”。对该记载解读正确的是(     
A.技术进步推动农业生产繁荣B.内河航运加强东西部的联系
C.城乡交流促进民族工业产生D.新式交通便利工业品的销售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