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102日毛泽东就中国向朝鲜派出志愿军的问题给斯大林的电报:“我们决定用志愿军名义派一部分军队至朝鲜境内和美国及其走狗李承晚的军队作战,援助朝鲜同志。我们认为这样做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让整个朝鲜被美国人占去了,朝鲜革命力量受到根本的失败,则美国侵略者将更为猖獗,于整个东方都是不利的……”

——收录在1987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出版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一册

材料二   文物是历史的见证。19521014日,上甘岭战役打响,志愿军战士坚守597.9高地1号坑道,在断水断粮14天的情况下,以伤亡254人的代价歼敌1760余人,战至最后全连仅存6人,阵地屹立不失,这面布满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高地主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史料按时间与价值可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按获取途径和保存状态可分为实物史料、文献史料和口述史料等。请根据上述两种标准,指出材料一的史料类型。并简要说明这封电报在研究中国出兵朝鲜问题上的史料价值。
(2)阅读材料二,为其撰写一段解说词。(要求:围绕与文物相关的历史事件展开,解说全面,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据报道,1949年,一名意大利工人在抗议政府加入北约的运动中被警察枪杀。20多年后,有访谈学者发现很多受访者自称对此事印象深刻,却将此事说成是在1953年抗议资本家开除工人的工潮中发生的。这突出表明了
A.要重视不同性质史料价值的甄别
B.个体记忆不能客观还原历史真相
C.受访者对接受访谈常会存在顾虑
D.口述史料易带偏差缺乏价值效度
2016·上海·高考真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3 . 罗马法某学生学习“罗马法体系”一课后,产生了疑问:古罗马的奴隶是否确如书上所说,被“摊斥在法律对象之外,不具有任何权利”?为此,他查找了资料,并撰写了如下读书笔记:

①奴隶指在罗马社会中不具有自由人身份的人,在法律上被视为物;奴隶的身份可能因出生、受到刑事处罚或在战争中被俘所致;奴隶可以被解放而成为自由人.【1】

②奴隶的释放问题是罗马法中重要的一部分.

③《十二铜表法》中就有相关的条文.【2】

④表明当时即己存在释奴现象.共和末期至帝制前期,随着罗马版图的扩大,释放奴隶的现象更加普遍.帝国大法官小普林尼的书信中就有释放一大批奴隶的记录.【3】

历史学家指出:“在罗马法中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是:虽然奴隶制度是一种合法的社会制度,但它是和‘本性’相矛盾的”,有古罗马大法学家就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4】

由此看来,…

资料来源:

【1】《罗马法词典》

【2】《十二铜表法》第五表第八条、第十一条

【3】《小普林尼关于释放奴隶的书信三封》

【4】科瓦略夫《古代罗马史》

问题:

(1)上述“资料来源”中,哪些为一手史料,哪些为二手史料?

(2)在笔记的第一段中,哪些是对事实的陈述?哪些是该学生的评价?

(3)请你帮助这名学生解释罗马帝国释奴现象普遍存在的原因.

2016-11-27更新 | 1667次组卷 | 28卷引用:浙江省山河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1908年,英国探险家斯坦因在敦煌发现汉简,并据其判定汉之长城的位置,但未作考证。王国维据《史记》所载“汉武帝时,为防匈奴,始筑令居以西到武威、敦煌等四郡”,再据唐《沙洲图经》所载,得出结论:“木简出土之地,实所谓古(汉)长城也。”这说明
A.史料相互补证利于还原历史真相
B.第一手史料价值高于二手史料
C.西方人治史更重视考古发现
D.《史记》史学权威和史学价值较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关于清朝雍正皇帝继位问题一直是历史悬案,民间和野史传闻很多,其中一个版本深入人心,内容如下:雍正改了康熙留下的遗诏,把“传位十四子“改成“传位于四子",成功当上了皇帝。近期在中国档案珍品展上,展出的“康熙壅帝遗诏"却这样写道:雍亲王皇四子胤祺,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著继朕登基,即皇帝位。这桩历史悬案终于有了答案。这说明
A.正史相比于野史可信度更高B.一手史料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C.未经实物史料印证的历史都不足为信D.史料的纷繁复杂使历史真相无法辨别
2020-11-15更新 | 77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台州市书生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史记》《汉书》等权威史籍中都只记载秦朝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其中并无“洞庭郡”。2002年在湖南龙山里耶古城遗址出土的秦简中发现了“迁陵洞庭郡”简牍,且洞庭郡下发给迁陵县的官方文书达15枚之多,确认了洞庭郡确存的事实。这说明了(     
A.历史认识随着历史材料的丰富不断发展B.考古是历史研究的主要方法
C.历史的基本史实存在着极大的不确定性D.出土文献与传世文献均属于二手史料无法相互印证
2022-11-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7 . 印信是政府机关的各种印章、公私印章的总称。以下相关说法合理的有(     

①图中印信属于二手史料                                      ②图一说明当时的日本和中国已有交流
③图二可用于研究元代中央对新疆地区管辖的历史 ④图三反映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8 . 下图是英国漫画家詹姆斯·吉尔雷的作品《英国使节马戛尔尼觐见乾隆皇帝》。他于 1793年根据当时英国的新闻报道或随团人员的口述创作的, 马戛尔尼没有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礼, 而是行了单膝下跪礼, 同时递交了国书。 以下项中, 对该漫画解读正确的有(     



①它是研究马戛尔尼觐见乾隆帝的第一手史料
②礼节之争本质上反映了东西文明之间的碰撞
③折射出清朝对外关系开启了快速转型的节奏
④其背景是英国开展工业革命急需海外市场和原料
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
2023-11-11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浙南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9 . 两次工业革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的工业革命开始于棉纺织业中的某个生产环节的机械化。机械化的“传染性”扩张首先遍及整个英国的棉纺织领域。当几乎所有的生产环节都实现不同程度的机械化,当越来越多的机器设备需要安置的时候,旧有的农舍或者手工工场就显得太小。起初人们修理和扩充废弃不用的谷仓,到实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只得建起新的集中劳动场所,于是这里汇集了大量的工人系统地使用机器生产。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写出“某个生产环节”的名称及其两项代表性发明,并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发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变革。

材料二   由于19世纪工业领域面临的技术课题已经相当广泛复杂,单凭娴熟的工艺已无能为力,为了实现技术上的突破,便只能求助于近代科学理论,只能让各种掌握了专门知识的科学家、工程师来充当主要角色。正因为这样,科学能够通过先进的技术直接地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从而为工业开辟空前广阔的领域和提供空前的发展速度。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二编:工业文明的兴盛》


(2)根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这些特点在哪两个国家表现得最为突出?

材料三

表1历史学科学业质量(部分)

水平

质量描述

1

能够知道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图像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等多种类型;能够从所获得的史料中提取有关的信息。

2

能够认识不同类型的史料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能够在对史事进行论述的过程中,尝试运用史料作为证据论证自己的观点。

——摘自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

2   一首诗歌

内容如今我们每人所吃的面包,
都用蒸汽机和涡轮机烘烤;
也许有朝一日,面包
将由机器塞进我们嘴里。
特劳泰诺有两个教堂墓地,
一个是穷人的,一个是富人的;
即使在阴曹地府里,
穷鬼与富鬼也分成贵贱高低。
出处英国《特劳泰诺周报》(1869年)

—一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1848-1875


(3)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从史料的角度,沿着材料三表1的提示,谈谈您对表2诗歌的认识。
10 . 199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尹湾汉墓发掘发现的木犊正面上书“集簿”二字。其所记内容为东海郡的行政建制、吏员设置、户口、垦田和钱谷出入等方面的年度统计数字。据此可知,集簿(     
A.数据是租庸调制实行的基础B.是政府考核官员的重要依据
C.是研究诸色户计的一手史料D.由吏部负责审核,防止造假
2024-05-2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