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75 道试题
1 . 据记载:“汉代(广西)合浦的桑蚕半稼,其织半耕……一亩之桑,获丝三十八斤”,“交趾、蕃夷皆来市焉,虽赋重困穷,民未至庐室空,舟楫之繁庶,胜于他所。”这表明,汉代合浦地区(     
A.农耕发展自然条件优越B.朝贡贸易以经济利益为导向
C.外贸发展影响经济结构D.赋税收入仰赖海上丝路贸易
2024-05-13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中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2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由宋入元的遗民学者胡三省,宋理宗宝祐四年(1256)进士,曾任小官,宋亡避归乡里。三省精于史学,立志为编年体史学巨著《资治通鉴》作注。注释初稿在战乱中遗失,他复购他本《通鉴》重新作注成书。《通鉴》胡注用力精深,内容丰富,大致包括八个方面。第一是音读,即对一些生僻字注出读音。第二是官制,注某官名的职掌、品秩、设立时间等。第三是名物,对一些当时人已不熟悉的古代物品、概念进行解释。第四是地理,注古代地名的建置沿革和名称变化。第五是前后照应,注《通鉴》所载事件、人物的先后联系,诸如某事为此后某事张本,某人某事见此前某卷某年,某字号即此前某卷某人等等。第六是改正错误,指出《通鉴》记事中的一些疏误并进行考订。第七是事件补充解释,对《通鉴》中一些记载过于简略的重要问题补充材料,作进一步说明。第八是对《通鉴》中某些事件、人物的评论。清四库馆臣评为深得注书之体足为千古注书之法。而且,胡三省通过注释中有限的评论,抒发了宋元鼎革的亡国之痛。

——摘编自张帆等《辽夏金元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胡三省为《资治通鉴》作注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胡三省的史学贡献。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吕大钧(1029-1080年),字和叔,出身于关中蓝田吕氏家族。当时张载创立“关学”,强调“学贵致用”“躬行礼教”,“大钧从张载学”,带动关中学者趋向张载求学,形成“关学之盛”。1070年,王安石在全国推行保甲法,使国家权力触角深入了广大乡村。《宋史·吕大钧传》记载:“与大忠及弟大临同居,相切磋论道。”秉承张载礼学“致用”、躬行礼教的理念,于熙宁九年(1076年)闲居蓝田家中之际,撰成《吕氏乡约》并推行开来。“《乡约》曰:凡同约者,德业相劝,过失相规,礼俗相交,患难相恤。”吕大钧在与友人刘平叔书信中道:“今庠序则有学规,市井则有行条,村野则有社案,皆其比也,何独至于《乡约》而疑之乎?”张载说:“秦俗之化,和叔有力”。朱熹称《吕氏乡约》“今为令申”。

                                                                    ——摘编自杨建宏《〈吕氏乡约〉与宋代民间社会控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吕氏乡约》撰成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吕氏乡约》的意义。
2024-05-04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据资料记载,我国茶文化源自于唐朝。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中写道:“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要求茶人做到“精行俭德”。唐代裴汶在《茶述》中写道:“其性精清,其味淡洁,其用涤烦,其功致和。”认为饮茶能使人心性平和。苏轼在《叶嘉传》中形容茶为“广风味恬淡,清白可爱”“容貌如铁,资质刚劲”,折射出他本人对茶道精神的理解。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认为,茶也能够“致清导和”。

18世纪时,下午四点钟开始、配备茶水和点心的下午茶在英国皇室和贵族阶层流行开来。英式下午茶重点并不在“吃”上,而在于借此打发时光,享受生活中的那一份愉悦与自得。英国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在《五彩茶具》中描述主人公们享用下午茶的环境:“草地上摆着两张白色的油漆雕花桌子,周围有不少式样不同的花园用椅。垂直的一种上面有花花绿绿的坐垫……”贵族们在这样恬静清新的环境中品味的不仅仅是点心和茶的香气,更是贵族们精致慢生活的一个缩影。

——摘编自许慧敏《跨文化视角下中英茶文化的比较分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中英茶文化进行简要评价。(要求: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5 . 据《汉书》记载,中央遣使巡行始于汉武帝。《武帝纪》载,“巡行”为“谕三老孝弟以为民师,举独行之君子”;《元帝纪》载,“遣谏大夫博士赏等二十一人循行天下”;《成帝纪》载,“遣谏大夫博士分行视”“举惇朴逊让有行义者各一人”。据此判断,汉代的遣使巡行制度(     
A.有效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B.促使行政机构的设置日趋合理
C.客观上利于推动儒学思想的社会化D.增强了监察官员职权的独立性
2024-05-23更新 | 90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铜川市王益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十一)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陈诚(13651457),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陈诚奉命第一次出使“西域”,将行程和沿途见闻写成《西战行程记》和《西域番国志》。前者为西使的日程记录,后者则是对所历各处山川形势、风俗人情的考察。尤其是《西域番国志》分地记载,共录西域诸国十八处城镇,内容极为丰富,其后明人凡涉西域之书,几乎都曾取资于此书。永乐十一年(1413年)九月,宦官李达、陈诚率使团离京,次年正月从肃州卫出发,出嘉峪关西行,直至永乐十三年(1415年)十月回到北京。他们每到一地,首先交上玺书,接着献给当地国王文绮、纱罗、布帛等物。陈诚一行回国时,撒马尔罕遣使来中国朝贡。次年,使臣回国,成祖派陈诚、鲁安随行。中亚各国盛情接待了他们一行,帖木儿帝国国王沙哈鲁盛情款待,并遣使护送陈诚回国。永乐年间四次出使中亚,其主要使命均与帖木儿帝国有关。明成祖一再遣使西域,与帖木儿帝国修好,从而稳定了西部边陲。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北疆军事形势的角度概括陈诚出使西域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陈诚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
2024-04-0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华大新高考联盟2024届高三3月教学质量测评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某学者对根据先秦史籍记载整理出如下几个主要论述。据此可知,先秦时期(       

A.官僚政治影响巨大B.集权体制尚未定型
C.宗法分封观念形成D.权力分配趋向理性
2024-05-2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适应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 -高中历史
8 . 《晋书·王敦传》中记载:“(王敦)在武昌,以地荒粟少,求转徙于江南,于是江州及会稽、吴兴等郡民多往依之。”这种情景(     
A.缘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与政治环境关系密切
C.阻碍了经济重心南移D.得益于休养生息政策
2024-06-05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柞水中学高三下学期高考练考(七)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嘉庆六年(1801年),严如煜授陕西洵阳知县,至道光六年(1826年)病逝,期间为官主要在陕西汉中度过。其足迹踏遍汉中,“草有《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边境道路考》”。道光元年(1821年),其升任陕安兵备道,适逢朝廷筹划陕、川楚边防建设事宜,命令三省勘察南山地形,其总任其事。“公自川入楚,反陕数千里,相度形胜,析官移治,增营改汛,条列井井”。加之当时参与其事官员“皆能洞达时务而练习乎边事”,严如煜“爱谘爱询”“互相参考”。其在《三省山内风土杂识》《边境道路考》的基础上,于道光二年(1822年)辑成《三省边防备览》并印行。“自古以来舆地之书,所记范围或为全国,或为一省、一府、一县、一镇……记载范围打破行政区域的界限,几未得见”。书中“民食”与“山货”两门,“民食”详于农田水利、移民垦殖的记载。“山货”则对木厂、炭厂、纸厂、盐厂等作了较详记载,尤其是对当地盐厂的分布及销售等详加记载。《清代思想史》写道:“此书指陈形势,规画兵旅,区为十门,而史论居其一。是亦以史经世者也。”

——摘编自梁妮《严如煜与〈洋防辑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严如煜能够辑成《三省边防备览》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三省边防备览》的意义。
2024-05-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市安康市高新中学,安中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10 . 如图是根据北宋赵抃《成都古今记》的记载绘制的成都十二月市。据此可知,当时成都(     

A.商品交易规模领先全国B.政府重视发展多种经营
C.市民娱乐活动丰富多彩D.商品经济获得显著发展
2024-05-10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陕西省安康高新中学,安中高新分校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