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9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50年代至今,著名农业科学家庄巧生(19162022)的团队育成的新品种累计推广约4亿亩。庄巧生以抗逆、丰产、抗条锈病为主要育种目标选育出多个良种,累计增产45亿公斤小麦;他在国内较早倡导和实践了三交和复合杂交育种方法;他最早研究中国小麦品种的面包烘烤品质,提出了一些对品质育种有指导价值的量化指标。他编著的《中国小麦品种改良及系谱分析》为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末小麦育种实践、技术成就和生产发展的进程留下了历史记载,并附录20世纪上半叶开创小麦改良工作时的简略情况;书中提出的一些概念为我国农业科学团队开展“973计划”相关研究项目提供了重要启发。庄巧生晚年十分关注国外引种工作,强调我国几乎每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品种都有国外品种血缘。他还表示,我们的科研与科普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少差距,需要追、赶、超、补(填空白)的工作还很多,要“只争朝夕”,所以要科学地、经济地、节约地分配使用人力、物力。

——摘编自李晨《“世纪麦翁”:耕耘华夏留麦香》


(1)根据材料,指出庄巧生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的主要贡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作出贡献的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庄巧生为代表的当代中国科学家的精神品质。
2024-01-24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欧阳修在编撰《新五代史》时,批评五代时期明哲保身的宰相冯道,并且将之放在《杂臣传》中以示贬抑。除此之外,欧阳修还设《死节传》《死事传》以表彰为气节而死的忠臣;设《义儿传》记载五代各朝帝王子弟死义者。这一编撰方式(     
A.彰显了重文轻武的统治理念B.促进了传统史学体例的创新
C.旨在维护宋王朝的正统地位D.反映了儒家伦理观念的强化
3 . 南宋临安“盖东门绝无民居,弥望皆菜圃”;南宋杨万里诗云:“未到衢州五里时,果林一望蔽江湄。”南宋方志记载,“昆山县西三里处有东西杨庄,皆产瓜。”这些可用于研究南宋时期(     
A.南方地区土地所有权的变更B.人口迁徙改变经济重心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得到提升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废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诗·商颂·长发》记载,商人的第11代祖相土发明了马车;而《周书·酒诰》记载,商人祖先王亥牵牛驾车到远方进行交易;《六韬》也记载:“殷君善治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宫中九市,车行酒,马行炙”。这表明,商朝(     
A.商业活动已开始兴起B.出现了地域性商人群体
C.注重商业与贩运贸易D.工商食官格局逐步形成
5 . 春秋时期,周王每遇国事,便在外朝召开国人(居住在国都的人)大会,征求国人意见以定对策。《左传》记载,春秋时国人参与的国事有:出君、杀君;公族内乱;人心向背;国人安定。这表明当时(     
A.周王权力走向衰微B.民本思想影响较深
C.原始民主传统犹存D.国家观念逐渐形成
2023-12-30更新 | 297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教育片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据记载,万历八年(1580年)福建人陈振龙把甘薯从海外引种到福建,当时大家对这种新作物并不了解,因此最初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万历二十二年和二十三年,泉州一带水稻歉收,凡甘薯种得较多的地方,很多人以甘薯充饥,得免饥馑。自此,福建种甘薯的人越来越多。这可用于说明在我国(     
A.外来物种传播有赖于人们认识的深化B.物种交流完善了当地的经济结构
C.人地矛盾是影响物种推广的主要因素D.物种传入改变了人们的饮食习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记载,魏晋时期,北方内迁者中除大部分成了佃客,依附于达官贵人和地主外,一部分人则成为士家,充当屯田制下的主要劳动力。如留居并州的匈奴人就“同于编户……百姓布野,勤劝农桑”,已然成为农业生产者。这些记载表明魏晋时期内迁各族(       
A.首创了古代屯田制度B.放弃了游牧民族传统
C.促进了农业经济发展D.推动了经济重心南移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革命战争年代,部分外国记者深入中共领导的根据地、解放区进行实地考察。他们通过采访领袖人物、农民群众、普通士兵身上所发生的一切,生动地展现了中共的执政理念、执政绩效和精神面貌,诸如“红军官兵生活一样”“(根据地的)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人民会支持、保护和给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提供给养”等记载比比皆是。一批怀有革命理想的仁人志士,执着于土地改革、平等精神、清廉自律的实际行动,诸如此类均成为民众认同、支持与参加中共领导的革命的根本动力,也孕育和保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形象。

——摘编自李金铮《知行合一:外国记者的革命叙事与中共形象》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完整。)
9 . 秦以十月为岁首,《仓律》记载:“到十月牒书数,上内史。”御史大夫和柱下史对地方政府及各部门的财务会计报告进行审计,并将结果呈报皇帝,以决奖罚。据此可以推知,上计制度(       
A.有利于推进社会治理B.保证了政府财政收入
C.扩大了御史大夫职权D.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2023-11-25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西安市莲湖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北宋笔记小说《夷坚志》载:“许大郎者,京师人。世以鬻面为业……如是十数年,家道日以昌盛……自是生计浸衰,许亦死。其子以好身手应募为禁卫,至孙经以班校换授得官,庆元初为饶信州都巡检使。”该记载可用于说明,北宋(     
A.文学创作脱离社会实际B.官商勾结现象严重
C.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升D.社会阶层流动增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