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330 道试题
1 . 公元前2千纪,以印欧人为主体的游牧部落凭借马、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向欧亚大陆迁徙,如图所示。这次大迁徙引发了(     

A.亚欧文化的碰撞与发展B.欧洲文化优势地位确立
C.罗马帝国统治受到冲击D.基督教文化发展和传播
7日内更新 | 73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2001年,攻陷了阿富汗的塔利班组织不顾世界各国反对,动用战争武器摧毁了巴米扬包括塞尔萨尔和沙玛玛在内的所有佛像。毁于战火的巴米扬大佛于2003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和《濒危世界遗产名录》。巴米扬大佛的遭遇说明(       
A.地区冲突是摧毁文化遗产的罪魁祸首B.保护文化遗产第一要义是历史真实性
C.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世界共同的责任D.《世界遗产名录》能够较好的保护文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17—2020年,中国开办了“阿富汗珍宝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期间成功举办“大美亚细亚——亚洲文明展”,并积极推进“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用好国际文化遗产领域制度性权利,与各国共搭共建文物返还与追索新秩序;截至2022年,我国已在亚洲、非洲、欧洲、美洲20多个国家开展了40余项联合考古项目。这体现了(     )
A.世界遗产保护形成了共识B.中国作为文明大国的担当
C.世界遗产面临巨大的挑战D.中国引领了世界遗产保护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学术界普遍认为野生西瓜最早原产于非洲。“旧传种来自西域,故名西瓜。”这样看来西瓜名字的由来与西瓜在中国的引种和传播有一定关系。

根据最早关于西瓜的文献记载,五代后晋(936年-947年)胡峤从契丹归来后撰《陷虏记》记载在契丹见闻,其中提到西瓜。北宋时期相关文献较少,有说法当时黄河地区可能已经种植西瓜,《清明上河图》展现了汴京街市,“其中一个水果摊前案上放有数块切开的西瓜”。南宋时期西瓜的记载多处可见,如诗人范成大在《西瓜园》中写道:“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诗注里有:“西瓜味淡而多液,本燕北种,今河南皆种之。”文天祥《西瓜吟》中:“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元代官修农书《农桑辑要》中不但首次出现西瓜的栽培方法,还有西瓜子仁的介绍。而《日用本草》记载:“西瓜,味甘寒,无毒,消暑解热,解烦渴,宽中下气利小水,治血痢。”明《本草纲目》也有关于西瓜引种、生理特性、用途、食用等各方面的详细记载;《群芳谱诠释》记载“子取仁可荐茶,皮可蜜煎、糖煎、酱腌”。清代各地方志中关于西瓜的记载内容逐渐出现多样化,涉及西瓜形状、种植、用途、产量、传播、贸易等各方面。

——《西瓜在中国的引种推广及动因探析》

材料二   西瓜优良的自然特性,使得它在成功引种后地位迅速上升,成为重要的消夏果瓜。江南地区有喝烧酒、吃西瓜的习惯。西瓜汁可以被用来烹煮猪肉,味同蜜炙肉。西瓜去除盖和瓤后,将鸡(鸭)肉置于其中,外加各种作料,然后蒸煮熟透,统称西瓜盅。还可以加工成西瓜膏、西瓜糕以及西瓜酱等食品。西瓜还是元旦(春节)、端午、荐新、立秋、七夕、中秋等多个岁时节日中的必需果品。中国很多地方的民间都有立秋吃西瓜的习俗,称为“啃秋”或“咬秋”。这一风俗源于古代“秋报”祭祀之礼。

——《西瓜引种传播及其对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西瓜的特点,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广泛种植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西瓜的影响。
5 . 如表为原始社会晚期部分墓葬发掘情况。表中内容反映了原始社会晚期(     
时间遗址情况
距今8000年前后河南舞阳贾湖发现大量的柄形器(权力地位的象征)、叉形骨器、龟灵占卜、太阳纹陶器等宗教用品
距今6000年前后陕西西安姜寨遗址东、南、北三面都有人工挖成的防御性壕沟
距今40000年前后山西襄汾陶寺村遗址有王墓、观象台、宫殿、仓储区手工业区等
A.公共权力不断加强的趋势B.私有制的产生和贫富分化
C.远古先民丰富的物质生活D.氏族之间的联系日趋紧密
6 . 下表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灾祸情况表。据此可知(     

A.自然灾害频发引发社会动荡B.战乱不断严重危及社会稳定
C.人地矛盾尖锐导致饥荒多发D.军阀混战致使政权更迭频繁
2024-06-16更新 | 3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武威第六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7 . 咖啡原产于非洲埃塞俄比亚,17世纪中叶,荷兰人将咖啡移植到锡兰岛,后传到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地。18世纪初,咖啡传入拉丁美洲,这里成了后世界咖啡的主产区。这一传播过程(     
A.改变了人类的饮食结构B.推动了哥伦布大交换的兴起
C.折射了世界市场的发展D.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无视欧洲人创造古希腊—罗马—拜占庭文化的作用和在近代欧洲文艺复兴、文化启蒙与产业革命时期对全人类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是何等荒谬;那么,无视东方各民族人民—中国人……以及阿拉伯人对古代和中世纪文化所做出的伟大贡献,也同样是荒谬的。该学者的主张(     
A.折射出世界各民族开放的对外政策B.旨在以国际的视野来看待人类文明
C.印证了古代亚欧统治疆域不断扩大D.肯定世界文化多样性及其历史作用
9 . 下图所示是我国古代灌溉工具的演变。这(     

   戽斗

   桔槔

   翻车

   筒车

A.体现了人力到机械力的转型B.根植于农业发展的需求
C.反映出古代的小土地所有制D.折射出天人合一的理念
2024-06-0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粮食生产关系到国家兴衰,周宣王时,卿士虢文公提出“王事惟农是务”观点。战国时,商鞅把“耕织”视为本业,李悝鼓励人民“尽地力之教”来增加产量,为了保证物价的平稳,推行“善平籴”政策。《唐律疏议》规定:“诸仓库及积聚财物,安置不如法,若暴凉不以时,致有损败者,计所损败坐赃论。”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提出“首先解决农村问题”,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为了适应发展农村信贷事业的需要,中国农业银行应当积极做好农村的信贷工作”。2017年《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意见》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1994年国家颁布《基本农田保护条例》,2006年将“保障18亿亩耕地红线”写入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此外,在粮食补贴、粮食购销储运等方面不断出台新举措。

——摘编自成开魁等《中国粮食安全百年变化历程》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粮食生产发展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措施并简析其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