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 道试题
1 . 关于马嘎尔尼访华,英方的记载多是马噶尔尼不认同英国是中国的藩属国,为了维护英王的尊严,选择了单膝下跪;而中方的记载却出现英使最终还是向乾隆皇帝行了代表藩属国的“双膝三跪九叩”礼。这种差异说明(     
A.历史记载带有主观意图B.史料无法反映历史真相
C.两则记载没有史料价值D.清朝同意英国贸易需求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印度人没有写史的传统。关于7世纪上半期的主要史籍,只有波那跋吒的《戒日王传》。除这本书外,在印度一些地方还发现了戒日王时期的铭文。但是,《戒日王传》讲戒日王家族事情较多,关于当时印度的社会、经济生活讲述较少。而玄奘根据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指授弟子辩机撰成的《大唐西域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这部著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举凡山川气势、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风情,该书应有尽有。《大唐西域记》成了古代印度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研究者的必读书,被印度史学家视为史学珍品。

——摘编自林承节《<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历史学的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7世纪上半期印度历史的主要史料,简析《大唐西域记》的史料价值。
20-21高二下·北京西城·期中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以下对《吉尔伽美什》《荷马史诗》《伊戈尔远征记》等史诗的看法正确的是
A.荒诞离奇完全没有史料价值B.写作年代久远可以看作历史
C.侧面反映古代社会历史风貌D.文学瑰宝但与真实历史无关
2021-06-22更新 | 750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白银区大成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图所示是秦朝国相李斯书写的《峄山刻石》,记录的是“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东巡到峄山,议封禅望祭山川之事”。可见,《峄山刻石》
A.是隶书的代表作品B.兼具艺术与史料价值
C.反映了汉字的成熟D.凸显了社会教化功能
5 . 《史记•陈涉世家》认为陈胜、吴广起义的原因是秦法严苛,“失期,法皆斩”,并广为流传。而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秦律•徭律》规定,陈胜、吴广因大雨延期,根本不会斩首。这表明(       
A.多重史料互证可以丰富历史认知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加真实可靠
C.私人修史的主观性太强可信度低D.最新的考古发现更接近历史的真相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佛教传入中国,必然会有一个与本地文明撞击的过程…例如,孝在中国的政治伦理中占极重要的地位,帝王也提倡以孝治天下。佛教要求信徒出家,这就与中国孝道对立起来…东汉桓帝时“宫中立黄老浮屠之祠。此道清虚,贵尚无为,好生恶杀,省欲去奢。”在东汉以后本土编撰的佛经中讲到:“欲令众生孝养父母故,以是因缘故,放斯光明。”以适应中国的伦理道德。

——季羡林著《中印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   公元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经过一系列民族大征服,建立起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阿拉伯帝国。至9世纪前期,阿拉伯帝国达于极盛,经济繁荣,政治强盛,文化发达。9世纪中后期,阿拉伯商人苏莱曼所写的《中国印度见闻录》汇成,这是介绍中国的第一部阿拉伯著作。14世纪最伟大的阿拉伯旅行家伊本·白图泰,他在游记中详细记述了北非、中亚、南亚、东亚诸国的风土人情。

——摘编自《历史课标解析与史料研习·世界古代近代史》

材料三   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正当法国进步思想家们从旧的神人关系向新的人人关系过渡,而急切寻求新的思想、新的视野的时候,中国文化恰恰被传教士们介绍过来,以儒学为核心的中国文化开始了对法国的传播,为启蒙思想家们在政治上反对专制和特权、在思想上反对宗教神学,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料和极其有力的思想武器。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中通过的《人权和公民权宣言》中便引用过孔子的格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摘编自吴星杰《中法文化交流与儒学在法国的传播》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佛教文化与中国传统思想碰撞、融合的主要历程。
(2)根据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帝国能够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桥梁的重要条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传播对近代欧洲社会产生的重要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某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史料搜集任务的部分记录。其研究主题最可能是晚清(     

时间范围

史料搜集关键词

1896~1899年

经济特科,时务策

1901~1911年

大学堂、中小学堂、蒙养学堂。《奏定学堂章程》,《会奏清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A.维新运动的发展B.教育内容的变化
C.文官政治的形成D.选官制度的变革
2023-07-0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史料可用于说明,宋代(       
史料出处
(安徽当涂、芜湖等地)“圩田十居八九,皆是就近湖泺低浅去处,筑围成埂”《宋会要辑稿》
(淮南)“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宋史》
(浙江瑞安)“围塘外涂地为田,而穴塘引河以溉”(南宋)袁燮《絜斋集》
A.江南地区得到深入开发B.农业耕作方式取得进步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加剧
9 . 有同学研究近代英国农业革命问题,收集以下三则材料。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英国在经历了14世纪中叶的黑死病和人口锐减之后,西北寒冷地区大多转变为牧场;中部密德兰地区成为“消失的村庄”;农业生产活动越来越多地集中到东南地区。但随着1617世纪英国人口回升,加之城市和乡村手工业迅速发展,非农业人口比例扩大,农业不得不向深度发展。由此,英国开始了农史学家埃里克·克里奇、E.L.琼斯等人所称的“农业革命”。

——摘编自向荣《告别饥荒:近代早期英国的农业革命》

材料二   下表为13001800年全英格兰三种粮食的产量(单位:万吨)变化情况。

年份小麦大麦燕麦
全英格兰诺福克郡全英格兰诺福克郡全英格兰诺福克郡
1300134815.67.817.211.715.09.9
1550

9.99

9.0

10.6

160011.711.111.712.415.413.2
1650

13.5

17.9

12.1

170014.714.115.319.720.010.8
1750177025.515.530.926.538.823.3
1800202418.73629.740.025.2

——摘编自(英)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17891848

材料三   那些贪得无厌的人,用一条栅栏把成千上万的土地圈起来……很多佃农被迫流离失所,漂泊不定。……你们的羊,曾是那么的温驯,那么容易喂饱,但现在却变得那么贪婪、凶蛮,甚至开始吃人。

——摘编自(英)莫尔《乌托邦》


(1)材料一、二、三对于研究“英国农业革命”是否合理?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看法。
(2)综合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简析“英国农业革命”的影响。
(3)若要全面研究“英国农业革命”,还应补充哪些方面的史料?
10 . 史料阅读,

史料:古代埃及人重视家庭。

一位父亲教孩子要孝敬母亲:


绝不可忘记你母亲的大恩……十月怀胎,备极辛苦,哺养怀抱,不辞劳瘁。为你揩屎揩尿,从无一丝厌烦。为你上学,为你备膳,一天到晚忙个不停。

另一位父亲告诫儿子要善待妻子:专注你的事业,美化你的房屋,爱护你的妻子。别使她饿着,别使她冻着……和睦相处,让她高兴,她会使你受益……假定你们相处不善那你的家庭便会破败。

——摘译自[美]威尔·杜兰特《东方的遗产》


谈谈古代埃及在家庭教育方面有哪些值得我们借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