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1 . 关于马嘎尔尼访华,英方的记载多是马噶尔尼不认同英国是中国的藩属国,为了维护英王的尊严,选择了单膝下跪;而中方的记载却出现英使最终还是向乾隆皇帝行了代表藩属国的“双膝三跪九叩”礼。这种差异说明(     
A.历史记载带有主观意图B.史料无法反映历史真相
C.两则记载没有史料价值D.清朝同意英国贸易需求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印度人没有写史的传统。关于7世纪上半期的主要史籍,只有波那跋吒的《戒日王传》。除这本书外,在印度一些地方还发现了戒日王时期的铭文。但是,《戒日王传》讲戒日王家族事情较多,关于当时印度的社会、经济生活讲述较少。而玄奘根据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指授弟子辩机撰成的《大唐西域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这部著作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举凡山川气势、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社会风情,该书应有尽有。《大唐西域记》成了古代印度政治史、经济史、社会史、宗教史研究者的必读书,被印度史学家视为史学珍品。

——摘编自林承节《<大唐西域记>对印度历史学的贡献》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研究7世纪上半期印度历史的主要史料,简析《大唐西域记》的史料价值。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汉武帝时期部分重要历史人物活动事迹

重要活动资料来源
汉武帝发使十余辈至宛西诸外国,求奇物,因风览以伐宛之威德。而敦煌置酒泉都尉;西至盐水,往往有亭。而仑头有田卒数百人,因置使者护田积粟,以给使外国者。

《史记·大宛列传》

李广利(汉武帝时大将)伐大宛时,“宛城中无井,汲城外流水厖宛城中新得秦(汉)人,知穿井”。

《史记·大宛列传》


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得涂林。涂林,安石榴也”“使外国,得胡豆”。《齐民要术》


“孝武(汉武帝)之世,图制匈奴,患其兼从西国,结党南羌,乃表河曲,列四郡,开玉门,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隔绝南羌、月氏。单于失援,由是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书·西域传》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4 . 郡国并行制是汉初重要的制度设计,由表可知这一制度(     
史料出处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贾谊《过秦论》
(刘邦)“患吴、会稽轻悍;无壮王无以填之”《史记·吴王濞传》
“会孝惠、高后时,天下初定;郡国诸侯各务自拊循其民”《史记·吴王濞传》
“(梁孝王)府库金钱且直巨万,珠玉宝器多于京师”《史记·梁孝王世家》
A.是当时形势所迫的产物B.导致王国势力超过中央
C.有效吸取了秦亡的教训D.是对西周分封制的回归
5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6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部分高中2024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某学者研究中古时期某帝国时搜集的史料如下:该地降水少,可勉强从事农业。这里有一连接东西方的商路。公元6-7世纪,萨珊波斯与拜占庭帝国为控制这片地区展开了激烈争夺。该帝国在8世纪中期后进入繁荣时期,并维持了一两百年。该帝国(     
A.对控制的亚欧商路征重税B.最高统治者称为苏丹
C.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D.都城名为君士坦丁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所示为某校布置的社会实践活动史料搜集任务的部分记录。其研究主题最可能是晚清(     

时间范围

史料搜集关键词

1896~1899年

经济特科,时务策

1901~1911年

大学堂、中小学堂、蒙养学堂。《奏定学堂章程》,《会奏清立停科举推广学校折》
A.维新运动的发展B.教育内容的变化
C.文官政治的形成D.选官制度的变革
2023-07-03更新 | 127次组卷 | 3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练习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史料可用于说明,宋代(       
史料出处
(安徽当涂、芜湖等地)“圩田十居八九,皆是就近湖泺低浅去处,筑围成埂”《宋会要辑稿》
(淮南)“海濒沮洳泻卤之地,化为良田”《宋史》
(浙江瑞安)“围塘外涂地为田,而穴塘引河以溉”(南宋)袁燮《絜斋集》
A.江南地区得到深入开发B.农业耕作方式取得进步
C.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D.土地兼并现象日益加剧
9 . 司马迁的《史记.孝景本纪)全文仅1600余字,为本纪中篇幅最短者,对汉景帝的功绩鲜有提及,全篇多是一-些关于天象异变、自然灾异的叙述。而班固的《汉书.景帝纪》记载的多是汉景帝的仁德之君形象以及这一时期的太平盛世景象。据此可知,文献史料具有(     
A.形象直观性B.阶级性C.主观倾向性D.批判性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所示为史书记载的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出身及任职事迹
陆凯举孝廉出身,曾任东吴永兴县长、诸暨县长。曾拜征北将军、领豫州牧等其时宫中列将何定媚逢奸巧,受宠专权,陆凯当着他的面斥责他:“你看前前后后侍奉君主不忠诚,倾覆混乱国政的人,有哪一个能善终天年的?你为什么专门干那些佞媚奸邪的坏事,堵塞君主的视听?你应当自我勉励改正。不然的话,会有你无法预料的灾祸!”
蒋琬举茂才出身,曾拜
蜀国尚书令,领益州刺史、大将军、大司马等
蜀汉后主建兴元年(223年),丞相亮(诸葛亮)开府,辟琬为东曹掾。举茂才,琬固让刘邑、阴化、庞延、廖淳……亮数外出,琬常足食足兵以相供给。亮每言:“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密表后主曰:“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
荀彧举孝廉出身,曾任东汉侍中、守尚书令彧尝言于太祖(曹操)曰:“宜集天下大才通儒,考论六经,刊定传记,存古今之学,除其烦重,以一圣真,并隆礼学,渐敦教化,则王道两济。”或从容与太祖论治道,如此之类甚众,太祖常嘉纳之。彧德行周备,非正道不用心,名重天下,莫不以为仪表,海内英隽咸宗焉
锺繇举孝廉出身,曾任曹魏大理卿、相国、太尉、太傅等职太祖(曹操)方有事山东,以关右为忧。乃表繇以侍中守司隶校尉,持节督关中诸军,委之以后事,特使不拘科制……太祖在官渡,与袁绍相持,繇送马二千余匹给军……其后河东卫固作乱,与张晟、张琰及高干等并为寇,繇又率诸将讨破之。自天子西迁,洛阳人民单尽,繇徙关中民,又招纳亡叛以充之,数年间民户稍实

——据陈寿《三国志》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须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9-26更新 | 366次组卷 | 7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