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学过《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朝代——夏朝》
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
C.《论隋唐三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2019-11-06更新 | 125次组卷 | 57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小华找来《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可能成为这篇论文题目的是
A.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B.明清的君主专制
C.浅议“焚书坑儒”
D.清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2016-12-13更新 | 148次组卷 | 27卷引用:甘肃省临夏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5世纪以后,大西洋沿岸成为四个大陆及其附属岛屿内部及其之间人口的、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和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一个地方发生的事件在其他地方也会形成影响,甚至直接影响了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

——摘编自施诚《方兴未艾的大西洋史》

选择15世纪后大西洋沿岸国家或地区的一个新变化,并结合所学世界近代史知识,以具体史实阐述这一变化对大西洋沿岸及人类历史发展方向与进程所产生的影响。(要求:选择的变化与史实须相互吻合,表述清晰,观点正确。)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字母的创造跟东地中海的贸易有重大关系。贸易需要记账,经商需要知识。但是他们无暇十年窗下,慢读细写。他们需要的是最简单的记录,高效率的文字。至于这种文字是否受到当时上层社会的尊重,他们无暇考虑。

——摘编自周有光《世界文字发展史》

            埃及象形文字                           苏美尔人楔形文字                      字母文字演变表

材料二            腓尼基人贸易路线示意图

                  古代字母文字在欧洲的传播与演进示意图

——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下)地图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字母文字产生和广泛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字母文字在欧洲传播的因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二   明朝后期,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通过多种途径传入中国,逐渐得到推广。番薯“亩可得数千斤,胜五谷几倍”,玉米“种一收千,其利甚大”,大大缓解了“民食问题”,人们遂能腾出更多的时间、劳动力和土地等去发展经济作物,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也因此深受影响。而粮食生产革命和人口爆炸互为因果。清朝以来,人口压力不断增加,…玉米、番薯等栽种遍野,“生齿日繁”。“棚民租山垦种,阡陌相连,将山土刨松,一遇淫霖,沙随水落,倾注而下,溪河日淀月淤,不能容纳。”

——摘编自何炳棣、陈树平等的研究成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明清两朝“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的观点。据此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美洲作物的传入对明清时期中国的影响。
2023-06-13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临夏县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时期

1500-1850年

185o-1945年

主要移出地

欧洲.非洲

改洲、亚洲

主要移入地

曼罚

美洲

人口迁移数量

至1850年,温奴约为1 500万.

为白人移民的4一5倍

1846-1924年,欧洲移出-4 800 万.1834

-1941年,亚洲移出1 200 万-3 700 h

——摘编自邬沧萍《世界人口》

材料二   新大陆的马、羊等大牲畜,也都是从旧大陆引进的。美洲第一批马随哥伦布于1493年登陆。马令印第安人感到异常惊恐,他们从未看见过这种高大而快捷的动物。马为欧洲人在与印第安人的战斗中赢得了一定的军事优势。据一位殖民者记载,一名骑在马上的白人一小时可以歌死2000名印第安人。马作为畜力的使用,改变了新大陆以人力为主的劳动模式,这种影响是深远的。

——摘编自武寅主编《简明世界历史读本》有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出1500-1850年间全球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人口和物种交换造成的影响。
2023-07-25更新 | 47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之际,萧何在刘邦攻入咸阳时,“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掌握山川险要,物产分布,经济虚实,郡县户籍的数字等,因而在楚汉战争中圆满地完成了输送士卒、粮饷的任务。由于各朝各代都有这种以地图为工具的做法,故制图学的作用重大,从而使得各代都有一些名臣钻研制图学。

——摘编自丁海斌、汪广东《论“官科技”及其对中国古代和近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   1093年,苏轼上奏道:“臣所忧者,文书积于高丽而流于契丹,使敌人周知山川险要、边防利害,为患至大。”

——摘编自《苏轼文集》

材料三   宋代地图制作空前繁荣。在宋代著名的地图制作者中,有钦命的主管国家某一部门的大臣,如编绘了《守令图》的沈括,地方行政长官和战区军事将领也成为区域地图测绘的主体,甚至一些士人也绘制了一批览胜路线图。

——摘编自王树连《宋代地图缘何空前繁荣》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官方重视制图技术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代地图制作空前繁荣的原因,并指出其所体现的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突出特征。
2024-03-28更新 | 50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西洋奴隶贸易统计表

时间1525年1550年1700年1800年1835年
奴隶数量(个)0533545 29681 944 44 914

——摘编自霍华德《大西洋奴袁贸易史》

材料二   除了道德(思想)和政治因素外,经济力量也是使奴隶制和奴隶贸易寿终正疫的因素……随着时间推移,奴隶劳动力的价格一直没有降下来,而随时可能出现的叛乱使奴隶主不得不保持耗资巨大的武装力量。即使没有反抗,奴隶们也消极急工,奴隶主还必须照管他们的生活………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签署法令废除奴隶版卖。此后,其他国家纷纷效仿,制定法律皮除奴隶制。长达400年之久的罪恶的跨大西洋奴袁贩卖活动宣告终结。

——[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6—19世纪初期大西洋奴隶贸易兴盛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大西洋奴隶贸易宣告终结的道德(思想)、政治和经济因素。
2023-07-28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勇于自我革命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即敢于公开承认错误,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确保党始终前进在正确的政治路线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勇于自我革命的列宁”

1918—1920年,为了适应战争的形势,集中一切力量粉碎国外武装于涉和国内敌对势力的叛乱,俄共(布)和苏维填政权决定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虽为捍卫十月革命的胜利果实、巩固新生的苏维块政权创造了必要的物质前提,但随着实践的发展,严重的问题也暴露出来。面对这些问题,列宁认为“犯错误对一个先进阶级的战斗的党井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虚伪地不好意思承认错误和纠正错误"。在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上,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问题和失误进行了深刻检讨,并要求纠正它。列宁指出:“我们必须立即向广大农民群众表明,在决不离开革命道路的条件下,我们准备改变政策,使农民能够感到布尔什维克愿意不惜一切代价马上改善他们不堪忍受的状况。”这一政策便是新经济政策。

——摘编自王一娟、俞良早《列宁关于俄共(布)勇于自我革命的实践和思想》


根据材料,运用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相关史实,围绕“勇于自我革命的列宁”写一篇历史短文。(要求:观点明确,逻辑清楚,史论结合)
2023-07-2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统一全国后,为适应专制体制的统治需要,用科举制代替了九品中正制,并以主要考时务策的形式选拔官员。唐朝时期,科举制度达到完备的阶段,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等五十多种。唐朝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名人志士的推荐,从而出现了投向不同的投卷、公卷和行卷。武则天长安二年,还产生了武举,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负重等。宋朝时期是古代科举制改革时期,不仅放宽了科举录取的范围,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还实行糊名和誉录的制度,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明朝时期,科举制经历了由鼎盛到衰落的历程。至清朝,科举制弊端日益显现,舞弊愈演愈烈,最终消亡。

——摘编自《中国古代科举制度》

材料二   19281028日,依循孙中山“五权分立”的构架设想,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了五院制的法案,规定“考试院为国民政府最高考试机关,掌握考选、铨叙事宜”。19301月,考试院所属机构全部成立。1931年五中全会通过《国民政府组织法》,强调“所有公务员均须依法律经考试院考选铨叙,方得任用”。考试院的设立,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孙中山政治学说"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并有"独见而创获"的特色,是中西合壁的产物,也反映了孙中山理想中的政府机关应循法治原则、公仆原则、治国原则的精神。考试院是文官考试的组织机构,它的设立,是考试权独立的重要标志。

——摘编自陈云《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文官考试制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科举制发展的基本趋势。
(2)根据材料二,指出南京国民政府考试院制的特征。
2023-07-25更新 | 62次组卷 | 2卷引用:甘肃省临夏州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