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3 道试题
1 . 如图显示了1807~1822年英国工业城市利物浦的莱兰—布林斯银行向伦敦汇出汇票的统计信息。这一信息可从侧面说明,英国
A.伦敦成为重要区域金融中心B.工业资本的政治影响力提升
C.工业革命发展进程充满曲折D.政府对工业的监管趋于规范
2022-06-21更新 | 452次组卷 | 7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罗马人通过扩大公民权的办法来接纳被征服者,使他们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承担该国法律规定他们应当承担的义务,从而把他们纳入罗马共和国有序的执政体制之中。罗马人推动扩大公民权的主要目的是
A.完善共和国政治体制B.稳固新征服地区的统治
C.缓和帝国内民族矛盾D.增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20年,李大钊出任北大教授,积极利用课堂与讲座宣扬自己的观点,并说:“此倾向固吾辈所宜知,然各国所有的特色亦岂可忽略”“故中国将来发生之时,必与英、德、俄……有异”。当时,李大钊的活动
A.推动了国人对西学的反思B.为国民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C.促进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涨D.有助于无产阶级革命者的成长
2022-06-21更新 | 790次组卷 | 5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1842年以来,在中国茶产地的买办茶商明显增多。从19世纪60年代起,有多家俄国茶商进驻汉口,很快地控制了包括湖北、湖南在内以及其周边等地的茶叶贸易,并且进一步制造砖茶。这反映了当地
A.茶叶销售渠道多元化B.已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
C.制茶业发展获利丰厚D.茶叶贸易结构发生变化
2022-06-21更新 | 327次组卷 | 3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5 . 明清时期,当乡约与圣谕结合时,乡约就变了味,其主体不再是民众而是国家,“官僚的介入,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虽然增强了其约束力量,却是乡约走向异化的开始”。乡约走向“异化”主要是指
A.尊祖聚族意义的消失B.民间自治精神的偏离
C.家国一体特征的削弱D.基层教化功能的剥离
2022-06-21更新 | 1020次组卷 | 18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刘邦建汉不久即下令:“民产子,复勿事二岁(即免两年徭役)。”光武帝亦规定:“民有产子者,复以三年之算(即免三年算赋)。”上述规定的共同目的是
A.减轻民众负担B.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C.缓和人地矛盾D.保障农民生产时间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林则徐,字少穆,1785年生,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道光十二年(1832年),林则徐在赴江苏巡抚任途中,目睹“灾民于沿堤搭棚栖止”的惨状,提出救灾12项建议,并在江督陶澍的支持下得到实施。道光十八年(1838年),林则徐受命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并节制广东水师,查办海口。在此期间,林则徐注意了解外国情况,组织翻译西文书报,有《四洲志》《华事夷言》等,这些著作成为中国近代最早介绍外国的文献。为防范外国侵略,林则徐大力整顿海防,积极备战,购置外国大炮加强炮台,搜集外国船炮图样准备仿制。道光十九年(1839年),他综括各种资料完成了一部有关农田水利的优秀著作——《畿辅水利议》,总结了历史上北方农田水利的经验。林则徐写下的《壬寅日记》,后被整理为《荷戈纪程》,它记录了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交通状况、民众生活、贸易情况、驻军和民族关系等多方面内容。

——摘编自吴伟宁《论林则徐的历史贡献》等


(1)根据材料,概括林则徐所做的历史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林则徐的历史贡献。
2022-06-21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自在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中相继战胜中国和俄国后,日本朝野上下所目注心营的都是东亚大陆。“虽言论手段,或以急激,或以怀柔,时有不同,而其目的所在,则始终如一。”“吞并中国策”虽然只是一些个人言论,却能代表日本国民的心理。日本之所以迁延至今,不能如愿,一方面是受阻于中国的实力,另一方面是受制于列强的均势主义。一战爆发后,欧洲列强忙于厮杀,无暇东顾,值此千载一时之机,即使没有德国的租借地青岛和英日同盟协约,日本也必然会狡然一逞,更何况有所借口。日本熟思远审,认为攻击青岛利多弊少。如果协约国最终获胜,日本攻击青岛,可以杀灭德国的锐气,帮助协约国,战后无论如何处分,日本在山东的地位及在远东的权利,必立于优势地位。如果同盟国获胜,德国也必然精疲力竭,十年之内很难恢复。届时德国挟战胜余威,坐收欧、非两洲协约国的大利,将无余力顾及东亚。因此,日本决心先发制人,不惜一战。

——摘编自郭双林《欧事研究会成员对一战的观察、分析与预测》


(1)根据材料,概括日本参加一战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日本参加一战的影响。
2022-06-21更新 | 89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朝著令,赋役之法有三:一曰租,二曰调,三曰庸。……此三道者,皆宗本前哲之规模,参考历代之利害。其取法也远,其立意也深,其敛财也均,其域人也固,其裁规也简,其备虑也周。有田则有租,有家则有调,有身则有庸。天下为家,法制均一,虽欲转徙,莫容其奸。故人无摇心,而事有定制。以之厚生,则不堤防而家业可久;以之成务,则不校阅而众寡可知;以之为理,则法不烦而教化行;以之成赋,则下不困而上用足。三代创制,百王是程,虽维御损益之术小殊,而其义则一也。

——【唐】陆贽《翰苑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实行租庸调制的影响。
2022-06-21更新 | 271次组卷 | 4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初期的统治者清醒地认识到必须尊重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若是试图用武力或者外部的行政手段强行改变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特点,实行与汉族一样的政治制度,不仅难以奏效,而且还会激起反抗和叛乱。于是,唐朝在总结了秦汉在少数民族地区设边郡县,南北朝置左郡右县的历史经验后,首创了统治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方式——羁縻府、州。唐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先后设立羁縻府、州、县共有八百多个。羁縻府州制度既保留少数民族传统的行政管理制度,又将少数民族地区纳入国家统一行政设置之中,加授各族首领担任唐朝地方政府——羁縻州的都督、刺史等官,并且世袭其职,让他们继续统辖本族人民。但这些都督、刺史都必须由中央政府任命,同时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还取消了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原有的“可汗”称号,从而保证了中央政府统治和行政管理的统一,避免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立与分裂。

——摘编自马敏、钱晓芳《论唐朝的民族政策的特点及其对现实的借鉴意义》

材料二   “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党的民族政策,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能够将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融入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初心和使命的具体体现。党的民族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四个方面,旨在运用具体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的根本原则、基本手段、基本政策和根本立场“没有变”的执政底线,但是又深谙“与时俱进”的重要性,紧密结合中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不断完善民族政策,并且产生了诸多新“变化”,为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注入动力源泉。

——摘编自高向东、高鹏飞《变与不变: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的百年演进与规律探赜》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朝推行羁縻府州制度的原因和特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政策“不变”与“变”的表现。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我国民族认同感的因素。
2022-06-21更新 | 329次组卷 | 2卷引用: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