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89 道试题
1 . 清朝前期,陆路和水路的商旅往来频繁,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这说明当时(     
A.民生艰难B.商业繁荣C.文化普及D.思想活跃
2024-01-05更新 | 9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2023年7月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二战全面爆发前,受侵略国家欲通过国联维护自身利益,但其相关提案始终未能得到全体通过,从而使其对战争的制止无法实现,因此,该原则的实际效果与其初衷背道而驰。“该原则”指(     
A.“欧洲均势”原则B.“和平中立”原则
C.“全体一致”原则D.“大国一致”原则
3 . 《宋史》中有传的1953人中,平民或低品官出身而入仕者,占55%。当时科举制用弥封、誊录办法,密封姓名,专人誊抄考卷,再送考官评阅。据此推断,宋朝科举制度(       
A.维护门第观念B.注重公平竞争C.实现南北分卷D.减少录取人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下表所示为部分近现代学者对义和团运动的看法。据此可知,这些学者均认为义和团运动(     
学者看法
荣孟源义和团在斗争中提出均粮、抗税、这就是反封建,一般说农民反封建也就如此
丁名楠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义和团主要是反帝,同时也附带反封建
威其章义和团的“均根济贫”与历代农民起义一样带有反封建剥削的性质
A.运动规模相对较大B.以打击侵略势力为主
C.具有反封建的性质D.与传统农民起义无异
5 . 下图为清朝人徐杨所绘,形象地描绘了18世纪中叶苏州风景秀丽、物产富饶、百业兴旺的景象。画中人物熙来攘往,街道上商店林立。这反映了当时苏州(       

A.对外交往频繁B.农业的衰退C.坊市界限严格D.商业的繁荣
6 . 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觉醒年代》中,学生代表宣读北京各学校联合会决议:一、联合各界,一致奋起力争;二、定于五月四日举行全体游行;三、致电巴黎专使,绝不能让北洋政府在合约上签字……这表明该运动的性质是(     
A.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B.反侵略反压迫的思想解放运动
C.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D.民族资产阶级改良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秦律规定:从事商业买卖,必须标明商品价格。不遵从这一规定的,罚制作一件铠甲。这一规定(     
A.反映法律制度完备B.推动重农抑商形成
C.有利于商业的发展D.促进了手工业进步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封建专制统治的本质是人治,官吏的素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政策的实现水平。汉初选官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军功制;二是郎选制。军功制适应兼并统一战争形势的需要,在历史上发挥过积极作用,但无法满足和平建设时期选拔管理人才的要求;郎官是皇帝身边的侍卫集团,他们内守门口,娴习“汉家故事”,有缺则可补授其他官职。公元前134年,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此外,还有郡国不定期的举荐茂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人才需求的急迫,但也存在不完善,其重要的问题是个人在举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带有浓厚的个人好恶倾向。东汉中后期,由郡国每年向朝廷推荐的孝廉、茂才等人选,多从州郡属吏中产生,这为公卿大姓子弟的出仕和迁升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主编《中国古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初和汉武帝时期的选官制度。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武帝时期选官制度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南倭北虏”,即东南沿海倭寇侵扰和北部边境蒙古骑兵袭扰,是长期困扰明朝廷、危及大明江山社稷的两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明朝政府采取的措施包括(       
①修长城防御蒙古骑兵南下       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③派遣大将戚继光等人平倭       ④派郑成功收复台湾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0 . 唐朝学者韩愈注重儒家基本理论的建设,借鉴佛家注重禅定修习来提高精神境界的方法,从《礼记》中发掘出相关道德的修养方法。这表明儒学(       
A.主张格物致知B.具有一定包容性
C.影响佛教思想D.丧失了正统地位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