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48年,在《共产党宣言》发表100周年之际,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夕,中国知识理论界开展了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马克思主义学者与自由知识分子通过发表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文章,其内容主要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范围内所取得的成就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革命的介绍分析。纪念活动反映出了1948年知识理论界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运用与发展的思考,以及自由知识分子从改良主义到马克思主义复杂的心路历程变迁。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纪念活动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个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的阐释,而自由知识分子在纪念活动中则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运用关注较多。这一年,各民主党派与知识分子对待马克思主义与共产党的态度都在悄然发生改变。

——摘编自贺金林、江东屹《1948年中国知识理论界的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

(1)根据材料,概括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释马克思主义百年纪念活动的政治意义。
2 . 1944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在《解放日报》上刊发了《边区政府办公厅通知纪念孙中山先生逝世十九周年》,安排孙中山的相关纪念活动,并借助纪念活动表达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该活动意在(     
A.重新解释新三民主义B.强化中共的领导地位
C.唤醒国民的民族意识D.增强抗战的民族共识
3 . 阅读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各资本主义国家完成向帝国主义的过渡,帝国主义各国间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便更加激烈,而此时的中国成了各帝国主义国家瓜分殖民地的对象。19世纪90年代以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新兴的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挣脱外国资本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和束缚,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开辟道路。

1895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惨败,日本逼迫中国签订极不平等的《马关条约》。最终知识分子发起了戊戌变法运动。

——摘编自马冰《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背景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110年前,以孙中山先生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发动了震惊世界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结了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深刻社会变革由此拉了序幕。这是中国人民和中国先进分子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进行的一次伟大而艰辛探索。

——习近平《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戊戌变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辛亥革命的意义。
(3)上述两次运动的最终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4 . 读下面《川藏青藏公路建成通车六十五周年》纪念邮票。川藏公路、青藏公路建成通车(     
   
A.对东西部经济联系起到一定纽带作用
B.意味着西藏自治区取得巨大的经济成就
C.体现出新中国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视
D.反映了国民经济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3-10-0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55年,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主办的“荷兰画家伦勃朗纪念会和展览会”在北京举行。1958年,北京举行了“世界文化名人法国画家杜米埃纪念展览会”。1960年,日本现代画展览会在北京故宫开幕。这些文化交流活动说明(     
A.资本主义阵营出现了分化B.中苏关系出现严重恶化
C.双百方针促进了文艺发展D.中国积极改善外部环境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时期,在今四川南部、云南、贵州等地散居的主要有哀牢夷、掸族等。哀牢夷生活在今哀牢山一带,西汉以前与中原没有联系。51年至69年,哀牢夷有两支内附,共有5万余户,50余万口。东汉在这一地区设置哀牢(今云南盈江东)和博南(今云南永平南)两县,后又设永昌郡(治今云南保山),只向哀牢人的富豪征收赋税,一般居民不直接承担赋税。掸族居住在哀牢人的西南部,自东汉设永昌郡以后,才与汉族发生直接的联系。77年,掸王雍由调与附近各族遣使到洛阳,奉献珍宝。汉和帝赐给他们印绶和钱、帛。120年,雍由调又遣使进京,贡献“幻人”(魔术师),安帝封雍由调为“汉大都尉”,赐给印绶、金银、丝织品等。东汉时期,西南地区还散居有白狼等族,汉明帝永平年间(5875年),汶山以西的白狼等部落有130余万户,600余万人自愿内附。白狼王还作诗歌三章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即《白狼歌》。这三章诗歌都保存在《后汉书·西南夷传》中,成为研究西南地区少数民族语言的宝贵历史资料。

——摘编自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天启年初,四川永宁土司奢崇明授意其党徒在重庆突然构难,公开反叛朝廷。为尽快结束西南乱局,以便全力对付实力日增的后金政权,崇祯二年朝廷谕命西南五省总督朱燮元移镇贵州,为朝廷斩截擒凶。朱燮元为保证贵州作为西南交通枢纽和控遏云南的战略功能,分别对贵州经济、行政、教育、民族制度进行全面治理:第一、从增加人口数量、扩大耕地面积、增加财政收入、减轻赋税徭役四个方面同时着力,重振地方经济。第二、调整永宁—毕节段川黔分界线,解决土司间的承袭权和土地权之争,在改土归流后的水东地区新建开州,复置施秉县治,通过行政手段,恢复地方秩序,确保地方安全。第三,建新学立文庙,续庠序之教,增加诸生之额,拓宽夷汉子弟晋升通道,重建地方教育,搭建“夏风化夷”平台。第四,在“分土世官,众建诸蛮”的地方民族政策中,将原属土司的宣慰公土分给有功官兵作为抵饷和赏银,并根据官兵和目把的功绩大小、对朝廷的忠顺度、在地方上的影响力等具体情况,分别授予大小不同官职,命其管理地方事务。

——摘编自黄咏梅《朱燮元与明末贵州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归纳东汉时期治理西南夷的措施,并分析其历史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明末贵州地方治理的特点,并加以简要评价。
2023-11-20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政府当初以“以工代兵”为计划,以此来达到参战的目的,十几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最终一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中国作为协约国一员,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跻身于巴黎和会和十几万华工的英勇表现是离不开的。也因此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夕,日本四处散播谣言,指责中国在宣战后一心内讧,宣而不战,没有资格参加会议时,中国代表陆征祥闻言立马驳斥日本,说道:“于外长任内,准法使康悌照会,批准惠民公司华工出洋,欧战时在战线中之华工二十万人,掘战壕,搬炮弹,制枪子,无论后方前线,华工均奋勇当先,中国何负于协约?”

——摘编自吴琼《一战华工: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

材料二:英国人视华工为低人一等的苦力,甚至认为华工是不成熟的儿童。英国国会档案记载,华工“比其他有色种族的劳工担当更大的风险”。虽然他们为英法两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却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未得到。1917年5月,来自法国哈维尔港的一份治安报告指出,当地部分法国人对华工不友好,他们甚至聚众反对当地的华工。

1988年法国总统代表保罗·基莱斯在华工纪念仪式上,不仅为华工纪念铜牌揭幕,且向两位健在的华工颁发了法国级别最高勋章——“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成为一战华工纪念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17年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并纪念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摘编自张岩《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以工代兵”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对华工态度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不懈努力,清廷完成了天山南北的统一大业,社会步入了和平建设阶段。与此同时,深受沙俄压迫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众渴望重归故土。首领渥巴锡组成领导集体,精心策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正月出发东行,近17万人的队伍走过冬春夏三季,以牺牲过半人口的代价,在当年到达祖国西北边陲的伊犁河畔。获知消息后,乾隆皇帝当即决定让渥巴锡等人前往避暑山庄朝觐。经过妥善安排,渥巴锡等58人启程朝觐,途经乌鲁木齐、哈密、大同、张家口等地,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的热情款待。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后,乾隆皇帝立即召见,他直接用蒙古语同渥巴锡等人交谈,并带着渥巴锡一行到新落成的佛教寺庙拈香。此次朝觐最重要的活动是封赏渥巴锡等人,册封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辅国公等爵位。封爵的成功,使以后清廷管理土尔扈特部众得到了有力支撑,也免除了土尔扈特人的内部消耗,为其社会的安定提供了保障。为纪念此事,乾隆帝谕令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摘编自郭美兰《东归土尔扈特首领赴避暑山庄朝觐凸显非凡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尔扈特部得以回归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尔扈特首领赴避暑山庄朝觐的历史意义。
9 . 习近平在2014年政协会议成立纪念大会上讲话时引用《管子·牧民》中“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以告诫领导干部。他常常惦记的是“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以“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警醒全党时时刻刻都要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这可以用来佐证(       
A.传统文化蕴含现代价值B.以民为本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C.人民民主思想源远流长D.政府对传统文化秉持扬弃的态度
10 . 雅典帕提农神庙是供奉雅典娜女神的神殿,也是为了纪念希腊人战胜波斯人而建的。该建筑强调了稳定与均衡,左右两翼对称,完全是按人类肢体来设计。整个神庙尺度合宜,饱满挺拔,各部分比例匀称,风格开朗,并有大量的精美雕刻相衬托。据此可知,该建筑(     

A.表明雅典强调个人权力B.折射出希腊城邦之间战争频繁
C.体现出明显的人文精神D.凸显出民主政治具有稳定根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