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货币既是市场中商贸活动所使用的工具,也是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抓手。透过近代中国货币的演变,可以看到历史发展的潮流。

材料一当时(指清末)世界各国都实行国家铸币,外国银元的重量成色都有一定的标准,而且制造精美,人们(中国人)乐于使用。1907年后,由于货币流通状况日益混乱,为了整顿财政,统一币制,清廷开始了币制的改革。币制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由于各省督抚的拒绝和有意留滞,清政府不得不靠借外债来进行改革。

——祝远娟《论清末的币制改革》

材料二美国为了转嫁经济危机公布了《白银法案》(1934年),操纵世界的白银市场,推动美国商品的出口。并且由于日益严重的财政金融危机和支出远远大于收入的政府巨额的财政赤字。所以,原先的银本位制被南京国民党当局放弃,转而实行了纸币代替银元的货币改革,希望能够借此缓解国内当时经济异常困顿的局面。

——改编自姜乔乔《论南京国民政府的法币政策和通货膨胀》

材料三关于金圆券,所有的问题归结起来只有一点。就是它激怒了中国民众的各个方面、各个阶层,以致他们群起而攻击国民党政府。由此,你可以看到金圆券的致命一击了。

——裴斐、韦慕庭访问整理:《吴国桢口述回忆》

(注:吴国桢1946-1949年担任国民政府上海市市长。)

材料四民主政府保证持有解放区新货币的任何人民,能够随时随地以其货币换回他们生活所需要的各种重要物资;既不需要限价,也不需要抢购。新货币保护着解放区广大人民的利益,因而就获得了解放区广大人民的拥护。

——薛暮桥《货币问题与货币政策》(194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及所学,两次货币改革的背景有什么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三及所学,你如何理解“金圆券的致命一击”?
3.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认识近代中国货币的演变?
2023-04-03更新 | 10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杨浦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2 . 1872年在曾国藩等人的建议下,清政府派出第一批平均年龄12岁的幼童留学美国,成为了中国最早的官派留学生。但在顽固派的阻挠下,1881年清廷即下令撤回留美学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某赴美公使)奏称:“外洋风俗,流弊多端,各学生腹少儒书,德性未坚,尚未究彼技能,先已沾其恶习,即使竭力整顿,亦觉防范难周,亟应将该局裁撤”。

——奕䜣《奏请撤回留美学生肄业学生折》(1881年)

材料二   公费留学生非经特许,一律暂缓派遣,自费留学生除有国外奖学金或其他外汇补助费,无需请购外汇外,一律暂缓出国。已在国外的公费生,所学科目非军、工、理、医而出国已满三年者,应立即回国,已在国外的自费留学生,除成绩特别优良者外,无论学习何种科目,一律不给外汇。

——中国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修正限制留学暂行办法》(1939年)

材料三   大踏步走出去

时间

主要留学地

培养目标

国家政策

建国初期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

以工科为主,培养重工业需要的工程技术人才

1957年,毛泽东会见留苏学生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1978~1981

大部分就读于美、德、日、英、法等国

以自然科学为主,培养改革开放急需的科技人才

1978年,邓小平说,“要成千成万地派,不是只派十个八个”,“教育部研究一下,花多少钱,值得”。

90年代以来

到2013年,留学生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

学科多元化,留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理想和国家需要求学

1993年,党中央提出“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留学总方针。
(1)在洋务派的努力下,先后有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学生赴美国留学,他们留学期间美国社会的状况是(双选)(     
A.召开制宪会议,制定《宪法》,确立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B.治愈内战创伤,黑人状况有所改善,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C.开展工业革命,工业化进程如火如荼,科学技术突飞猛进
D.参与世界大战,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2)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中途撤回留学生的理由。
(3)结合材料三,指出建国初期中国向东欧与苏联派遣留学生的历史背景。
(4)综合材料及所学,你如何看待中国追寻留学之路?
2023-04-14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四、西方政治制度之演变

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都经历了漫长曲折的演进过程。某高中学生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资料。



1.根据如上图所示制度产生的先后顺序,对其进行排序。(填写字母)
D——_____——_____——_____
2.C制度背景下的西欧,占统治地位的主要是三股势力:一个是西欧社会的精神统治者,一个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还有一个是实际掌握地方实权的贵族。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指的是(     
A.国王B.基督教会C.庄园主D.城市贵族
3.“男人在田间劳动,女人操持家务;大家一起去教堂做弥撒,听牧师布道;享用一日三餐(三餐的内容不尽一样)或领主为酬劳农奴的收割而提供丰盛的晚宴……”这段文字描述的是(     
A.古代希腊城邦B.西周诸侯国
C.中世纪西欧庄园D.印度种姓制度
4.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其制度构建可追溯于(     )时期。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科学革命
5.下列资料中,能作为研究美国早期政治实践的原始史料是 ______。(双选)
ABCD

美国《独立宣言》

杜宏宇《美国总统选举政治研究》
孟德斯鸠:“当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于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政权分立,自由就不存在了。”
1787年美国宪法
6.“(美利坚合众国)在邦联时期,国内经济濒临崩溃,债台高筑,人民的生活陷于困境,终于激起了谢斯起义;外部的英、法、西等国虎视眈眈,伺机侵犯年轻的共和国。”这一材料说明美国制定1787年宪法的主要目标是(     
A.实现公民的民主平等B.实践先进的政治理论
C.建立强大的世界帝国D.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
7.下面有关“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知识结构示意图中,①②处应分别填上(     
A.独立战争、南北战争B.南北战争、彼得一世改革
C.南北战争、德意志统一D.南北战争、俄国1861年改革
8.抓关键词和制作学科知识结构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请在下图的问号处填写你概括的时代主题(                  
A.资本主义制度开始建立起来B.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
C.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建立D.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2022-11-1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奉贤区致远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合格考)
4 . 君相之间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明太祖以“谋不轨”罪诛宰相胡惟庸九族,同时杀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数人。后又以胡惟庸通倭、通元(北元),究其党羽,前后共诛杀3万余人,时称“胡狱”。

朱元璋: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

——黄佐《南雍志》


(1)杀胡惟庸后,朱元璋对宰相制度有一段评价,有学生为了理解这句话的背景,整理了几条笔记,请帮助完成填空。(填字母)
秦代设置宰相的同时,也设置了太尉、御史大夫与九卿,合称________
西汉汉武帝设立________,将宰相排除出了核心决策圈。
唐代在中央设立________省管理草诏与门下省和尚书省共同行使宰相职权。
宋代设枢密院管军政,________专掌财政与宰相分权。
明代最终废宰相,朱元璋的儿子朱棣设立了________制辅佐皇帝。
A.中书B.三司C.内阁D.中朝E.三公
(2)从历史背景的梳理来看,朱元璋“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的看法是否符合事实?请举例论证说明。
(3)对于朱元璋废宰相一事,不同时期的评价有所不同,两则材料对朱元璋的评价有何不同?请结合所学知识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

材料一: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朱元璋)罢丞相始也。

——【明末】黄宗羲(学者、思想家,严厉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材料二:朕以为,历代贤君,莫如洪武(朱元璋)……洪武所定条理章程,规划周详,朕所以谓历代之君不及洪武也。

——【清】顺治皇帝

2023-01-09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延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5 . 邮票中的历史

纪念邮票是为纪念重大事件或重要人物而专门发行的邮票,具有时代性和政治性。

材料一   中华民国发行的纪念邮票为纪念辛亥革命,中华邮政于1912年12月15日发行《中华民国光复纪念》和《中华民国共和纪念》邮票各一套,主图分别为当时国家的最显要人物。图1-1肖像两侧为稻穗,图1-2两旁是麦穗。


   
图1-1

图1-2

问题:
(1)以下对上述邮票的叙述,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
①邮票上人物分别是孙中山和袁世凯(   
②标志着近代中国国家邮政的开端(   
③可透视革命派与北洋势力妥协与合作(   
④见证了中国封建专制统治的终结(   
⑤能佐证民主共和观念已经深入人心(   
⑥能证实民国初年政党政治已经形成(   

材料二   美国发行的邮票以下是美国邮政总署发行的纪念邮票,邮票画面背景为当时的中国轮廓图,左右两侧分别是林肯和孙中山的肖像。肖像下方分别标有英文“OF THE PEOPLE BY THE PEOPLE FOR THE PEOPLE"和繁体汉字“民族、民权、民生”。



图2
(2)图2邮票是美国为纪念中国抗战中的什么事件而发行的?
(3)从邮票可透视出孙中山与林肯治国理念的相似性是(   )(填涂字母)
A.主权在民   B.以法治国   C.中央集权   D.和而不同

材料三   新中国发行的邮票

图3-1为1956年发行的《孙中山诞辰九十周年》纪念邮票,画而右侧写有“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孙文”:图3-2为《辛亥革命七十周年》纪念邮票,画面左侧是孙中山1916年提写的“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孙文题”;图3-3为《孙中山诞辰一百五十周年》纪念邮票,画面中突出了纪念馆墙上题词“天下为公孙文”。



图3-1 1956

图3-2 1981

图3-3 2016

(4)图3-1和图3-3邮票画面文字中,可以透视出孙中山的思想中受到了_________和 (思想)的影响:图3-2邮票画面文字中的“潮流”是指
(5)依据材料和所学,分别概述国家邮政部门发行五枚孙中山邮票的时代诉求。
2022-02-20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浦东新区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6 . 下图是反映近代中国的一幅时政漫画。漫画的大意是倒下的巨龙被列强争相宰割,龙的身上写着CHINA。该漫画的创作背景应基于
A.边疆危机B.中法战争C.甲午战争D.瓜分狂潮
2022-02-08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徐汇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野蛮”的降临现代人所使用的“文明”这一概念,其含义基本是在十八世纪是被塑造建构起来的。……在启蒙思想家那里,他们大多将文明与野蛮对立起来,这种对立既是空间上的也是时间上的。从空间上讲,野蛮居于文明世界之外;在时间维度上,野蛮和文明居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端。……在梅斯特(18世纪思想家)看来,文明和野蛮的共存,是由人性所决定,因此也非人力所能改变。……文明和野蛮的要素混合及其模糊性,使得文明化和野蛮化,或者说进步与堕落,也具有了一种不确定性。……在十九世纪的政治和社会的主流话语强调:现代性可以根除野蛮,塑造出纯粹的文明人;现代性、文明与野蛮是对立的,也是断裂的、野蛮只是作为文明的影子而存在。在这种背景下,顶着文明光环的二十世纪被认为是一个新的世纪,是一个理性、科学、民主、自由和繁荣的世纪。……然而,历史毫不留情地使这样的话语神话破灭,这样一个被认定最为“文明”的世纪之中,甚至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表现得更为残暴。现实历史的进程迫使思想界对现代性、对文明和野蛮等问题进行反思。

——谈《约瑟夫·德·梅斯特反启蒙思想中的野蛮与文明》李宏图


问题
(1)现代人所使用的“文明”这一概念是如何在十八世纪被塑造出来的?
(2)二十世纪的文明光环如何被历史毫不留情第打破?
(3)根据材料结合所学,谈谈你对现代文明与野蛮关系的看法。
2021-08-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六校2015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8 . 制度创新

古往今来,各国不断创设新制度以改进国家治理。

(1)请将下列制度与其创立的朝代逐一对应。
朝代

制度
①周朝A.郡国并行
②秦朝B.分封制
③汉朝C.行省制
④元朝D.郡县制
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       

从中古时期到近代,西方制度亦不断发展。

(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是(       )(双选题)
A.封君封臣制度B.君主专制制度C.民主共和制度D.庄园与农奴制度
(3)(17-19世纪,英、美、法革命后建立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从下列选项中选择恰当内容,填入表格中。(填写字母)
政治
制度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不同共和制度
相同
A.封建制度B.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君主立宪制D.三权分立的共和制
(4)1789年,法国议会颁布《人权宣言》,明确提出了人权、自由、平等、法治等原则。这些原则源自于(       )。(单选题)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科学革命D.启蒙运动
(5)20世纪初,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制度的历史事件是(       )(单选题)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6)综合本题信息及所学,分析近代以来各国政治制度不断创新的原因。
2024-04-21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闵行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学业质量调研历史试卷
9 . 再论“魔都”

1923—1932年间,日本作家村松梢风(以下简称“村松”)曾多次到访中国。1924年他发表的小说《魔都》不经意间发明了“魔都”这一上海的代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23年村松首次抵沪后的撰文中,上海洋人遍地,有着“斑斓多彩的颜色,喧嚣鼎沸的人声”,繁华超过东京;但“踏进它的内部”便能发现此地“猖獗着所有的犯罪行为”。

(1)材料一描述的上海都市景象,其出现时间当不早于(       
A.清军入关B.康乾盛世C.上海开埠D.抗战爆发
(2)材料一中村松对上海的记述是否“自相矛盾”?解释你的回答。

材料二 日本人在沪所办报纸《大陆新报》从1943年7月起举办以“归还租界与今后的上海”为题的系列研讨。其中讨论的题目有“再建上海的觉悟——一扫‘魔都’的恶名”等。20世纪中叶以后,上海“魔都”一称逐渐销声匿迹。

(3)比照材料一、二,指出日人眼中“魔都”一词的内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三 “魔都”一词至20世纪80年代又逐渐重新回归公众舆论视野,如1986年日本方面出版《上海魔都文学》,90年代推出相关动画剧集中亦称上海为“魔都”等,都表现出了对“魔都”一词的“再用”。21世纪初,“魔都”一词开始在中文互联网上流行。

(4)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影响“魔都”一词重回公共舆论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 学者熊月之在《魔都上海的魔力与魔性》一书中认为:“魔都”的魔力,即上海行为文化,包括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交往方式;魔性,即观念文化或曰精神文化。同时,“魔都”上海这一国际都市的形成,也不是人为事先设计、规划的结果,而是在社会演进中逐渐形成的。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你如何理解材料四关于“魔都”内涵及其变迁的论述?
2024-04-13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徐汇区高三下学期学习能力诊断二模历史试卷
10 . 文物“述”史。

广州的几所博物馆中,藏品占比最多的是瓷器以及与茶叶相关的文物。馆藏的文物历经沧桑,却在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1)下列选项能够说明“广州几所博物馆中瓷器以及与茶叶相关文物居多”的是(双选)(     
A.瓷器与茶叶是广州人首要的生活物品B.广州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对外商贸港口
C.瓷器与茶叶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商品D.广州工匠具有成熟的制茶和烧瓷工艺

材料   组一

文物样式

名称乾隆广彩西洋人物瓷茶叶罐晚清洋人巴夏礼夜壶晚清圆雕洋人贡碟
简介广彩外销瓷器,绘有西洋人物风情图,形象逼真,迎合了欧洲市场的需要。陶塑匠人制做的夜壶(俗称尿壶)。巴夏礼曾任英国驻广州领事。器身西洋人物曲膝弯腰抬首,手持拐杖,腰挂掠夺物品。
(2)材料组一的文物能够“述”给后人的历史内容是(双选)(     
A.清代的手工制造水平B.制作工匠的共同认知
C.制作工匠的个人看法D.清代洋人的真实面貌
(3)观察材料组一的文物,简述中国匠人制作的西洋人物造型在不同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材料   组二英法进占广州城后……或出于报复,在广州城内大规模拆房烧街……广州城内富户大多迁出城去,普通百姓苦不堪言……许多房屋和街道都面临重新修建,直到18617月英法联军撤出前,……还看得到郊区许多地方都被火烧过。

——【英】斯坦利·菜恩·普尔《巴夏礼在中国》

清咸丰八年(1858年)英法占领军成立“联军委员会”,对广州实行军事殖民统治。英法联军在广州无恶不作,英军抢走布政使衙门库银227000两。……广州一法人被杀,法兵屠杀华人43名。……英军进犯广东新安城,屠杀数千人。

——整理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编《中国近代通史》

(4)与材料组二史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单选)(     
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
(5)根据材料组一、组二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组一中的人物形象呈现不同造型的原因。
(6)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博物馆功能的视角,谈谈如何理解“馆藏的文物历经沧桑,却在无声地述说着历史”。
2024-04-11更新 | 48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上海市金山区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