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某学者指出,中国古代“禅让制”是一个历史的产物。它是上古之世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结果,是一个由自然所决定的、相对稳定的统治模式。这里的“自然”是指(     
A.宗法制度的延续B.经济政治的发展C.人身控制的加强D.选官制度的进步
2 . 1914年.北洋政府公布了《文官官秩令》,将文官分为9秩,即“上卿、中卿、少卿、上大夫、中大夫、少大表、上士、中士、少士”。这一“官秩令”(     
A.体现了社会转型的特征B.吸收了近代西方的经验
C.总结了古代官制的教训D.借鉴了古代九品中正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宋太宗在太平兴国四年(980年),将蔡州褒信县主簿授予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洞主)明起(人名),并且褒奖其“讲学为主”;至道三年(997年),又钦赐匾额给河南登封“大室书院”。这折射出当时朝廷(     
A.实行崇文抑武的国策B.推进私人书院官方化
C.重视社会教化的作用D.发挥程朱理学的效能
4 . 1708年,英王安妮最后一次行使国王对议会的否决权。事实上,否决权在此时已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当内阁向议会负责的原则确立后,政府要么服从议会,要么下台。由此可知,该时期(     
A.君主立宪制度开始形成B.英国权力制衡体制形成
C.英国代议制度有所完善D.英国的内阁制最终确立
5 . 公元5世纪,罗马政府通过一项决议:“坚持古老的习惯是未来应遵守的准则。因此,当习惯无碍于公共利益时,这些长期得到遵守的习惯仍然有效,”据此制定的罗马法(       
A.直接沿用了罗马的习惯法B.促进了罗马帝国的强盛发展
C.以《十二铜表法》为代表法D.有助于维护传统贵族的利益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历史的角度看,竞考制在法国犹如从天而降,几乎无人阐述其来源。其实,稍加追究,便可以搜寻到法国竞考来源的蛛丝马迹。利玛窦等是最早直接接触中国的西方人。明朝万历年间,利玛窦在澳门发现,这个古老而遥远的东方之国原来就是柏拉图式的“理想国”。“他们全国都是由知识阶层,也就是一般叫做哲学家的人来治理的。”他还煞有介事地告诉欧洲老乡,“在中国最终实现这一原则的制度,叫做科举制”。他对中国文化十分痴迷与崇拜,引发了西方的“中国热”。

——摘编自《利玛窦中国札记》

材料二   法国思想家伏尔泰说过,在中国只有经过严格考试的人才能够任职政府官员。这是中国长期保持“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的原因。伏尔泰在评价中国科举制度时说,“关于人的思想,不能想象有比中国更好的统治手段,在那里,一切权力掌握在由极其严格考试录取的成员所构成的官僚体系手中”,“中国是一个奖励德行和鼓励才能的国家,诚实与贫穷的农民可以成为官员”。从一些文件和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科举制度是法国竞考制度诞生的直接来源。竞考制诞生并且普及后,法国大学招生“不分门第,不问资产,不计较学历资格,知识水平是入学的唯一条件,而考试是衡量知识的唯一尺度”。

——摘编自郭华榕《法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简评利玛窦对中国“科举制”的认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对中国科举制的观点,说明科举制与法国竞考制、大学招生制度变革的关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朝的法律原则及内容,连并司法制度等,都是承继自《开皇律》。唐朝的法律形式包括:律、令、格、式、典。“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唐朝以礼立法,相对于秦商鞅严苛立法,唐朝立法侧重于教化民众,立法相对宽松。同时礼教的精神也处处体现在唐律中,比如:在诉讼中明确禁止以下诉上,审判中减免拷讯等手段。

——摘编自郑显文《唐代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及其实践价值》

材料二   明太祖提出了“仿古为治,明礼以导民,定律以绳顽”“乱世需用重典”的思想,并沿用了唐宋时期的律令模式,制定了以《唐律》为蓝本的明初律法。《大明令》和《大明律》,分别从国家政令和刑罚律典两个方面对当时的社会关系进行了约束和规范;其中作为国家“政典”的《大明令》更是以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了国家的各项基本制度,并成为明代数百年治国的基本章程。

——摘编自《<大明令>与明代的律令体系》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唐朝法律与明朝法律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大明令》《大明律》的史学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抗日根据地内往往有这样的情形: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农救会员,大儿子是工救会员,媳妇是妇救会员,小儿子是青救会员,孙子是儿童团员,在各自岗位上分工合作。这种情形(     
A.得益于土地革命的推行B.反映了妇女地位的提高
C.推动了民族革命的进程D.体现了统一战线的性质
9 . 汉初,周勃因多次追随高祖平叛而被封为列侯,封地在绛县,但回到封地后,每次听闻河东郡守抵达绛县巡视,周勃都十分恐惧被诛杀,经常自身披甲,率私兵去拜见。这反映了(       
A.郡国并行妨碍中央集权B.推恩令的效果显著
C.地方诸侯行事受到限制D.王国问题得以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黄河中游地区的仰韶文化在发展过程中曾不断地向周围地区施加影响,在距今5300年前后,其影响范围已南达长江中游,北抵河套地区,东到黄河下游,西至黄河上游地区。这表明(     
A.以中原为中心的文化圈出现B.中国早期文明出现多个中心
C.早期文明在交流中相互发展D.仰韶文化不同于河姆渡文化
2023-08-3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永修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