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是世界农业的发祥地之一。中国人从野生植物中驯化培育了大量的栽培植物,并进一步把它们传播到世界各地,如原产于中国的大豆,至今已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也受到世界农业的恩惠,如原产于西亚的小麦,至今在中国已是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业继续发展,成为世界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741年至1840年,中国人口从1.4亿增至4.1亿,而人们的生活水平并没有因此而急剧下降。这种现象被经济史学家称为“中国奇迹”。

——摘编自王渝生《中国农业与世界的对话》

材料二   20235月,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信息称,目前,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总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口粮自给率在100%以上,谷物自给率在95%以上,人均粮食占有量大概480公斤,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新加坡的《海峡时报》称,中国电商解决了农民农产品滞销、农产品价格过低等问题,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英国路透社报道,中国政府发布《粮食节约行动方案》,在全国范围加大力度降低收获等环节的粮食损失,同时提倡减少厨房、餐厅等的食品浪费。积极稳妥利用国际农产品市场和国外农业资源。

——摘编自贾平凡《中国是全球粮食安全的关键稳定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为保障粮食安全做出的努力。
2024-02-21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料一   早期的航海家,曾记述印第安人种植玉米的情景。春天,他们砍去树木,松平土地,每隔三英尺挖一穴,把玉米籽粒放在穴里。当成千上万条的青鱼和鲱鱼游到河溪上游产卵的时候,印第安人捕鱼肥田。他们曾比较用鱼肥田比未放鱼的玉米,其产量要高出三倍多。

——摘自佟屏亚《印第安人的贡献》

史料二   在墨西哥普埃布拉州巨猫洞最低层发掘出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7000年;在美国新墨西哥州蝙蝠洞发掘出的王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600年;在秘鲁中部墓穴中发掘的玉米穗轴,碳14测定距今5000年。这就把玉米的最早被驯化的地区缩小到从英国南部经墨西哥直至秘鲁、智利沿安第斯山的狭长地区。

——摘自汤丽清《种子漫谈》

史料三   在印第安人的心目中,玉米是一种庄严的形象,人们崇敬地把玉米植株和果穗的图象绘画在庙宇上,塑造在神像上,编织在衣物上,镶嵌在陶器上。很多印第安部落都以玉米命名、称为“玉米族”或“青玉米族”,并以此尊称自己的酋长。

——摘自汤丽清《种子漫谈》

材料二   法国人最早种植玉米的历史可以远溯至公元十五世纪。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不太久的时候,美洲印第安人选择培育的玉米就引进到欧洲。法国驻葡萄牙的一位外交官员把玉米做为珍品奉献给法王路易十六,受到王后的赞赏。玉米以它那翡翠碧绿的茎叶、璀灿绚丽的顶花和硕大丰满的果穗而受到人们的青睐,最初被作为观赏植物种植在皇宫贵族的庭院里。公元十六世纪中期,欧洲各地遇到亘古未有的连年饥荒,玉米良好的食用价值立即被人们发现,并迅速在法国,也在欧洲很多地方作为粮食作物广泛传播开来。

——摘自张岳华《玉米史话》


(1)根据材料一的三则史料探究玉米种植的历史,指出其史料价值,并分别作出对相关史实的合理推断。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玉米传入法国提炼一个论题,加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4-02-21更新 | 23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3 . 拉丁美洲并未与启蒙运动绝缘,殖民地末期的拉美不仅存在接受启蒙思想的渠道与机制,还以另一种方式——追求科学知识开展启蒙运动。独立运动前后更是处处映射着启蒙思想的光辉。这说明(     
A.启蒙运动深刻影响拉美独立B.拉美受启蒙影响建立了民主国家
C.拉丁美洲独立运动比较彻底D.拉丁美洲资本主义发展较为迅速
2024-02-21更新 | 14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有学者指出:无论是哥白尼的日心说、开普勒的行星定律、伽利略的运动定律、牛顿的力学体系,还是培根和笛卡尔的科学方法论,都促使人们开始理智地看待古代权威,从对古代权威的反思发展到对古代权威进行理智地批判。其意在说明,近代科学革命(     
A.推翻了教会的神圣地位B.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
C.促进了启蒙运动的兴起D.加快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024-02-21更新 | 467次组卷 | 9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据记载,当法王查理三世最终决定将塞纳河口一带的地方封赐给早已盘踞该地的北欧海盗首领罗洛之时,依照礼节,罗洛本应向法王行臣服礼,但后者认为该仪式有损尊荣,因而拒绝执行,让自己的一位武士替他行臣服礼。这一现象间接说明(     
A.国王权力有待加强B.封君封臣等级森严
C.封臣没有臣服义务D.当时地方割据严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在托勒密统治的埃及,希腊人的口语中逐渐夹杂进了埃及土语,许多人也因与埃及人通婚而被同化了,即便是希腊人引以为自豪的哲学也不免打上了东方文化的印记。这一现象(     
A.体现了希腊化的影响B.加快了希腊文化的衰退
C.说明了希腊文化落后D.丰富了古希腊文明内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日内瓦会议也成了中国同西方主要大国接触的重要场合。20世纪50年代,西方大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政策,在政治、经济等方面限制同中国的往来,但是,在这个解决国际问题的场合上,西方大国不得不面对这个他们在外交上还没有承认的国家。由此可知,这次会议(     
A.标志着新中国走上国际舞台B.意味中国全国突破西方封锁
C.使得西方承认新中国合法性D.解决了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
2024-02-21更新 | 188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版画《投豆豆,选好人》描绘了边区民众用投豆法进行选举的场景;版画《马锡五调节婚姻诉讼》描绘了马锡五审判案件的场景;秧歌剧《兄妹开荒》、诗歌《春天,劳动在西北高原上》反映了边区大生产运动中轰轰烈烈的劳动场景;秧歌剧《夫妻识字》用通俗幽默的表现手法勾勒了刘二夫妇识字的情景。这些作品反映了(     
A.人民解放战争时的土地改革B.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C.当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D.国统区统一战线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1905年,江南船坞从江南制造局分离出来,仿照商务办法,由专门修建清政府的轮船军舰而转变为中外兵轮商船的制造和维修,实行以营利为目的的商务化方针,所得利润作为常年经费以资周转。这一转变(     
A.导致企业所有制性质变化B.官督商办企业较为盛行
C.顺应了商品市场经济规律D.彻底保障企业资金来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明朝宰相机构废除后,丘浚《大学衍义补》记载:“今制,四品以上及在京堂上五品官,在外方面官,皆具职名,取自上裁。五品以下在外四品,非方面者,则先定期职任,然后奏闻。”这说明(     
A.六部的权力有所扩大B.皇帝进一步擅权
C.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D.科举制度的完善
2024-02-21更新 | 10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24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