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215年,约翰王被迫签署《大宪章》,其后逐步形成“王在法下”的传统,但《大宪章》的权威是有限的。1267年,议会通过《马尔伯勒法令》,规定《大宪章》的所有条款,无论涉及国王还是其他人,均应得到遵守。这一变化说明(     
A.大宪章的法律地位已得到加强B.解决了王国的内外矛盾
C.国王统而不治的局面开始形成D.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2 . 如图为近代天津年画《五路财神叫门开》,画面中红财神端坐在敞篷汽车上,来到天津城,前面有童子挑着一筐元宝走向聚宝盆。该年画可用以佐证当时天津(     
A.城市商业氛围浓厚B.新的商业经营形式引入
C.新式交通普遍推广D.民众思想观念深度西化
3 . 在古代社会,关于图中ABCD四处区域,说法错误的是(     
A.A处主要粮食作物是大麦和小麦B.B处房屋大多数用泥和木材修建
C.C处在三大洲之间从事中介贸易D.D处为防治天花发明牛痘接种法
2024-04-08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瑞昌市私立黄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历史试题(A)
4 . 如表所示资料能够反映出唐代后期(     
资料出处
唐德宗建中元年,江淮“岁入米数十万斛,以济关中”。《唐会要》
唐宪宗“(元和)初,江淮米至渭桥者(长安附近粮仓,又称渭仓)才二十万斛”。《新唐书》
唐宣宗大中五年二月(847年),江淮“漕米四十万斛,其能至渭仓者,十不三四”。《旧唐书》
A.藩镇割据阻断国内商业贸易B.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C.关中对江南的经济依赖弱化D.政局变化阻碍漕粮运输
2024-04-08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西省瑞昌市私立黄冈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测试历史试题(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加尔文原是路德派信徒,后来提出“先定论”,认为上帝所创的万民中有“选民”与“弃民”之分。若万事如意,生财有道,必为“选民”,注定可升天堂;若百无一通,破产倒运,必为“弃民”,应该忍受压迫和剥削。“先定论”(     
A.推动新教伦理的兴起与广泛认同B.表明欧洲社会流行理性主义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价值诉求D.导致新教各派之间矛盾尖锐
2024-03-27更新 | 485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图3所示培高平台田地,能在没有现代化工具和化肥的条件下获得作物丰收,这种农业技术的主要成本是用来开挖渠道和培高平台的劳动力。培高平台田地(     

A.促成农业生产系统的自我支持B.能保证农业丰收并节省劳动力
C.体现玛雅文明先进的环保意识D.借鉴阿兹特克人浮动园地经验
2024-03-27更新 | 253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下图可推知(     

2007—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AI)投资频次与融资规模的发展趋势
A.中国已经打破西方核心技术的封锁B.人工智能决定了中国产业变革水平
C.改革开放的深化推动人工智能发展D.人工智能推动了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2024-03-27更新 | 188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西省九江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2年5月,京剧名家周信芳组织移风社,在青岛和天津演出《卧薪尝胆》等剧。自1937年10月起,移风社在上海卡尔登戏院演出长达4年,上演最多的是《明末遗恨》和《徽钦二帝》。这些演出旨在(     
A.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大力普及京剧国粹艺术
C.激励民众投身民族革命D.创新民族文化表现形式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中央苏区的妇女拥有与男子同等的参政权利,在乡村权力构成中也占重要地位。1934年初,妇女代表占中华苏维埃中央苏区城乡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总数的25%。这表明(     
A.女性是社会治理的主要力量B.苏维埃注重保护妇女的权益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得到巩固D.国民革命推动中国女性解放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类历史伴随着人口流动。人口迁移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为了定居的目的越过一定地界的现象。如果越过的地界为国界,这种迁移就成为国际人口迁移。人口迁移是一种人口现象,更是一种社会现象。当今的国际人口迁移同各国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与国家间的关系有着十分密切而又错综复杂的联系。下表所示为历史上人口迁移的基本情况。

时期概况
古代末期到中世纪初期在欧洲,日耳曼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欧、西欧和北欧;斯拉夫人的一支—南斯拉夫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东欧;在亚洲,阿拉伯人从阿拉伯半岛逐渐扩散、分居到西亚和北非;突厥人逐渐扩散、分居到中亚和小亚细亚;在非洲,班图人从尼罗河流域扩散、分居到非洲南部
新航路开辟到20世纪前期15世纪开始,西班牙人、葡萄牙人从欧洲到达南美洲;18世纪后,荷兰人从欧洲到达南部非洲;19世纪后,英国人和其他欧洲人到达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人口向发达国家迁移;非洲内陆国家人口向西非海岸国家迁移;亚洲、欧洲一些国家的人口向中东石油生产国迁移;日本、德国、意大利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失败国的人口返回本国

——摘编自李宏规《国际人口迁移与国家政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人口迁移”为视角自拟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