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1 . 董仲舒对子报父仇之类冷酷的血族复仇持宽容态度,对儿子违逆父亲却极力斥责,如在判决父亲犯罪、儿子该不该告发时,他认为儿子不应该告发父亲,其思想在士大夫之中引起高度认同。董仲舒的这些主张(     
A.体现了轻罪重罚原则B.开创以经注律的传统
C.推动了法律的儒家化D.强调司法程序的公正
2 . 国民政府考试院规定:公务员考试时,由临时组织的监视委员进行监考,人员每次都要临时变动。考题由典试人员加倍命题,在公布试题时,连委员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题目。考试期间,派巡视员和监视主任随时巡查。这些做法(     
A.加强了对官员的监察B.体现对文官实行严格甄别
C.意在提升考试院地位D.增强了官员选拔的公平性
2023-07-13更新 | 329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1780年,美国13个州的人民通过自行组织制究会议,制定了州宪法。这一时期,它们惯把自己看做是弗吉尼亚人、宾夕法尼亚人或者佐治亚人,而不是美国人。上述观念(     
A.体现移民对英国的认同B.反映出联邦制的弊端
C.影响了国家制度的建构D.加强南北方间的矛盾
4 . 20世纪7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的国际兼并和收购活动在欧美国家十分活跃,进入90年代以来,其兼并和收购活动遍及世界每个角落,不仅数量增多而且范围也空前之大。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新科技革命的发展B.世界政治多极化的发展
C.世界贸易组织诞生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孟德斯鸠是“地理环境决定论”者。在他看来,世界各地的气候不同,因此造成了各民族性格和心态的不同,而人们的这些不同又造成了不同的政治法律制度。孟德斯鸠认为,土壤的肥沃或贫瘠会影响法律和政治制度,土地肥沃的国家常常是“单人统治的政体”,土地不太肥沃的国家常常是“数人统治的政体”。孟德斯鸠还认为,一个民族居住地域的大小也同国家的政治制度有极密切的关系。他断言,小国适宜于共和政体,中等国适宜于君主政体,大国适宜于君主专制政体。

——摘编自李学智《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

材料三   地理学家早已摒弃了站不住脚的、理性上有局限的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认为自然环境本身塑造了人类以及他们的思想与行为的理念。世界各地文化的差异并不取决于社会的自然环境。技术水平、社会组织制度和对真实与正义的概念同环境状况并没有明显关系。

——摘编自阿瑟·格蒂斯等《地理学与生活》

根据材料并结合世界古代史的相关史实,说明地理环境与古代文明发展之间的关系。
6 . 如表中关于世界文明古国的阐述,反映出人类的古代文明(        
梁启超《二十世纪太平洋歌》地球上古文明国有四:中国、印度、埃及、小亚细亚是也
(德)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间,巴比伦、埃及和爱琴海文明、雅利安印度河文明、中国黄河文明这些最早的古代文明形态相继出现
(美)麦克高希《世界文明史》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古希腊、中国是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五大文明发源地
A.在相互交流中形成B.呈现多元发展格局
C.均处于奴隶制时代D.以欧亚大陆为典型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党史三对

甲申对1944年3月,郭沫若撰写的阐释明朝和大顺政权灭亡教训的文章《甲申三百年祭》发表。毛泽东看后表示赞赏,告诫全党同志要引为鉴戒,不要重犯胜利时骄傲的错误。同年11月,毛泽东致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你看到了什么错误缺点,希望随时示知。”
窑洞对1945年7月,黄炎培来到延安有感而发,希望中国共产党找出一条新路,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支配。毛泽东说:“我们已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
赶考对1949年3月,中共中央前往北平时,毛泽东说:“今天是进京的日子,进京赶考去。”周恩来道:“我们应当都能考试及格,不要退回来。”毛泽东说:“退回来就失败了。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

——摘编自《遍数风流还看今朝(百年大党面对面12)》

材料二   百年党史,如何建设好我们的党,是命根子。毛泽东一生都心系党的建设这个命根子。从抗战时期到解放战争时期,他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集中地说明了这一点。

——摘编自石仲泉《毛泽东关于党的命运的三次“对谈”及其时代意义》

材料三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功成名就时做到居安思危、保持创业初期那种励精图治的精神状态不容易,执掌政权后做到节俭内敛、敬终如始不容易,承平时期严以治吏、防腐戒奢不容易,重大变革关头顺乎潮流、顺应民心不容易。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

——据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2018年1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窑洞对”的背景,并说明新中国成立前后对“窑洞对”的实践。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党史三对”间的关系。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百年大党重温“党史三对”的原因及时代意义。
8 . 1900年9月,美国得克萨斯州加尔沃斯顿市遭到飓风及海啸的破坏,市政议会在城市重建的任务面前束手无策。州议会任命5名有能力的企业家组成了一个委员会,该委员会将立法与行政合为一体,最终高效地完成了城市的重建工作,随后这个委员会作为一种城市管理制度固定下来。这一调整主要说明了(     
A.制度革新提升治理水平B.资本主义体制的本质特征
C.分权制衡体制弊端重重D.市议会隶属于联邦州议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1070年,来自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征服英国,成为英国国王。1086年威廉召集所有等级的领主和贵族成了“索尔兹伯里誓约”,规定所有封建领主不论等级都必须向国王效忠,且国王是土地的最高拥有者。该誓约(     
A.促使英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B.强化了领主和附庸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C.有利于王权的加强和英国国力的提升
D.导致英国陷入长期的割据和混战状态
2023-03-11更新 | 1624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东汉末年,外戚梁冀把西至弘农、东至荥阳方圆千里的地方占作自己的林苑,宦官苏康、管霸强占“天下良田美业、山林湖泽”,许多商人大买田产“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这些现象导致(     
A.藩镇割据隐患B.外戚宦官专权
C.阶级矛盾激化D.小农经济瓦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