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7 道试题
1 . 冷战结束后,大国之间形成了既相互竞争又相互依存,既矛盾冲突又协调合作的“多角互动”关系,也有中、美、日、俄“四角关系”。据此可知,“多角互动”(     
A.表明国际力量已完成重组B.反映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C.说明美国主导着国际局势D.体现了霸权争夺的集团化
2023-09-08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2 . 面对来自发达国家要求承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压力,在2015年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开幕之际,印度总理莫迪撰文指出,部分发达国家依靠化石燃料走向繁荣,随着科技进步,新型能源不断涌现,他们便主张发展中国家应分担“不少于”发达国家承担的责任。这些发达国家意在(       
A.建立合理的全球应对气候机制B.实现印度更高水平的可持续发展
C.推卸自己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D.构建公平公正的国家经济新秩序
2023-09-06更新 | 16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调研(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501024日,法国总理勒内普利文在国民议会发表声明,提出建立欧洲防务共同体的计划,将西德重新武装限制在欧洲共同防务范围之内而不是美英的大西洋框架之内。这样,欧洲煤钢共同体和欧洲防务集团珠联璧合,使美国遏制苏联的战略难以实施,美国对这一计划不满。西德虽持肯定态度,所以“尽管是法国创议的,欧洲防务共同体条约最终仍被法国国民会议击败”。1954年“普利文计划”夭折。

——摘编自朱正梅《论法国“普利文计划”的失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法国“普利文计划”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普利文计划”夭折的原因。
2023-08-31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方政党制度体现的是一种“过度”竞争的政党关系。政党代表利益客观上差异,一旦带到决策中,势必就会发生政治上的分歧,往往使政党、政治集团和政治家们陷入“凡是敌人反对的我就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就反对”这样一种怪圈,明明对社会有利的议案,却难以通过和付诸实施,却能畅行无阻。在西方议会中,正是由于不同政党利益的冲突……政府的工作及其内外政策常常受到议会的无端牵制,为争权夺利而无休止的争论,又使议会的效率大大下降。

——摘编自齐春雷《西方政党制度的民意代表及其启示》

材料二   中国非竞争型的政党制度不需要通过政党间的竞争,获得执政的合法性,但是中国共产党也不能把“历史选择”作为永久的合法性基础,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而是在实践中紧跟世界进步的潮流,不断巩固和扩大政治的合法性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我们是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的国家,能够更好地反映和代表它们所联系的各部分群众的具体利益与要求,还能从不同角度向执政党反映民众的各种诉求,使民主过程理性化。

——摘编自朱兆华《西方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方政党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政党制度形成的历史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一个国家政党体制形成的因素。
2023-08-31更新 | 17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1918年,鲁迅在《渡河与引路》中写道:“倘若思想照旧”,即使用白话文写作,“所以我的意见,以为澈输正当的学术文艺,是第一事”。这一观点(     
A.阐明了新文化的宗旨B.推动了白话文的普及
C.深化了文学革命内涵D.促成了文学艺术转型
2023-08-31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6 . 明清时期,随着玉米种植的推广,因其产量在供生活消费之外还有剩余,然后运猪出售,从而在一些地区由以前的“杂粮”被称为“正庄稼”。这说明(     
A.提高了农民的生存能力B.取代了麦稻的主体地位
C.推动了自然经济的解体D.解决了国家的粮食危机
2023-08-3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宋代打破了隋唐“工商之家不得预于士”的规定;婚俗观念出现多元趋向,重进士科、论财等现象普遍;在职业选择上有了更多的空间“耕织之民……或入于工商”;手工业领域普遍出现了“雇募制”。由此可知宋代(     
A.废弃重农抑商政策B.经济发达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C.社会控制较为松弛D.传统的四民社会结构逐渐解体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安石当政后,在革除弊政、推行新法的同时,也注意到当时的救灾问题。他认为宋政府“以不足之用,只不过是“因循苟且,速豫而无为,为此,他对“有名无实”的常平仓进行了改革。王安石将常平、广惠仓现有的1400万贯石储备兑换成青苗钱,收息二分,克服了过去常平广惠之物“收藏积滞,只要付息便可随时借贷。在中央,王安石扩大了常平仓最高管理机关司农寺的职权。在地方,常平仓管理步入正规化、专门化的轨道。基于常平仓储量小,不能满足广大下户要求,宋政府惠于常平仓鹰空本竭,无所赈发。改革后,政府可以比较自由地调动钱谷,发挥教货恤灾的作用。

——摘编自马玉臣、郭九灵《论王安石对宋代常平仓的改革及影响》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改革常平仓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王安石改革常平仓的举措与影响。
2023-08-30更新 | 16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罗马法在“动物损害之诉”中规定:“任何人将这些(驯养)动物带到公共道路或周围地区,无论主人将动物拴住与否,动物照管之人对因动物导致的损害负有责任。”这说明,古代罗马(     
A.禁止私人驯养动物B.重视以法治国理政
C.极力限制贵族特权D.注重维护公共安全
10 . 西周实行摄政制度,即当国君幼小、缺失或不贤、无能之时,贵族集团内部可以虚国君之位,摄政制度(     
A.开创了国家治理新模式B.维护了宗法制度的稳定
C.凸显了分封诸侯的作用D.冲击了王权的至尊地位
2023-08-30更新 | 415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2023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