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在意大利留学期间,哥白尼长期研究天文学理论和观测天象,搞清地球的形状和地球的运动规律后,又开始研究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等。回国后,他仍坚持研究天文学,终于完成了划时代的著作《天体运行论》。由此可见,该著作(     
A.颠覆了传统思想B.得到了科学考证C.抵制了陈规陋习D.蕴含着理性精神
2 . 公元前2千纪的游牧民族入侵浪潮,除形成了穿越欧亚大陆内地的商队路线外,还形成了从北海到地中海西部,再到地中海沿岸诸国和岛屿的海上航线,以及从红海到印度,再到东南亚和中国的海上航线。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世界市场逐渐形成B.人类文明交流的空间拓展
C.海上丝绸之路繁荣D.印欧人控制了欧亚间商路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先秦文献中,“圣王”的说法频繁出现,并形成一股强大的思潮。据统计《墨子》中“圣王”出现122次《荀子》中“圣王”出现39次,《管子》中“圣王”出现46次,《韩非子》中“圣王”出现8次。这种思潮(     
A.表明诸子思想逐渐实现合流B.反映了专制王权强化的趋势
C.契合了重建社会秩序的需求D.体现了浓厚的人本主义色彩
2024-05-13更新 | 217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4 . 汉武帝时,赵过推广了代田法,使土地可轮番耕用,他还发明新式农具耦犁、三脚耧车等,使百姓“用力少而得谷多”。汉成帝时,氾胜之发明的区田法有抗旱保丰收之效。由此可知,西汉中后期(     
A.农业摆脱自然条件束缚B.科技进步降低生产成本
C.土地利用效率得到提高D.农业耕作技术成熟定型
2024-05-0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后,“救亡图存”成为中华民族在近代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从反洋教斗争到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从戊戌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从五四运动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爱国主义运动一浪一浪高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从自发走向自觉。抗战时期,中国同美、英、法等帝国主义结成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完成了中国从近代初期笼统排外主义到科学地打倒帝国主义原则的转变。

——摘编自张海鹏《中国近代爱国主义理性提升的历程》

结合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围绕材料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4-05-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6 . 1930年,鄂豫皖苏区规定:“凡属于宣扬孔孟之道、基督教会以及一切地主资产阶级的教材,一律不能再用。”同时,鄂豫皖苏区还编写《列宁初级小学国语》等国语课教材,其中有《地主》《红军来了》《革命三字经》等课文。这些举措旨在(     
A.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B.提升初等教育的普及率
C.深入推广“白话文运动”D.重构根据地的意识形态
2024-05-0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7 . 如表所示为1893—1920年生产资料进口在整个中国进口总值中的比重变化情况。这一变化说明这一时期的中国(     
年份1893190319101920
比重8.1%15.2%17.4%28.8%
A.民族工业生产能力有所发展B.轻重工业失衡局面得以改变
C.日益成为列强的消费品市场D.对外贸易逆差局面日益扩大
2024-05-0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近现代国际法】

材料一   近代国际法虽然确立了国家主权独立,平等等原则,然而“非文明与半文明”的殖民地、附属国却无法享受这些原则的保护。在欧洲大国的主导下,近代国际法确立起保护关系,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这些原则成为列强殖民扩张和统治的重要法律依据。

——摘编自常大毅《从法的性质看国际的本质》

材料二   二战后,国际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法律”,应用于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国际法领域的租借地、势力范围等原则被废除。以联合国为代表的国际组织获得极大发展,在经济和文化领域订立了大量国际法规。广大发展中国家以“公平、合理、互利”为原则,并推动制定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规。为协调对太空的利用,各国还订立了《外层空间法》。国际法获得了极大的发展。

——摘编自谢晓庆《论国际法的历史发展与展望》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近现代国际法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后国际法发展的作用。
2024-04-28更新 | 88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新乡市高三下学期三模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19年,弗吉尼亚选举产生第一个民选政府标志着北美殖民地自治生活的开始。美国地方自治的源头要比公共权力的源头更为久远。殖民生活伊始,自治便是殖民地居民的基本生活方式,并成为美国地方自治的最初面貌。后来,随着英国对殖民地的经济限制和税收盘剥,自治变成了殖民地居民的一种价值诉求。这种地方政府先于联邦政府的情况与殖民时期移民们的生活现实和政治实践密切相关。此后,新英格兰的各殖民地通过代议制议会先后选举产生了殖民地政府,而代议制议会也变成了殖民地居民自治的具体方式,可使殖民地更像母国。随着联邦制的确立,地方自治最终以制度的形式成为美利坚的一种制度安排。

——摘编自施峰矫《美国地方自治的起源和基础》

材料二   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国民政府就筹划将保甲制度与舶来的地方自治熔为一炉,使其既能适应于中国乡村社会,又能顺应基层政制近代化发展的需要。1936年5月,蒋介石在全国地方高级行政人员会议上,推出了“融保甲于自治之中”的地方自治方案,并在同年8月的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上厘定了相关法规原则,决定纳保甲于自治之中。1937年,国民政府决定成立地方自治委员会。1939年,国民政府确立新县制,这标志着保甲与自治在法理上的融合。1939年9月,国民政府颁布的《县各级组织纲要》及1941年8月公布的《乡(镇)组织条例》,最终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了保甲在自治组织中的地位。

——摘编自柳德军《保甲与自治视域下民国基层政制近代化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近代英属北美殖民地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地方自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英属北美殖民地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探索地方自治的共同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近代中美地方自治对推进当代中国地方治理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戊戌变法前,康有为高度认可董仲舒将孔子托古改制在内的微言大义寓于《春秋繁露》的做法,认为如此一来,《孟子》《荀子》都不可与之相提并论,轻视董仲舒,便无法窥见孔子大道,他还特意以《春秋》为依据论证董仲舒的作用。康有为此举旨在(       
A.减少变法阻力B.认可托古改制思想
C.传承儒家思想D.否定孟子历史地位
2024-04-08更新 | 180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