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6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在印度历史上,种姓制度的等级划分和隔离,使得印度社会像一盘散沙,很容易被征服。种姓制度下民众的顺从和较低的社会管理成本,使得外来统治者纷纷选择依靠原有的体系进行社会管理。由此可知,种姓制度(       
A.阻碍了印度的近代化B.受军事征服的影响而产生
C.因外来入侵逐步固化D.增强了印度民族的凝聚力
昨日更新 | 99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64—1967年,美国与欧洲经济共同体关于关税壁垒问题进行了一系列谈判。最终,谈判以双方工业品关税平均下降35%左右的结果落下帷幕,同时对美国降低非关税壁垒作出了相关规定。这反映出(       
A.美国霸权地位不断衰落B.欧共体实力得到增强
C.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分化D.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
7日内更新 | 7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1950年,我国贸易部决定中朝、中缅等边缘区居民可在一定限制内同邻国开展农副产品小额贸易,无须经贸易机关许可。1952年,边境小额贸易的进出口总值达428.1万元人民币。这表明当时中国(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B.力图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
C.坚持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外交政策发生战略性调整
2024-06-14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和平发展模式促进了时代主题的政变,确保了战后世界整体和平的出现,也带来了人类社会财富的极大繁荣,以和平而非战争、征服的方式把世界日益联为紧密的整体。但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世界发展模式也并非尽善尽美,如它是建立在和平的基础上、以和平的方式求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不均衡的。

——摘编自朱大伟《第二次世界大战与战后世界发展模式转换》

结合所学知识,提取材料中任一或整体观点,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4-06-14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随着重庆城市街道大规模的改建和都邮街广场的修建,战时重庆城市的空间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构建了以都邮街广场为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重庆市人民政府通过修建都邮街广场,既重构了重庆城市空间,也方便了在都邮街广场举办重要的政治活动。随着街道的整修和都邮街广场的重修,重庆市人民政府还重新命名了原有城市街道,强化了重庆城市空间的政治特性。随后,“精神堡垒”纪念碑建成,“精神堡垒”广场成为战时重庆重要的政治集会场所。国民政府在此举办国民月会、庆典活动和纪念活动,使得这一城市广场充斥着浓厚的政治意识形态,加速了广场政治空间的形成。应该讲,国民政府在“精神堡垒”广场举办的一系列政治活动,对于鼓舞民众的抗战热情、提高民众的民族自豪感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谭刚《重庆城市广场政治空间的形成与抗战精神动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重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抗战时期重庆城市公共空间发展的影响。
2024-06-1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有学者这样论述欧洲某一历史时期:一个不受皇帝支配的独立天主教会,代替皇权的封建君主和封建领主;以城市为根据地,在反对贵族、高级教士、最终是君主的过程中有效地行事的新兴的商人阶层。该时期(       
A.社会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B.封建庄园经济最终解体
C.国王权力凌驾于教权之上D.城市具有较高的自治权
2024-06-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7 . 1923年,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提出:“殖民地国民革命运动的特性就是:一面打倒国内的封建势力,一面反抗外国帝国主义。在这种立场上,殖民地的无产阶级所以可与革命的资产阶级结成联合战线。”该思想(       
A.奠定了国共合作的阶级基础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
C.丰富了民主革命的理论内涵D.科学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性质
2024-06-14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8 . 19世纪末,孙中山提出,中国应将农业生产与工业发展结合起来,“以农为经,以商为纬”,科学把握农工商之相互依存关系;“人事补天工”,大力兴修水利。这些观点(       
A.与传统民本思想相一致B.代表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践行了民生主义的思想D.擘画了农业现代化构想
2024-06-1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9 . 明代官营手工业生产所需的物料,最初由各地上供,名曰“岁办”。“岁办”不足,方由官府出钱“采办”。随着各处解京物料折银上纳的增多,嘉靖时,“召商置买”制度开始形成并推广。该变化表明(       
A.政府的社会汲取能力下降B.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生产结构
C.官营手工业开始走向衰落D.赋税制度改革影响商品生产
2024-06-14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朱熹认为,圣人与常人都拥有以仁义礼智为内容的天赋善性,彼此无异。圣人并非高高在上的存在,只是与普通人在“气质”方面存在差异。这一论断旨在(       
A.抨击社会趋利风气B.肯定人性本善理论
C.维护封建伦理秩序D.提高民众道德修养
2024-06-14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