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0 道试题
1 . 宋英宗时,文彦博为相,台谏官唐介“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间金奇锦(制造镶金的绸缎)……以得执政……请罢之”。“时彦博在侧,(唐)介责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隐。’彦博拜谢不已”,且终被罢相。这说明当时台谏官(     
A.对宰相形成了牵制B.拥有官吏的任免权
C.监察效率极为高效D.实际权力大于宰相
2 . 古罗马历史学家波里比乌斯指出,在罗马共和制中,执政官代表王制因素,元老院代表贵族制因素,人民(大会)代表民主制因素,这三者既分工协作又互相制约,使国家政权处于均衡状态,保证着国家长期稳定发展。这表明罗马共和制(     
A.注重维护罗马公民的利益B.具有浓厚贵族寡头特征
C.呈现政治多元结构的特点D.扩大了罗马的统治基础
3 . 1994年初,国务院发布《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对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和无生活来源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负责在吃、穿、住、医、葬方面给予生活照顾和物质帮助。这一规定说明我国(     
A.与世界各国医保体系接轨B.重视保障弱势群体的利益
C.注重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D.形成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
4 . 1935年南京政府公布货币改革方案:统一货币发行,实行白银国有。1936年中美正式签订《中美白银协定》,美国按市价收购中国7500盎司白银,国民政府利用这笔外汇基金稳定法币的对外汇价。由此可知,国民政府推行的法币改革(     
A.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扰乱了中国金融市场的稳定
C.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的逆差D.导致了中国的白银大量外流
5 . 中世纪时期,伦敦的木匠行会曾经设立了一个储备金,并作如下规定:“一旦任何兄弟姐妹由于上帝的旨意或疾病而陷于贫困,难以维持生计时,那么,从他生病后的第3周起,他将每周从行会得到14便士,直到他摆脱贫困为止。”当时许多行会都有类似措施。这表明当时的西欧行会(     
A.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B.发挥重要的社会救济功能
C.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D.助长了行会会员懒惰之风
6 . 欧洲在经历了30年战争后,召开了世界上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于1648年10月签订了《威斯特伐里亚和约》开创了运用国际法规范来调整国际关系的局面。条款涉及各国领土的变更、宗教派别关系和德国的政治体制等重大问题,该条约签订(     
A.是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B.解决了欧洲各国间的矛盾
C.开创了用会议形势解决国际争端的先例D.维护了欧洲各国的既得利益
7 . 一部近代英国政治制度史,是议会逐渐取代国王统治国家的历史,国王的权力经历了从“王在法下”到“王在议会”的动态演变过程。其中,“王在法下”这一宪政原则源于(     
A.《大宪章》签署B.“光荣革命”结束
C.《权利法案》颁布D.责任内阁制建立
8 . 詹姆斯·弗农在《政治与人民》 一文中指出:经历了1832年、1867年和1884年的三次议会改革后,“虽然越来越多的人被纳入国家政治中来,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们作为政治主体却毫无能力”,事实上,英国正一步步变得“更加不民主”。其意在说明(     
A.规范有序政治体系的建立B.资产阶级民主具有虚伪性
C.议会政党制度的逐渐成熟D.垄断资本家控制国家命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商代王位继承有两条原则: 一是按照“子以母贵”的原则,“把非正式配偶,即庶妃妾所生的子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二是“在有王位继承权的兄弟中,将长子置于特殊的地 位”。据此可知,商代(     
A.宗法制成为典型的政治特征B.兄终弟及制度已遭废弃
C.嫡长子拥有王位继承优先权D.神权与王权结合较密切

10 . 制度塑造了社会架构,学者们对于政治制度的不同见解形成了多样化的“制度史观”。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制度史观”,就是从政治体制、政治形态来观察、阐述社会历史变迁。这里所理解的“政治体制”,包括政治制度和政治势力两方面。所谓政治制度,主要是政权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和法律制度;所谓政治势力,指不同群体、集团、阶层、阶级的相互关系。前一个可以说是“制”的方面,后一点可以说是“人”的方面,“制”与“人”二者的结合,共同构成了“政治体制”。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材料二   从人的角度分析人与制度的关系,人(皇帝、官吏与百姓)如何与制度周旋,所谓“周旋”包含的内容不止是如何在制度支配下活动,也包括无视与超越制度、改造制度,以及围绕制度的表述与争夺。或许可以说,是用“人(复数的)与制度的关系”(不是“制度与人的关系”)研究,补充与丰富“制度”研究。

——侯旭东《读汪桂海著<汉代官文书制度〉》

围绕材料中的观点(任选一种观点或整体),结合相关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赞同反对或另有其他观点均可)。(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严密)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