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公元前 196 年,汉高祖初置丞相一人,改丞相为相国;后汉惠帝又改相国为丞相,且分左右,由两人分任;汉成帝、哀帝时期,丞相人数又有增加。这些变化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A.王国势力的直接挑战B.无为而治的错误指导
C.巩固皇权的现实需要D.外戚干政的后果使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商鞅变法在孝公三年颁布了《分户令》,禁止一个家庭有多个成年男子共同居住,成年男子必须另立门户,这促使小家庭单独立户的普遍化。颁布《分户令》主要目的在于(     
A.增加国家控制下的人力资源B.为国家提供更多赋税和徭役
C.保护正在形成中的小农经济D.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表为大汶口文化早期的1372座墓葬的统计表。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大汶口
随葬品件数/件座数/座比例/%
043131.4
1-563846.5
6-1019013.8
11-20795.8
21-50272
50以上70.5
A.早期国家形成B.神权色彩浓厚C.贫富分化明显D.社会分工发达
4 . 电视剧《风中奇缘》讲述的是汉武帝时期西域大漠和都城长安的一系列故事,其中主角胡歌扮演的“九爷”作为一个商人(同时还是汉武帝的外甥),社会地位很高,影响力极大,这最有可能得益于(     
A.重农抑商政策的加强B.盐铁官营政策的实施
C.“推恩令”的实施D.对商人征收财产税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开元二十五年,唐廷下诏由“长征健儿”充当边疆镇兵,代替以往的兵募。开元二十六年,中央不再派遣统一征发的兵募到各个军镇,而是让各个军镇在当地招募“长征健儿”充任,装备也由先前的地方政府供应和士兵自备,变为全部由唐廷承担。这一做法(     
A.埋下了藩镇割据的隐患B.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C.减轻了中央的财政负担D.强化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6 . 战国时期,社会产生了各种思想流派,如儒、法、道、墨等学派,他们著书讲学,互相论战,提出各自的主张,后世将这种局面称为“百家争鸣”。“百家争鸣”的出现(     
A.推动法家成为主流思想B.反映了社会变革的需要
C.体现了宗法观念的衰落D.导致了礼乐制度的消亡
7 . 中古法国的三级会议没有确定召开日期及频率,召开与否由国王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它往往是在国王需要征收新税或需要各等级代表的支持处理一些重大问题时才召开。对此解读正确的是,中古法国三级会议的召开(  )
①适应了强化王权的需要                                      ②标志着法国进入议会君主制时期
③确立了国王有权征税的原则                                ④奠定了法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A.①③B.①②③C.②④D.②③④
8 . 下图是一幅历史地图,它将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物、事件、时间流变反映在具象的平面上。下列标题最为贴切的是(     
   
A.《民国初年形式上统一与实质分裂》B.《民国初年共和与帝制的斗争历程》
C.《民国初年民族资产阶级发展状况》D.《民国初年政党政治的尝试与失败》

9 . 下表所示为对唐代社会状况的有关描述。据此可知,唐代(       

“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驱羊亦著锦为衣,为惜毡袭防斗时”

王建《凉州行》

“伊吾(今新疆哈密一带)之右,波斯以东,职贡不绝,商旅相继”

宋敏求《唐大诏令集》

“是时中国盛疆,自安远门西尽唐境凡万二千里,闾阎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今甘肃省黄河以东,青海省青海湖以东至陇山的地区)”

司马光《资治通鉴》

A.陆上丝路较为繁荣B.诗人推崇异域文化
C.民族交融出现高峰D.经济文化领先世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宋代哲学家程颢、程颐在《论学篇》中指出,“进学不诚则学杂,处世不诚则事败,自谋不诚则欺心而弃己,与人不诚则丧德而增怨”。他们如此强调“诚”的重要性,根本目的在于(     
A.对官吏进行伦理道德教育B.对儒生进行伦理道德教育
C.以儒家学说作为选官标准D.以儒家伦理维护社会秩序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