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据史料统计,1981-2010年我国婴儿死亡率基本一直呈现下降趋势(见下表)(单位:%)
1981年1990年1996年2000年
全国34.6832.8933.0328.41
男婴35.5632.3630.4523.92
女婴33.7233.4836.0433.75
2001年2002年2010年①2010年②
全国22.2120.203.8213.93
男婴18.6818.513.7313.62
女婴26.3522.263.9214.30

注:①数据源于国务院人口普查办、国家统计局人口就业统计司的《中国2010年人口普查资料》。②数据源于国务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12年9月2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上发布的《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达到74.83岁》一文。
形成这种趋势的主要原因在于
A.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B.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确立
C.经济发展及国家高度重视医疗事业D.爱国卫生运动与公共卫生的普及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下表是清末学堂数据统计表(部分),它表明(     
学堂
时间
初等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师范学堂
学堂数学生数学堂数学生数学堂数学生数学堂数学生数
1907346509185864193168245535671
190841379119272144036264
1909516781532746460404681102026741528572

——根据周予同《中国现代教育史》第138、178、221、274页数字制

A.清末新政较重视实用人才的培养B.清末基本实现初等教育的普及
C.选官制度调整推动学堂教育发展D.中国教育近代化由此拉开帷幕
2023-02-09更新 | 281次组卷 | 3卷引用: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部分城市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城市人口比较示意图,这组图表共同反映出该时期我国
城市1927年1935年增幅
上海264万人370万人40%
天津112万人125万人12%
武汉85万人129万人52%
石家庄4万人6.3万人58%
唐山4.8万人7.8万人63%

A.城市化发展较迅速B.通商口岸经济发达
C.经济建设卓有成效D.工农商业均衡发展
4 . 下表为l980—2015年中国与不同发展水平国家的联系事件的数量统计情况。据此可知,该时期中国(     

1980年(件)

1990年(件)

2000年(件)

2010年(件)

2015年(件)

发达国家

2 687

2 075

14 406

85806

194 046

发展中国家

2 003

2754

15 688

58870

157 160

不发达国家

541

602

2185

10 574

27 959

合计

5 231

5 431

32279

155 260

379 216

A.双边外交活动成就较突出B.已成为国际关系的实际主导者
C.积极拓展国际活动的空间D.努力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2023-09-24更新 | 396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14课当代中国的外交(导学案)-【上好课】高二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选必1)
5 . 据联合国难民署统计,截至2092年5月16日,因俄乌危机导致的乌克兰难民多达620万人。波兰、罗马尼亚等欧洲国家接收了大量难民。3月,中国为乌克兰难民提供了1000万元人道主义援助。这表明
A.国际难民问题久治不绝B.难民问题的根源是战争
C.中国成为难民救助主角D.难民救助需要国际合作
2022-06-28更新 | 176次组卷 | 8卷引用: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学案)-高二历史同步精品课堂(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
6 .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导火线: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在________被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枪杀。
(2)全面爆发:1914年7月28日,________对塞尔维亚宣战。此后,德、俄、法、英相继参战。
(3)性质:________
三条战线:
(1)西线:________对阵。
(2)东线:德奥联军与俄军相互厮杀。
(3)南线:奥军与俄军及塞尔维亚军队在争斗。
大战进程(将正确序号填入对应区域)
①凡尔登战役②马恩河战役③日德兰海战④索姆河战役
进程概况
第一阶段(1914年)________:德军“速决战”破产
第二阶段(1915-1916年)________:伤亡惨重、“凡尔登绞肉机”
________:伤亡惨重,“索姆河地狱”
________:德国未能突破英国的海上封锁;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第三阶段(1917-1918年)a.美国、中国参战(以工代战)
b.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退出战争
c.1918年11月,同盟国失败,大战结束

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涉及30多个国家和地区,大约900万人战死,2000多万人受伤,350万人终身残疾。

表: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参战国阵亡士兵人数统计

国家或地区参战时间士兵死亡人数(约)
奥匈帝国1914.7.281200000
德国1914.8.11770000
俄国1914.8.11700000
法国1914.8.31240000
英国1914.8.4908000
意大利1915.5.23615000
美国1917.4.650600

思考:材料揭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呈现怎样的特点?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
(1)总括:①特点:________
②结论:________
(2)具体来看:①削弱了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力量,动摇了欧洲的世界优势地位,促进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②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始改变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③改变了人们的观念,________战争、要求和平的运动日益高涨。
易错提醒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1)协约国与同盟国在殖民地掠夺上的矛盾只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促成因素,不是根本原因。
(2)帝国主义各国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才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
2022-09-21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课时25第一次世界大战与战后国际秩序-纲要下-2023届湖南省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学案
7 . 下表为1956-1960年部分非洲国家的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统计,对该表理解正确的是1956—1960年部分非洲国家的工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统计(单位:%)
年份比属刚果法属西非尼日利亚罗德西亚一—尼亚萨兰
1956年8.02.02.011.0
1960年14.05.54.516.0
A.这些国家工业发展落后且不平衡B.工业发展资金主要依赖外国投资
C.出口贸易是其工业产品主要出路D.这些国家之间缺少经济交流合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据《戊戌变法史》统计,在开始变法后的103天内,先后发布的诏令谕旨就有184条之多,涉及到选拔人才、农工商业、裁汰官员、变革科举、财政经济、法律制度、文化教育、军事国防等各个方面,这些措施之间彼此不配合,又无后续准备。材料表明
A.变法内容过于宽泛没有针对性B.维新变法准备不足没有远见
C.光绪帝和维新派政治经验不足D.变法措施脱离国情无法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