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609年伽利略亲自制作了一台能把远处物体放大近千倍、把距离缩短到三十分之一的天文望远镜,由此发现了大量以往不为人知的太空奥秘。这说明(     
A.传统的“地心说”被否定B.太空勘探助推科技进步
C.科学革命解放人类思想D.经典力学理论体系完善
2 . 【中共建国前后的盐业管理】

材料一   山东全境沦陷后,中共山东抗日民主根据地政府与敌人展开了一场夺盐的人民战争。自1941年起,抗日政府积极开垦盐田,收复被敌侵占的盐场。抗日政府颁布了《盐业交易所组织暂行办法》,向食盐产出地“盐槽子”派遣大量干部,政府直接进行管理食盐生产和批发销售。食盐运输需要大量人力且利润较高,经过组织,抗日政府让未参与战斗的部分部队和部分地区的穷苦群众参与食盐运输。抗日政府在各根据地设立了三级税务机构,依民主政府制定法律严查食盐走私,不少税务干部在战斗中牺牲。同时,抗日政府实行严格的食盐专卖制度,根据地内保障了人民食盐需求,对外则利用食盐从沦陷区赚回了大量法币和伪钞。

——摘编自孙树芳《山东抗日根据地的盐业斗争与历史经验论析》

材料二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盐业制度在其后30年间不断起伏波动,但无论管理权上收或下放,其国家专卖的性质却从未改变。专卖的基本内容主要体现为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价格管制,二是监督产销,三是特许经营,四是禁私缉私。

——摘编自黄天华《试述新中国成立后的盐业专卖体制(1949—1980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山东抗日民主政府盐业措施的意义。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国家盐业专卖的原因,并总结中共历史上盐业政策的成功经验。
2024-06-05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3 . “作册”一词在商周甲骨文、金文中出现频次较高。有学者研究指出:“作册”当为在某氏族中世代传递的官职,有录史、传递文书等职能。在商代,“作册”与商王互动频繁。周代早期,“作册”频频出现在与公、侯互动的场景中。西周中晚期,“作册”一词最终消失不见。这种变化反映了(     
A.周对商人的怀柔同化B.国家机构的进一步完善
C.权力分配机制的发展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法国作家蒙田(1533-1592)在他的著作《随笔集》中写到:“没有一种善行不让品行高尚的人感到欣慰。当然我们自己在行为端正时会感到开心,产生难以名状的满足感,问心无愧时也会产生高尚的自豪感”。这说明蒙田(     
A.在思想上倾向禁欲主义B.反思所处时代的弊病
C.代表了市民阶层的主张D.抨击教会的腐化堕落
2024-06-05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5 . 北宋中后期,南方官员在政坛上的影响越来越大,如江西出身的晏殊、欧阳修、王安石、曾巩、黄庭坚等,多为一时政坛巨擘,且留名后世。这反映出(     
A.江西经济发展水平较高B.南方的经济社会影响力上升
C.朝廷科举重视诗词水平D.政治重心转移影响官员出身
2024-06-05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6 . 1901年,应德国要求,清醇亲王载沣等赴德为德前驻华公使克林德在义和团运动中被杀赔罪。在礼仪环节,德国政府主张“中国与德国系平行,所以清廷官员见德皇亦需行华礼”,中国官员“应照中国礼赔罪”,故德皇坐受国书,载沣须对德皇行三鞠躬礼,其他参赞人等须“照中国臣下觐君礼叩首”。这反映了(     
A.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受到冲击B.国际体系无力保护弱国
C.此时国际法不适用亚洲国家D.国际法受大国强权挑战
2024-06-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7 . 1938年10月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尤其批判了“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投降主义主张,强调正确的统战方针应该是既统一又独立。这说明(     
A.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B.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
C.中国共产党坚持阶级观念D.团结抗战的局面初步形成
2024-06-05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腾·云”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联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古埃及的建筑物如陵墓、神庙、祭庙等都具有雄伟、宏大、壮丽等特点,就其规模和造型而言,是古代世界其他民族无可比拟的;埃及还围绕尼罗河形成了遍布全国的灌溉网络。据此可知,古埃及(     
A.中央集权具有强大优势B.王权与神权紧密结合
C.地理环境影响政治制度D.对世界文明影响巨大
9 . 【大国博弈与国际关系】

材料一   20世纪60年代初,美、苏两国就核问题愈加频繁地接触,开始着手建立关于防止核武器扩散的国际秩序。1963年出台的《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是美、苏两国围绕核利益的博弈,首次达成了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军备控制协议。《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并不限制美、苏、英三国继续核试验,也不禁止地下核试验。条约把停止核试验同全面禁止核武器完全分开,并且使三个核大国继续制造、储存和使用核武器合法化。同时,美、苏两国不仅可以随意对本条约提出符合本国要求的修正案,而且能随时退出此条约。很明显,条约并不妨碍美苏进行核扩散、扩充核军备、实行核威胁,也无法约束美苏核讹诈行为。

——摘编自王仲春、夏立平《美国核力量与核战略》

材料二   中国主张全面、彻底、干净、坚决地禁止和销毁核武器,但是,面临美苏核垄断和核威胁,发展核武器是实现自身独立自主的重要举措。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在中南海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听取了李四光、刘杰、钱三强的汇报,研究了中国发展原子能事业问题。1957年7月28日,在周恩来的建议下成立了原子能事业部。1958年,毛泽东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上提出,中国要在十年内发展核武器,将制造原子弹、氢弹和洲际导弹。1961年7月,中央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原子能基础产业的若干决定》,宣布将更多的资源用于发展支持核力量,积极从人力、物力以及工作安排上优先支援核工业建设。1964年10月16日下午3时,一朵耀眼的蘑菇云,在新疆罗布泊的沙漠中腾空升起,“东方巨响”震惊了世界。

——摘编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关系文件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部分禁止核试验条约》的实质,并分析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核武器研发的特点,并分析“东方巨响”的历史意义。
2024-06-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宜荆荆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28年开始到1933年结束。期间,其工业总产值比1913年增加了之多,工业产量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达到了70%,制造生产资料的工业比重也增加到了53%,到“二五”计划完成时苏联的工业产量仅次于美国。这主要反映出当时苏联(       
A.计划经济体制具有优势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C.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D.人民消费水平明显提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