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70 道试题
1 . 尚书原为西汉时期掌管图书、秘籍、章奏的宫内小官,隶属于少府。东汉正式设立尚书台,虽然尚书台官员职位不高,但由于皇帝赋予它处理国家事务的权力,尚书台成为由皇帝直接指挥的国家政务中枢机构。尚书地位的调整(     
A.反映了中枢决策机构的优化
B.适应了抑制丞相权威的需求
C.秉持了尊卑有序的治国原则
D.推动了官僚政治的逐步确立
2 . 以下是近代英国法律制定过程,这些措施(     
时间文件内容
1628年《权利请愿书》主要确立了保护私有财产的原则,再次强调了未经议会批准不得征税的原则
1689年《权利法案》规定国王未经议会同意,不得颁布法律和停止法律,不得征收和支配税收
1701年《王位继承法》规定威廉死后,王位必须由信奉新教的詹姆士二世的幼女安娜继承,完全排除了信奉天主教的国王复位的可能
A.确立了资产阶级统治的原则B.使得责任内阁制确立起来
C.强化王权在政治上的支配地位D.推动了立法权归属于议会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70年代,日本社会发生了“自由民权运动”,旨在追求民主自由,实行君主立宪,因此,明治政府决定采取措施来加强近代政权的建设。由于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制度在法制方面的进步和先进,日本也迫切要求建立资产阶级性质的法制制度。为此,大久保利通等人提出“按照我国天皇统系的典例和人民的开化程度,斟酌其得失利弊,制定法宪典章”。18851222日,伊藤博文出任日本首任内阁总理大臣,成立文部并积极推进文官制度的建立。

——摘编自姚春海《日本近代文官制度的建立及其启示》

材料二   18877月,明治政府参照欧美国家主要是德国的官吏录用制度,颁布了《文官考试试补及见习规则》,初步建立了日本的官吏考试任用制度。为防止政党滥用私人,保证常职文官的稳定,明治政府修订了文官制度。189310月,明治政府颁布了《文官任用令》和《文官考试规则》。这两个法令的制定,表明以考试任用高等文官的原则已经基本确立。为进一步防止党人猎官现象的发生,明治政府于18993月再次修改《文官任用令》,同时颁布《文官分限令》和《文官惩戒令》。前者是对在职文官的资格和地位给予法律上的保障,后者规定了对文官的惩处条件和惩处形式。这三个法令即是后来著名的“文官三令”。至此,日本的近代文官制度乃全面确立。

——摘编自姚春海《浅论日本近代文官制度建立的政治条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日本文官制度建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日本文官制度建立的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从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三年(1907-1911年),清政府任命的15位交涉使(外交官)中,有新式学堂或留学毕业经历者占到了40%。据此可知,这一时期清廷(     
A.较为注重官员的专业背景B.外交观念走向近代化
C.科举制改革取得显著成效D.确立了学堂选官制度
5 . 清代都察院是与六部、大理寺等机构并立,直辖于皇帝的监察机构。都察院左都御史、左副都御史为京官,主持都察院的工作,率六科给事中、各道御史行使对中央各部院及各地方的监察权。据此可知,清代监察机构(     
A.官员品级较高B.具有一定独立性C.分工较为细致D.职能发生了变化
6 . 汉武帝对专为皇室管理财产和生活事务的少府机构作出了调整,将其所掌管的一些税收转交给管理国家财政机构的大司农。同时,打破了少府收入为皇室专用的常规,在非常时期以少府收入用于国家开支。这一调整(     
A.利于缓解政府财政困难B.旨在完善官僚政治体系
C.削弱了中央的财政能力D.打击了皇族和外戚势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16世纪,亨利八世确立了王权至尊地位后,选择以英文《圣经》为载体,重塑英国社会基础上的“上帝话语”。这反映了(     
A.天主教会的绝对权威B.理性主义的宗教观念
C.民族国家的政治特征D.封建专制统治的瓦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50年,清朝废除藏王制,在达赖之下设立噶厦,管理地方行政,以四喝布伦分理政事。1791年颁布《藏内善后章程》,明确“事无大小,均应禀命驻藏大臣办理”。这一制度调整(     
A.体现出对“华夷之辨”的继承B.形成了内地与边疆治理一体化
C.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D.实现了对西南地区的直接管理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620年,一批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分离派教徒乘“五月花号”船前往北美大陆。在抵达目的地之前,他们共同签署了《五月花号公约》,其内容为:组织公民团体;拟定公正的法律、法令、规章和条例。该公约奠定了未来殖民地的政治基础,被看作美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契约。这种契约不大可能形成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这些移民在保持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的前提下,积极适应北美大陆,成为北美大陆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1787年,一批像华盛顿、富兰克林等那样富有创造精神、熟谙法律、对启蒙时代以来的政治思想和法律理论有深刻理解的人,洞察邦联政府的积弊,积极主张修改《邦联条例》,制定出了确定美国民主制度的新宪法。

——摘编自李曼《美国式民主制度的成因》

材料二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开拓、发展中,中国共产党始终是领导者、开创者和建构者,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我们要“坚持方向不变、道路不偏、力度不减,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是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需要,更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

——摘编自陈少雷《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意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美国政治制度的成因,并说明其实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及其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从历法行用上看,南诏在与唐官方交往时,使用的是唐朝的年号及历法,且南诏年号在中原史籍中出现结构性失载。渤海也曾一度出现“其国王在国内私立年号并僭称尊号”,却“每岁遣使朝贡”的情况。这些现象表明,当时少数民族政权(     
A.受到唐朝藩属体系约束B.社会发展的水平逐渐提高
C.开始注重自身历法教育D.有明显脱离唐朝控制倾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