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5 道试题
1 . 20世纪90年代英美两国都实施了社会福利改革,下图是改革后的全国失业率情况统计图,由此推知,这场福利改革(       

   

A.导致经济陷入“滞胀”B.有利于提升经济活力
C.使中间阶层人数猛增D.增强了国家干预能力
2 . 联合国难民署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处理二战之后欧洲的难民问题。20世纪50年代初,难民署要求设立“联合国难民紧急基金”,但因美国干预而失败。1954年,美国希望把难民署作为反苏的力量而开始给予支持。此后,“联合国难民基金”很快得到其他国家的支持,并迅速筹集完毕。这反映出(       
A.冷战导致难民问题形成B.人道主义原则得到了各国公认
C.霸权主义威胁国际治理D.联合国致力于国际关系民主化
3 . 在希波战争(公元前499-前449年)中,波斯人把原产于中亚的苜蓿、原产于中国的桃和杏梅及其栽培技术传播到希腊。除此之外,波斯科学家、学者、商人和外交家沿着绵延而宽阔的“御道”把西亚的科学文化输往希腊。这可以用于说明(       
A.波斯人垄断了东西方的交往B.古文明区域多样的文化交流形态
C.民族交融对文化发展的影响D.区域文明的发展取决于交通建设
4 . 1995年,大陆方面指出“对于台湾同外国发展民间性经济文化关系,我们不持异议。但是,反对台湾以搞‘两个中国’‘一中一台’为目的的所谓《扩大国际生存空间》的活动”。这表明,“一国两制”的前提是(       
A.发展两岸经贸关系B.赢得国际社会认可
C.捍卫国家主权完整D.坚持和平统一方针
2023-09-04更新 | 161次组卷 | 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暨百师联盟山东卷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38年,处于筹备阶段的甘肃玉门油矿获得了国民政府20万元的经费支持,1939年经费增加至230.6万元。1941年,玉门矿厂谋求向美洽购机器与设备,在外汇紧张状况下,资委会仍在重工业预算中编列了400万美元,后续又追加250万美元。国民政府此举意在(       
A.降低石油工业的生产成本B.应对国内严峻的形势
C.改善全国工业布局和结构D.加快民族工业的内迁
7 . 清代曾任左都御史者共430人,其中进士出身者221人。科道官共3087人,其中汉人为2153人。汉人御史中有95%来自科举正途。由此可知,清代(       
A.汉族官僚掌控监察系统B.科举制度更加注重公平
C.监察机构内部分权制衡D.重视提升监察体系效能
8 . 下表是两税法在晚唐行政体系中具体实施的方案,由此可知,两税法的实施(       

行政级别

财政来源

中央

州上供

藩镇(节度使、观察使)

所辖州的部分税收上缴(称送使)

送使外的留州份额

A.削弱了藩镇割据的形势B.协调了中央与地方关系
C.渗透了以民为本的理念D.使中央掌控税收调拨权
2023-09-04更新 | 512次组卷 | 9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暨百师联盟山东卷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9 . 北魏宣武帝时期(公元499-515年),彭城王元勰“撰自古帝王贤达至于魏世子孙……名曰《要略》”。孝明帝时期(公元515-528年),宗室元晖“招集儒士崔鸿等撰录百家要事,……上起伏羲,迄于晋,凡十四代”。由此可见,当时(       
A.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B.华夏历史认同得到了发展
C.史书编撰体例不断创新D.游牧民族封建化不断加强
2023-09-04更新 | 173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暨百师联盟山东卷2024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唐前期,统治者很重视对地方的监察工作,除了御史台不定期派遣监察御史“巡按州县"外,最主要的创举是使十道巡按使的派遣成为制度。十道巡察,是中央对地方州县的一种经常性的巡回监察制度,出使官员除御史大夫外,礼部尚书及内外五品官以上者也可担任。十道按察使的设立,使唐前期对地方的监察趋于完备。安史之乱后按察使开始演变成为掌握地方实权的行政长官,“兵甲、财富、民俗之事,无所不领,谓之都府,权势不胜其重,能生杀人,或专私其所领州,而虐视支郡”。随着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削弱,监察御史出使地方等职权也遭到破坏。总之,唐中后期的地方监察权力被严重削弱。

——摘编自胡沧泽《唐代监察体制的变革》等

材料二

由于元朝地域广袤和各地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性,统治者特别重视地方监察制度建设。1268年,元朝在中央设御史台,负责纠弹朝廷百官;随后设置行御史台,作为地方最高监察机关,负责监察各行省、宣慰司。虽然行御史台直属于御史台,但两机构在机构和官秩上相同,地位几乎平等,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地方监察官吏由其上级监察部门选任,有效地维护了监察系统垂直领导的体制,又保证了监察机构的独立性。《行台体察等例》等法规规定,其职权“以举贤才为纲,而以厚风俗、均赋役、重审理、汰冗官、选守令、出奉使、均公田为目,指摘割切,虽触忌讳,亦不顾也”。地方监察官有许多详细的考核制度予以约束,稍有劣迹,即被清除出监察机构。

——摘编自吴文涛《论元代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中后期地方监察权力弱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元代地方监察制度的特点及意义。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古代地方监察制度发展演变的历史启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