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9 道试题
1 . 李慕白于1958年所作的《边收边种》(如图所示)将女性作为主要描绘对象,画面中挽起裤脚的女子站在水田中,长期劳作使女子小腿和手臂呈现出肌肉线条美,齐耳短发也为女子增添了灵动感。这一绘画(     

                         
A.彰显了健康向上的审美趋向B.反映了土地改革运动的进程
C.折射出当时浮夸现象的盛行D.表明女性是农村劳动的主体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2 . 16世纪,英王享利八世主张:教会有两层含义,一是上帝的世界,负责人的灵魂;二是人间的教会,神职人员应置于上帝所指定的君主的权力之下,承认他为首脑,接受他的命令和统治。他的主张(     
A.意在服从罗马教廷B.强调实行君主立宪
C.标志宗教改革完成D.利于建设民族国家
3 . 《汉谟拉比法典》规定:对重要的生活必需品实行限价;度量衡必须精准;贷款利率不得超过20%;未侦破的抢劫案和凶杀案,由官方负责赔偿损失。这些规定(     
A.标志社会保障体系建立B.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C.促进了君主专制的形成D.推动了两河流域的统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是光绪二十九年(1904年)颁布的新学制“癸卯学制”的结构示意图(高等教育部分)。据图可知,清末的高等教育改革(       
A.以发展近代实业为宗旨B.彻底摒弃“中体西用”的思想
C.重视学生全面协调发展D.有利于推动社会择业观的改变
5 . 隋朝规定“工商业者不得入仕”,唐朝时,除现任官员、工商业者和宗室子弟不得应举外,一般士人都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到了宋朝,凡应试者,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年龄大小,甚至“工商杂类”出身之人,皆可投牒自进。这意味着(     
A.商人获得了更多政治权利B.科举成为主要的选官途径
C.封建社会的统治基础扩大D.官员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学者指出,科举制被废除后,知识分子必须出自新学堂。进入新学堂除了需要花很多钱外,还有年龄的限制。以前百岁也能做童生,并且此举还被看作是天下盛世的表现。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的废除(     
A.加剧了清王朝统治危机B.破除了旧的人才价值观
C.加重了百姓的赋税负担D.造成了人才培养的断层
7 . 唐朝时,尚书省在公文运作中实行严密的管理和审查制度,即勾检制度,主要监察公文的规程和时限、文案归类整理和署名及公务施行的日辰等。勾检制度的实行(     
A.促进了行政效率的提高B.加强了中央集权
C.实现了监察体系的完善D.进一步分散相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世纪的英国文官皆为终身制,任期有法律保障,这种职业上的独立性,能够使他们立场居中,秉公执法,取得公众的合作与支持,而非为一党派效力,这比起过去的“国王恩赐制”和“政党分肥制”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飞跃。据此可知,文官制度(     
A.抑制了政党参与政治的热情B.体现了公平正义的选拔标准
C.终结了国家政局的周期动荡D.促进了行政管理水平的提高
2023-08-29更新 | 838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唐宋科举考试中,在礼部贡院南门标示出需要回避的亲族名单,名单上记录的士子不再与一般士子一同参与由礼部举行的科举考试,而是参加由吏部考功员外郎单独为其主持的考试,称为“别头试”。这(     
A.否定了世家大族的特权B.提高了参加科考的门槛
C.确立了科举考试的权威D.凸显了人才选拔的公正
2023-08-29更新 | 1427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宋太祖鉴于五代枢密院权力过大的教训,将枢密院直接统兵权划给三衙,枢密院掌兵籍、虎符,有发兵之权,而不统兵。三衙有统兵之权,而不能发兵。兵部仍作为中央军事机构留存,但权力有所削弱。这表明,宋代(     
A.官员任免随意性强B.建立严密规范的监察体系
C.武将政治地位低下D.防范君权面临的潜在危险
2023-08-29更新 | 1083次组卷 | 24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临沭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