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4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平王之末,周遂陵迟,戎逼诸夏,自陇山以东,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伊洛间有杨拒、泉皋之戎,颍首以西有蛮氏之戎。当春秋时,间在中国,与诸夏盟会。

——《后汉书·西羌传》

材料二   战国时期的七雄争霸战争,使远在中原外缘的西部、南方边陲,在传统上被华夏人视为戎、蛮的秦、楚等国,也通过政治统一战争,进入了华夏民族与政治国家的行列。这种以统一天下为使命的争霸战,导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并且直接推动了华夏民族一体化的融合进程。齐、秦、楚、燕东西南北民族与文化的融合互渗的历史潮流,在政治国家一体化的进程中,成为其时的主流。它的结果,除了建立了华夏政治大一统国家外,也空前加快了华夏民族一体化的融合进程,华夷民族的界域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其民族的界限向四周大大推移。

——摘编自李禹阶《重庆移民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春秋时期中原地区的民族分布格局,并分析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国时期民族关系发展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2023-11-18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
2 . 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忽必烈下令“设国子监,立国学监官:祭酒一员,司业二员,监丞一员,学官博士二员,助教四员,生员百二十人,蒙古、汉人各半,官给纸札、饮食,仍隶集贤院。设江南各道儒学提举司”。这些举措的出发点是(       
A.巩固儒学的正统地位B.完善人才培养的机制
C.弥合民族之间的分歧D.顺应大一统国家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学者指出,“唐王朝根据自身的社会层序结构,各民族也根据各自所处的不同社会环境和不同文化水平,分别对外来文化做出遴选和抉择”。据此可知,唐朝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是(       
A.突出中外文明差异B.全盘否定加以排斥
C.兼容并蓄摄取改造D.不加选择一概采用
4 . 贞观五年(631)二月,官吏要调动府兵充当皇太子举行冠礼(成年礼)的仪仗队,当时正值春耕季节,唐太宗说:“农时最急,不可失也”,便下令改在十月举行。这体现了唐太宗(       
A.开明务实的政治作风B.戒奢从简的生活理念
C.轻徭薄赋的民本思想D.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
5 . 图为岳麓秦简记载的文书传递法令。该法令旨在(       

令曰:制书下及受制有问议者,皆为薄(簿),署初到初受所及上年日月、官别留日数、传留状,与对皆(偕)上。不从令,资一甲。


卒令乙五
A.削弱地方势力B.完善中央官僚体系C.提高行政效率D.加强基层自我管理
6 . 图为陕西临潼郑庄遗址出土的战国时期秦国铁犁铧,整体呈弧形桶状,头部为三角形,较尖锐。这可以佐证秦国(       

铁犁铧
A.农业生产水平较高B.冶铁技术已经普及C.率先完成社会转型D.商鞅变法措施彻底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795年伯克郡的18位大法官在斯皮纳姆兰做出决定:应根据面包价格和家庭规模来给予穷人救济,而不论他们实际挣得的钱有多少。在该法案中,劳动者的“生存权”得到重视,一个劳动者的收入将由其工资收入加上教区的补助组成,一个家庭儿童的数量越多,他能够得到教区的工资补贴也就越高,只要人们获得的工资总数少于法令确定的家庭应有收入标准,他就会被救济。在接下来近40年的时间里,这项法令覆盖了英国几乎所有乡村,甚至涵盖了许多制造业地区。

——摘编自徐琪新《英国济贫制度变迁研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斯皮纳姆兰法案》进行解读。(要求:史实准确,表述成文;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8 . 诞生于19世纪的《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和20世纪的《富尔顿报告》对英国文官制度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主要考虑的目标是

1.通过适当的考试制度,为公共服务提供一个完全有效的阶层。

2.鼓励勤勉和培养功绩,教育所有文官根据自己的成绩期待晋升,如果他们有资格获得最高奖项,则期望在服务中获得最高奖项。

3.减轻因常设文官制度组织零散而产生的弊端,并在其中引入一些团结的因素。方法是将首次任命放在统一的基础上,开辟途径,将公职人员晋升为其他部门的工作人员,并在较低级别引入一个男性团体(辅助文员),他们的服务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办公室提供。

我们仍然要表达我们的信念,即如果我们所建议的任何重要改变要生效,就只能通过议会法案来成功实现。

几条条款将完成本文提出的所有内容,我们坚信,坦率地说明该措施的理由将确保其在该国的成功和普及,并将消除目前对公共服务有偏见的许多误解。

——摘编自诺斯科特、屈威廉《关于建立英国常任文官制度的报告》

材料二   我们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20世纪的生产任务和我国19世纪的文官准则不匹配所造成的,主要表现为

——摘编自《文官制度报告》(1968年)

材料三     18711965年英国文官人数统计表

年份1881190119221939194319501965
人数50859116413317721387400710600684800698000

(1)材料一针对英国文官制度提出了哪些建议?
(2)据材料二、三指出英国文官制度存在的问题。
2023-11-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
9 . 北魏建立后,随着国家政权从弱到强,社会秩序从混乱向有序发展,法制建设也出现了转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魏的法制建设

材料一

476 年以前476 年以后
魏初,礼俗纯朴,刑禁疏简。宣帝南迁,复置四部大人,坐王庭决辞讼,以言语约束,刻契记事,无囹围考讯之法,诸犯罪者,皆临时决遣。神元因循,亡所革易。
穆帝时,刘聪、石勒倾复晋室。帝将平其乱,乃峻刑法,每以军令从事。民乘宽政,多以违命得罪,死者以万计。于是国落骚骇。
昭成建国二年:当死者,听其家献金马以赎;犯大逆者,亲族男女无少长皆斩:民相杀者,听与死家马牛四十九头,及送葬器物以平之;无系讯连逮之坐;盗官物,一备五,私则备十。
太和元年九月乙酉,诏群臣定律令于太华殿。
太和五年:其五族者,降止同祖:三族,止一门:门诛,止身。
太和十二年:镇戍流徙之人,年满七十,孤单穷独,虽有妻要而无子孙,诸如此等,听解名还本。诸犯死刑者,父母、祖父母年老,更无成人子孙,旁无期亲者,具状以闻。
正光元年:今刑狱繁多,囹圄尚积,宜数仁惠,以济斯民。八座可推鞠见囚,务申枉滥。

——摘编自李延寿《北史·魏书》

材料二   北魏是北朝法律的开创期,也是取得重大成就的时期。在北魏统治的一个半世纪里,建立起了适合于这个新国家所需的法律制度。北魏法制建设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它将五胡十六国借鉴吸收汉族法制经验的运动推向纵深,而且还在于它促进拓跋鲜卑政权发展的同时,将肇始于两汉的礼法结合的任务基本完成。

——姚周霞《北魏刑事法研究》


据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对北魏法制建设中出现的变化进行阐述。(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10 . 有学者认为,英国在工业、对外贸易、金融领域的主导作用共同推动了国际金本位制的确立,英国的殖民霸权则为其奠定了政治基础。而二战后期重建世界经济秩序的过程中,英国不得不按照美国的意志建立起布雷顿森林体系。这一变化表明,国际货币体系的建立(     
A.由国际贸易的发展所决定B.主要由西方国家轮番掌控
C.与国家实力变动息息相关D.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产物
2023-11-17更新 | 117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菏泽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A)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