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294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世纪末,维新派把救亡与维新紧密联系在一起,但他们没有正面反对帝国主义,还对某些帝国主义国家存在幻想,他们希望把自下而上的运动与自上而下的变革结合起来。由此可见,维新派(     
A.注重调动各方积极性B.具有进步和保守的两面性
C.主张革命与改良并重D.强调变法策略与实际相符
2 . 1934年春,江西省会昌县召开的一次苏维埃会议,讨论的范围很广,包括“地主的土地、房屋、财产、农具和富农多余的土地及耕牛、房屋、农具等没收和分配问题,农业生产问题,经济动员问题,救济灾荒问题,群众卫生问题,优待红军家属问题,战争动员问题”等。据此可知,当时(     
A.革命统一战线政权日益巩固B.“工农武装割据”理论得到了应用
C.红军长征具有切实民主基础D.农民摆脱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束缚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距今约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早期墓葬中,随葬石斧、石铲和石镰之类生产工具的墓主多为男性,而随葬石磨盘、石磨棒之类生活工具的墓主则多为女性。由此可知,当时(       
A.父系氏族社会形成B.社会劳动分工出现
C.贫富差距已经凸显D.男耕女织生产盛行
2024-05-22更新 | 8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五)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治腐败泛滥,具体表现为选举舞弊、荣誉贩卖、地方市政丑闻等,给社会带来严重危害。英国制定了一系列反腐措施,如出台了《秘密投票法》《取缔选举舞弊和非法行为令》《公共机构腐败行为法》等法律;进行文官制度改革,改变了有权者利用职权、滥用官员牟取私利的局面,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等;加强监督机制,建立充斥于议会、行政、司法及政府内部的反腐机构,主要有审计机构、行政裁判所、反贪污贿赂局与资产追缴局、媒体投诉委员会等。不过,英国在反腐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如与议会职责相关时议员往往能豁免于责任;监督机构及工作人员的工作在具体实践中也会由于种种因素无法完全落实;英国的不成文法、普通法以及实用主义传统决定了其反腐调查和机构设立多为“事后型”等。尽管如此,英国在反腐问题上仍取得了一定成效。

——摘编自杨晓燕《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政治腐败问题及治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后期英国政治腐败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19世纪中后期英国的政治腐败治理。
2024-05-22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纪念抗美援朝的文章

主要内容

来源

“我们出兵出国作战,既是出于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义务,又是保卫祖国的正当行为……美国侵略者执意要发动战争,我们必须高举反对侵略的大旗,同朝鲜人民一起同美国侵略者作战。”杨勇《抗美援朝斗争的伟大胜利——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十周年》,《人民日报》,19601024
中国人民在抗美援朝斗争中蕴含的“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爱国主义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需要很好地保持和继续发扬”。罗玉文、罗同松《民政部总政在京联合召开座谈会纪念志愿军赴朝参战40周年:强调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人民日报》,19901025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我们党正团结带领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正是要以发展的思维、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历史、观察现实、思考未来,更好地汲取历史经验,从中获得现实和长远的教益,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大力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人民日报》,20201023

——摘编自杜秀君《“抗美援朝”集体记忆与中国外交理念的演变》

材料二   《人民日报》对战争的报道主要分为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关注过去,通过对战争的回忆构建集体记忆。例如,2020111日题为《英雄气概感天动地重温抗美援朝战场文物背后的故事》的报道,通过一辆坦克、一把军号、一个苹果的故事,带领人们重温抗美援朝战场文物背后的故事,感知志愿军的英雄气概和不畏强敌的精神。另一主题是关注当下,焦点是如何传承抗美援朝精神。20201024日题为《伟大抗美援朝精神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的报道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发表评论,重申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激励中国人民继续奋勇前进。

——摘编自圣梦丽、张蓓《主流媒体对抗美援朝战争集体记忆的建构研究基于人民日报的内容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不同时期《人民日报》发表的纪念抗美援朝的文章的特点,分别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抗美援朝战争集体记忆构建的意义。
2024-05-22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6 . 明代的大商巨贾很有头脑,在巩固自己的经济地位的同时,通过各种手段提高社会声誉,如徽商汪某在教育其子时说“吾先世夷编户久矣,非儒术无以亢吾宗,孺子勉之”,勉励其子学习儒术以博取科第,在政治上占有一席之地。这从侧面反映了(       
A.人身依附关系不断强化B.传统四民社会趋于解体
C.社会阶层流动性的增强D.商人政治地位普遍提升
2024-05-22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刘邦在关东分封诸侯王的同时,定封功臣为列侯。列侯以封地为号,其封地仍称食邑,封地官员配置与公主等贵族之汤沐邑无异,列侯不能前往封地治民,且由主爵中尉统领。这表明(       
A.政府推行无为而治治国理念B.统治集团内部的矛盾尖锐
C.制度设计服务于专制皇权D.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得以解决
2024-05-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四)历史试题
2024·河北·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晋书》云:“除群凶,靖四海,功成之后,九锡自至。”司马昭先后六次被天子加赐“九锡”之礼。曹魏君主曹髦两加司马昭九锡之后,忧虑“政非己出,情不能安,又虑废辱”,于是图谋放黜司马昭,因谋事不密,反为司马昭所杀。北魏宣武帝灵皇后之父胡国珍死后,朝廷“加九锡,葬以殊礼”。何以对死者赏赐九锡?《晋书》云:“深圣上之加隆,极慈后之至爱,宪章天下,不亦可乎!”魏晋南北朝时期,在王朝的兴替过程中形成了由赏赐九锡——建天子旌旗——宣逊位诏书——移交玺绶——末帝逊位——新天子即位几个环节组成的皇帝加冕模式。南朝历宋、齐、梁、陈四个政权,这些政权的缔造者均经历过先受朝廷的九锡赏赐,最后受末帝的禅让,继而建立新朝的环节。东魏的高洋也是通过先受九锡之礼,然后再禅代的手段灭魏建齐。北周静帝曾经两次授予相国杨坚九锡之礼,不久周帝以众望有归,乃下诏逊位于他。大隋开皇元年二月甲子,羽翼丰满的杨坚即位登基。

——摘编自刘晓燕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九锡礼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九锡礼的政治功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九锡礼兴盛的原因。
2024-05-22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三)历史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改革开放以后,电影在引领农村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影里的农村
电影名称影片情节或梗概
《喜盈门》(1981)通过大嫂强英抢大衣柜、分家、老人赡养分配等事件,衬托出水莲的正直善良、谦和、无私、孝顺,塑造了一个个真实生动立体的人物。
《布谷催春》(1982)退伍军人、共产党员赵东升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岭西村。在他的带领下,村民们成立了采石、纺织、承包鱼搪等各种专业组。冷西村处处洋溢着朝气蓬勃的气息。
《赵钱孙李》(1982)当生产队要进行选举时,社员们聚在一起交换意见。大家一致认为“这些年我们穷够了……要想摘掉穷帽子。过上富裕生活,就要选个好队长。”
《生财有道》(1983)

对于因劳动力归属问题造成女儿不能顺利结婚,任老乐想到两家合买台手扶拖拉机来解决因劳动力短缺造成的矛盾。他觉得,农村人想要致富,光靠手创肩挑行不通,还得走现代化的路子。

——据《中国电影年鉴》

结合材料,以“光影里的农村”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2024·河北沧州·二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1950年第一次全国民政会议明确提出“把水灾变成水利”,1953年第二次民政会议进一步指出“水利、交通、农林等部门在灾区兴办各项工程时,在不影响农业生产的原则下,应组织有劳动力的灾民参加”。这些主张(     
A.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优势B.有助于强化计划经济发展模式
C.源于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将经济建设与社会救济相结合
2024-05-21更新 | 20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河北省沧州市部分高中高三下学期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