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77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古罗马博物学家普林尼曾写道:“赛里斯国林中产丝,驰名宇内……今乃见凿通金山,远赴赛里斯国以取衣料。”而中国《魏略》中载:“(大秦)多璆琳、琅玕、神龟、明珠、夜光璧。东南通交趾,又水道通益州永昌郡。多出异物。”这些记载(     
A.体现了当时海上商路的发达B.佐证了东西文明的交流往来
C.表明了古罗马手工业的进步D.展示了东方养蚕缫丝的实情
2024-01-24更新 | 24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据《汉书》记载:(宣帝)元康三年六月诏:“今春,鸟以万数飞过属县,翱翔而舞,欲集未下。长安及周边毋得以春夏擿巢探卵、弹射飞鸟,具为令。”上述材料反映了汉朝(     
A.具有生态保护的意识B.社会治理能力的提升
C.贯彻以法治国的思想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
3 . 下表是清嘉道年间部分地主阶级士大夫的言论。据此可知,这些思想(     
言论
一祖之法无不敝,千夫之议无不靡,与其赠来者以劲改革,孰若自改革
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
欲吾中国童叟,皆习见习闻,知彼虚实,然后徐筹制夷之策;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免胥沦于鬼域
A.反映了鸦片战前的严峻形势B.警示了列强对我领土的觊觎
C.反映出关注现实的经世情怀D.唤醒了广大民众的民族意识
4 . 明代士人在宣讲太祖圣谕时,经常呼吁人们依“高皇帝六言”,成就“极好的风俗”。为此高攀龙等士人宣讲时说:“人人有父母,人人随分孝顺他;人人有长上,人人随分尊敬他:人人有乡里,大家要和气些,人人做自家该做的事。”由此可知,明代士人的圣谕宣讲(       
A.强化了等级观念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倾注了儒家理想D.注重结合法律法规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外交始终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建国之初,中国共产党就提出了“新型国际关系”这一重要概念。但这种以无产阶级国际主义为底色的新型国际关系起初仅限于指称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关系。随着实践的深入和认识的升华,“新型国际关系”的内涵和外延均有所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且意义重大的,就是中国与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关系迅速取得进展。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努力。坚持把发展与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作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突破口。数量众多的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群体性崛起,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升高,它们在既有国际体系中相互帮衬,特别是在变革既有国际秩序方面协调行动,这是当今国际关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作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员,中国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具有指向性意义。

——摘编自王存刚《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中实现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建国初期“新型国际关系”内涵的变化及其取得的成就。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的历史时期中国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努力和意义。
2024-01-24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格平等思想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伴随着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身份等级制度的废除逐渐形成的。中国更多地重视以国家和集体为中心的群体人格平等。西方则是由商品经济的发展催生的市民阶层,要求把平等、自由等作为人的基本要求提出。然后,在文艺复兴和思想启蒙运动中,借用自然本性的力量将人格宣布为人权;后来通过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以法律的形式将人权原则确认下来。中国艰难的时局让人格平等最终形成了重视群体、国家的平等权利观。首先,由市场经济所培育的要求人格平等的新兴阶级力量无法通过自主行为将经济要求上升为法律的诉求;其次,传统的等级文化仍然有很强的社会基础,近代个人人格平等思想文化基础无从生发。另外,中国传统社会中形成了以国家和家族为中心的社会关系架构方式,历史文化的惯性对近代中国仍有巨大的影响。

——摘编自柴荣《近代中西人格平等思想之比较》

(1)根据材料,指出近代中国人格平等思想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西方人格平等思想与中国的不同并说明其原因。
2024-01-24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29-1940年间,苏联工业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6.8%,而同样的过程在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中花费了一至两百年的时间,这种优势给西方领导人造成了巨大的压力。材料主要反映了(     
A.苏联经济发展水平领先世界B.新经济政策的成效得以延续
C.制度保障助推苏联快速崛起D.苏联经济优势引发美苏争霸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8 . 1790年初的巴黎街头,很多时髦女性用红蓝白三色作为衣饰的主色调。如图为大革命时期的女性俱乐部成员共读《导报》,画中人物的服饰上有红蓝白的元素。据此可知法国大革命时期(     

A.服饰变化引领政治革命的潮流B.妇女摆脱传统社会的精神束缚
C.社会变革提升女性的政治地位D.服饰成为妇女社会角色的载体
2024-01-24更新 | 136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根据报刊收入的主要来源,将报刊分为广告主导型(广告收入超过刊物总收入的50%)和发行主导型(报刊销售收入超过刊物总收入的50%)两大类。如表为1879-1929年间美国广告收入占报刊总收入的演变情况。这反映了美国当时(     
年份美国的报纸与期刊广告收入占报刊总收入之比(%)
187944
188949.6
189954.5
190960
191965.5
192970.9
A.报刊广告版面超过了新闻版面B.广告主导型报刊兴起引领传媒潮流
C.工业革命的开展推动报刊转型D.发行主导型报刊逐渐萎缩退出市场
2024-01-24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阿拉伯帝国的历代哈里发和地方总督都重视城市建设,在城市中又特别重视设立市场。另外,政府修建许多重要商道,鼓励自由贸易,建立了相当可靠的货币流通体制。这些举措(     
A.便利了商业活动开展B.提升了商人的地位
C.完善了商业经营方式D.推动世界市场形成
2024-01-24更新 | 279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扬州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