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24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清军入关前,有专门处理蒙古事务的“蒙古衙门”。后更名为理藩院,就是处理藩部(包括边疆民族和周边部分国家)问题的政府部门。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清廷修订《理藩院则例》,适用于边疆各个民族和地区。《理藩院则例》源于《蒙古律例》,而《蒙古律例》又是清朝先后颁行于蒙古的《盛京定例》《蒙古律书》《蒙古例》等法令的最后修订本。乾隆六年(1741),《蒙古律例》告成。尔后,又多次增补修订,至乾隆五十四年律例条文已有209条。嘉庆十六年(1811),清廷在理藩院设立“则例纂修馆”,在增补刊 印《蒙古律例》的同时制定《理藩院则例》。《理藩院则例》的编修,虽然是在《蒙古律例》的基础上增补的,但大部分内容是根据边疆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的情况而编修的。《理藩院则例》的制定是清朝在边疆地区的正式立法,用国家颁布的法律来约束各个民族地区,达到国家法制的统一。

——摘编自郭成康《康乾盛世历史报告》

(1)根据材料,指出从《蒙古律例》到《理藩院则例》的主要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理藩院则例》的积极影响。
7日内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5月模拟考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宋代士大夫很少参与剧烈的户外运动,像唐代社会风行的打毽、狩猎、拔河等活动不再受青睐,一些益智类游戏(如弈棋)成为被普遍接受和推崇的休闲项目。唐宋士大夫这一休闲生活的变化缘于(     
A.选官制度的变革B.主流思想的演进C.文官地位的变化D.商品经济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战国时期,秦国推行军功食邑制,规定有军功者可根据爵位得到封户不等的封地,成为封君。此类封君不享有封地的所有权与治民权,仅享有封邑租税。这一制度(     
A.增加了财政收入B.加速了社会转型C.维护了贵族特权D.巩固了中央集权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元朝在同高丽、安南交涉时明确提出君长亲朝、子弟入质、编民、助军役、纳赋税、置达鲁花赤等“六事”,此后“六事外交”成为周边交往的惯例。“六事外交”(     
A.有利于民族交融与贸易往来B.促进与周边国家的文明交流
C.是民族等级政策的对外表现D.推动了儒家文化的对外传播
2024-03-26更新 | 448次组卷 | 10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下表所示是关于唐代果蔬种植的相关信息。据此可知,唐代(       
信息出处
江城雾敛轻霜早,园橘千株欲变金。李绅《新楼诗二十首·橘园》
其(龚播,峡中商人)初甚穷,以贩鬻蔬果自业。《太平广记》
刘氏植果种蔬······每月两三度入青城县货药、市米、曲、盐酪。《茅亭客话》
A.农本商末观念受到了冲击B.农民依靠果蔬产业致富
C.农产品以集约化种植为主D.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
2024-03-24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进入20世纪以后,广兴学堂以培育人才成为举国上下普遍的、强烈的呼声之一,清政府也采取了从“变通科学”到“废除科举”和倡办学堂、奖励留学等一系列措施。科举制的废除和新式学堂的推广,使教育摆脱了从属于科举的附庸地位,有利于教育的独立和教育的社会化、普及化。传统的私塾、书院采取授徒的方式,背诵《三字经》、《千字文》、儒家经典,其目的在于获取功名,登上仕途。新式学堂采用课堂讲授和分专业、分课程教学,内容除保留部分“读经”课程外,还增加了较系统的自然科学知识和西方社会政治学说以及图画、音乐、体育、手工等课程。据统计,在清末的普通学堂(含初小、高小、中学和师范)里,“读经”课程平均只占27.1%。1904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了21种理、工、农、医专业,其中开设的西方自然科学课程有465种。文、法专业中,新设课程包括政治、法律、经济、财政、文学、历史、教育、商业、银行、哲学等。相对于八股诗赋、四书五经来说,这些真可说是琳琅满目,完全是一个新世界。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第四版)


阅读材料,围绕清末教育与科举关系的变革,自拟论题,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4-03-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会宁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王阳明编制并颁行的《南赣乡约》除了以文告的形式澄清了乡约的目的及精神外,还将朱元璋的圣训“六谕”的内容融入其中。自此时起,宣讲“圣谕”便成为乡约的主要内容。由此可知,明朝后期的乡约制度(     
A.逐步丧失儒学色彩B.开始与法律合流
C.推动了乡村的自治D.凸显出强制性特征
8 . 新加坡建国时,两极政治格局已形成。对此,新加坡总理李光耀说,“语文(言)问题就是政治问题,新加坡身处马来海洋之中,我们必须认清这个事实。1965年新加坡独立,我面对新加坡人口虽有75%华人,却不能以华文作为共同语和工作语的困难。”李光耀认为汉语未能成为新加坡共同语是因为(     
A.殖民文化占据了主导B.各种族缺乏文化认同
C.当时政治环境的影响D.华人政治地位的低下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有学者指出古代中国中原农耕区所需要的耕牛、战马和皮毛一类的产品主要来自北方蒙古地区,游牧民族所需要的粮食、茶叶以及日常用品则主要依赖中原的供给,而山西正是处在这样一个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的地区。该学者意在说明(     
A.山西处于对外贸易的中心B.北方区域性的经济分工
C.晋商崛起的经济地理因素D.民族间经济发展的差异
10 . 列宁高度评价了亚洲被压迫民族革命斗争的意义,认为亚洲的觉醒是世界革命风暴的新源泉,“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盛行及其反转来影响欧洲的时代”。由此可知,列宁认为亚洲的觉醒(       )
A.冲击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B.促成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C.肩负着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加剧了国际政治局势的紧张
2024-03-07更新 | 658次组卷 | 8卷引用:历史(七省新高考卷02,16+4模式)- 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