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 道试题
1 . 下表所示为1946年7月国共双方力量对比情况。这反映了(     
项目共产党方面国民党方面比例
兵力127万人430万人1∶3.39
控制地区面积228.580km2731.172kmR1∶3.20
控制城市数量464个1545个1∶3.33
人口13606.7万人33893.3万人1∶2.49
外来援助0约13.3亿美元(1946年上半年)
A.人民解放战争形势的严峻性B.解放区根据地面积的缩小
C.国民党内战准备工作的完成D.国共之间实力差距的缩小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阅读下表。下列项中,对表格内容解读正确的有(     
1911-1925年上海中外资近代工业产值估计(部分)单位:万元
行业1911年1925年
棉纺织业4864.224520.7
其中民族资本2310.29725.9
外国资本2554.014794.8
缫丝业1443.81727.6
其中民族资本1394.11685.1
外国资本49.742.5
机器与船舶修造业344.81314.0
其中民族资本90.6347.0
官僚资本114.2367.0
外国资本140.0600.0
①民族工业获得一定发展②外国资本入侵加剧③官僚资本已占半壁江山④自然经济已然解体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 . 交流·互鉴·共赢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的主要路线示意图

古典时代(公元前500-公元500年)之前,远距离贸易存在很大的风险。在古典时代,两方面的发展降低了旅行的风险,刺激了远距离贸易。首先,统治者出于军事和管理国家的目的,大力投资修建道路和桥梁,客观上促进了国内贸易的发展。其次,古典社会建立起来的庞大帝国往往彼此相连。当这些帝国彼此之间没有直接的对抗和冲突时,整个欧亚大陆和北非的广大地区就会出现一派和平的气息。远距离商贸的成本降低了,商品经营的规模急剧扩大。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


(1)依据材料,概括古代远距离贸易发展的条件。

“哥伦布交流”指的是1618世纪间,发生在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间的动植物、微生物的交流和人口的迁移。下表为“哥伦布交流”的大事年表(部分)。

1492哥伦布到达新大陆
16世纪初马和牛被引进到新大陆
1510西班牙的殖民地开始进口奴隶劳动力
1535法国人带来的流感病毒使圣劳伦斯河谷的印第安人灭绝
1555中国出现最早的玉米种植记录
16世纪70年代巴西成为主要的奴隶输入地
16世纪90年代爱尔兰、西班牙、法国等地开始种植马铃薯
1700欧洲人渗透地区的美洲土著人口下降60%-90

——整理自菲利普·费尔南德兹-阿迈斯托《世界:一部历史》


(2)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哥伦布交流”带来的影响。

拉丁美洲革命不是一次偶然事件,它早已在酝酿中。孕育这次革命的重要因素,是人民大众遭受不可忍受的殖民压迫。殖民地人民在同一领域、同一环境内相互交往,相互学习,相互融合和同化,逐渐形成了共同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传统。拉丁美洲人民的民族意识已经普遍高涨。

18世纪中叶以后,拉丁美洲与外界接触日趋频繁。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等启蒙主义者的重要著作,在殖民地广泛传诵。到18世纪后半叶,资本主义工业虽然还很薄弱,但它是殖民地经济中一种新的因素,它必然会在殖民地不断发展,决非任何殖民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反动势力所能压抑和扼杀的。

——摘编自李春辉《拉丁美洲史稿》


(3)依据材料和所学,说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原因。

最近几十年,气候变化已经给所有大陆和海洋的自然系统以及人类带来了影响,气候变化导致严重的自然灾害和粮食危机。全球气候变化及其治理已经成为各国国家治理和对外政策的重要内容。2015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的《巴黎协定》表明世界各国对气候变化的普遍共识。全球气候治理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努力、协调合作。2012-2021年,中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始终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

——摘编自刘雪莲等《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面临的挑战及应对》


(4)依据材料,概括中国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的原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下表为1990—2007年世界主要国家经济增长速度(单位:%)统计表。据此可知(     
比较项1990年2000年2005年2007年
主要发达国家2.883.842.362.15
其他发达国家4.615.884.144.96
新兴和发展中国家3.395.907.288.73
世界3.224.814.575.34
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B.新兴和发展中国家实力上升
C.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西方发达国家优势地位丧失
2023-01-01更新 | 248次组卷 | 6卷引用:三年(2021-2023)学考真题分类汇编之第22课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
6 . 下表所示为北宋政府宰辅出身比例统计表。这反映出北宋时期(     
北宋政府宰辅出身比例统计表
高官家庭中官家庭低官家庭布衣
北宋前期25%27%10.5%37.5%
北宋中期24%16%5.33%54.67%
北宋末期23.5%12.34%1.20%62.96%
A.官员的家庭影响力消失B.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
C.宰相的权力逐渐下降D.科举制度的功能弱化
7 . 下表所示为北宋时期漕粮运输线路概况。据此可知,北宋时期(     
线路概况
汴河线将江苏、浙江、江西、湖南及湖北各省的米300万石及菽100万石,自长江运入淮河,再转运到汴京
黄河线将陕西之粟50万石及菽30万石从三门、白坡经黄河运到汴京
惠民河线将河南、安徽地区的粟40万石及菽20万石,从闵河、蔡河运入汴京
广济河线将京东之粟12万石从五丈河运入汴京
A.江南稻米行销全国B.政府重视开凿运河
C.赋税普遍收取实物D.南方农业地位重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据统计,1917年和1920年,苏俄煤和铁的产量(万吨)如下表所示:
年份(年)煤(万吨)铁(万吨)
1917310048
19208701
为改变这一状况,当时苏俄(     
A.着手推行新经济政策B.扩大农业集体化的规模
C.加快工业化建设进程D.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9 . 19 世纪后半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年平均增长率(%)如下表所示。据表可知,这时期(       

时间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1861-1873年

(1851-1873)

3.3

5.0

3.8

1874-1890年

1.7

5.2

(1870-1890)

2.1

3.5

1891-1900年

1.6

3.5

2.6

4.8

A.德国是工业发展最迅速的国家B.英法经济发展陷入停滞状态
C.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D.世界工业发展速度大大加快
10 . 下表为清代中国赴日商船所载商品种类数量统计情况。对其数据变化原因的合理解释是(     
A.中日之间贡赐贸易加强B.日本蚕丝织造业有很大进步
C.殖民扩张危及中日商贸D.中国民族资本得到长足发展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