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8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在买卖中已普遍使用作为凭证的券。券一般用竹木制成,买卖双方先把合同写在上面,然后将其剖分为二、买方和卖方分别执右券和左券。一般来说,较大的买卖用较长的券(质),较小的买卖用较短的券(剂)。如遇纠纷,官府“听买卖以质剂”。“券”的使用(     
A.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了货币领域的重大变革
C.保证了社会秩序的稳定D.使重视信用的共识得以形成
2024-04-30更新 | 169次组卷 | 2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古代西亚的赫梯帝国,仅在《圣经·旧约全书》中有过零星的记载。到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两河流域发现了大量赫梯时期的泥板文书,对赫梯帝国的历史研究开始深入。据此可知(     
A.《圣经》中记载的内容真实可信B.多元历史资料推动历史认知进步
C.历史结论随时代发展不断变化D.历史学的发展只能依靠考古发现
3 . 1932年11月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工作报告显示,赣南地区的会昌、寻乌等14个县办有列宁小学2277所。苏维埃中央教育部在1933年8月还颁发了《革命三字经》《红军三字经》《生产三字经》等作为统一的教材。这一时期根据地的文化教育建设主要是为了(     
A.立农为本,学以致用B.文化救国,发展生产
C.扶助农工,唤醒民众D.提高觉悟,推进革命
2024-04-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16世纪以来,西班牙、葡萄牙两国在世界范围内开展殖民活动。西班牙在武力征服美洲旧帝国的基础上建立了宗主统治,葡萄牙则是建立了一系列的堡垒或贸易站,控制着美洲与东方进行交易的商路。西班牙与葡萄牙选择不同殖民统治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A.殖民统治者的不同选择B.东西半球自然人文的差别
C.原住民反抗程度的不同D.西葡两国综合国力的差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美洲的阿兹特克人信奉的主神是战神维奇洛波奇特利。传说战神需要依靠人血滋养,因此,阿兹特克人流行以活人向神献祭的习俗,牺牲者每年有数千人。这一现象可用来说明阿兹特克文明(     
A.走向衰落的内在原因B.注重对外殖民扩张
C.实行君权神授的统治D.人口呈现减少趋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0世纪时,西欧出现了一种新的军事城堡。城堡的拥有者被称为“城主”,他们有自己的骑士护从队,控制着周边的土地,城主们往往以城堡所在地称呼自己。这种城堡的出现(     
A.增强了国家的军事力量B.推动了城市商品经济发展
C.扩大了天主教会的势力D.加剧了西欧分裂割据局面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646年,孝德天皇颁布“革新”诏书,仿照唐制,推行改革。改革主要分两大部分。第一、废除部民制度,实施班田收授制度。第二、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中央设置八省分理各项事务,百官均由中央任命,地方设国、郡、里等各级行政机构。

——摘编自齐世荣等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

材料二   743年,日本政府颁布《垦田永年私财法》,承认了土地的私有,随着土地私有潮流的进一步发展,至8世纪末,班田制瓦解殆尽,大量农民逃亡,国家税收锐减。许多破产农民依附于地方豪强或者神社。在领主们的纷纷要求与压力下,庄园获得了“不输不入”的特权。众多的庄园领主得到了对庄园农民的一元的行政权、司法权。到12世纪,庄园制成为全日本最基本的土地制度。

——摘编自王文杰等《论中世纪日本与西欧庄园制的异同》

(1)根据材料一、概括日本大化革新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8世纪中叶以来日本庄园兴起的原因及影响。
2024-04-11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增长,人口和经济却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但这导致16世纪中叶前后出现了“天下之民皇皇以匮乏为虑者,非布帛五谷不足也,银不足耳”的银荒。与此同时,世界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洲银矿的意外发掘解决了当时中国的货币饥渴问题。美洲白银不仅从马尼拉流向中国,带动了整个东南亚的贸易,也在运至塞维利亚后通过欧洲的途径运至印度果阿,再流入中国;更由后来到东方来的荷兰人、英国人直接运往中国,换取中国的商品。

——摘编自张光、汤金旭《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

材料二   事实上,明代成、弘以后,代表民间社会发展的白银占据了流通领域的主导地位,因此,明朝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遂产生了与以往朝代相比前所未有的变化。明朝统治在白银货币化过程中逐渐被削弱,王朝拥有的资源更多地让位于市场,国家的作用则更多地让位于社会,市场经济逐渐崛起,王朝权力的衰落不可避免。

——摘编自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与明朝兴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白银货币化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2024-04-11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统计,“一五”计划时期我国施工工矿建设单位有1万个以上,其中黑色金属312个、电力599个、煤炭600个、石油22个、化学637个、建材831个、造纸253个,纺织613个。这些工业建设成就表明我国(     
A.工业化基础初步奠定B.已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国民经济得到了恢复D.轻重工业实现均衡发展
2024-04-11更新 | 24次组卷 | 1卷引用:吉林省抚松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埃及气候炎热,终年少雨,尼罗河则像一条绿色的丝带,自南向北,贯穿其中,在沙漠中形成了一条天然的河谷绿洲和入海口三角洲。每当洪水定期退去,农田总被覆盖上一层厚厚的肥沃淤泥,古埃及人把“洪水之神”看作是“快乐之神”,为其编神话、颂诗歌、献祭礼。

——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

材料二   继亡灵、半神之后的第一个王族,共有八位国王,其中第一位为提斯的美尼斯,统治了62年。

——摘编自【埃及】曼涅托(活动时间:公元前四世纪末—公元前三世纪初)《埃及史》

材料三   

   注:调色板的浮雕表现了一个头戴上下埃及王冠(正面为红冠,反面为白冠)的王者形象,他率领盟国进行对外战争,视察被斩首的敌人。调色板顶部中央写着这位王者的名字为那尔迈,历史学家推测那尔迈很可能是完成埃及统一的国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尼罗河对古埃及文明的影响。
(2)指出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史料类别,并分析这些史料共同的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