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3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明代成都的蜀锦生产虽名传天下,但仅存于蜀王府而“闾阎不存”。而且蜀锦“不可以衣服,仅充茵褥之用,只王宫可,非民间所宜也”,因而产量肯定不多。保宁虽“有丝绫文锦之饶”“其丝绸绫绢既用以自衣被,其余且以货诸他郡,利云厚矣”,但输出量实际并不很大。因而四川民间衣服所用丝织品尚多取之于江南,位于川西金沙江林区的建昌卫,因有大量木材输往江南,故“虽僻远万里,然苏杭种种文绮,吴中贵介未披而彼处先得”。因而明代商人携数千金购苏杭绫罗绸缎运销四川之事颇见于小说。

——摘编自李伯重《明清江南生丝与丝织品的国内外市场及其变化》

材料二:公元6世纪之前,西方人还没有学会养蚕缫丝的技术,只能将从中国运来的生丝进行二次加工。丝绸一直是欧洲贵族、教廷追逐的奢侈品,价格高居不下,因此丝织业是有巨额利润的行业。12世纪中叶,意大利开始自己生产丝绸,并长期占据欧洲丝绸生产的霸主地位。到17世纪晚期,法国逐渐取代了意大利的地位,而路易十四是整个法国丝织业产业发展史上最重要的推动者之一。他在位期间,对皇家工坊中丝绸、花边和花毡生产的补助费用达550万里弗尔。政府还鼓励人才引进,特别是意大利的大量技术、设计人才,无论是为金钱,或是实现设计理念和人生目标,纷纷来到法国。1789~1871年,法国丝织业市场萎缩、人才消亡流失、生产设备被破坏,行业遭受巨大破坏。至20世纪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彻底将法国丝织业推向了末路。

——摘编自鲁佳亮《17—19世纪法国丝织提花技术及对中国的影响研究》

材料三:2019年1月11日,由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法国HEART&crafts公司共同主办的“新考工记——中法手工之美”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在中法两国政府的支持推动下,HEART&crafts公司将15位法国手工艺大师的160余件精彩作品带到中国,与11位中国不同领域的手工艺大师、非遗传承人的代表性作品同台亮相。双方策展人介绍,展览以中法传统手工艺的当代创新为主线,让观众置身神奇的艺术空间,真切感受从陶瓷到金属、从漆器到玳瑁、从皮影到褶榈、从传拓到印刷、从刺绣到榫卯的历史脚步。

——摘编自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聆听大国工匠的“对话”——中法手工之美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启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四川民间所用丝织品取之于江南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推动法国丝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国丝织业衰落的时代背景。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认识。
2 . 19世纪50年代后,印度开始受英国政府直接管辖,除宣布印度为英国女王直属领地外,1861年《印度参事会法》还允许印度人进入各级立法参事会,参与当地的政治事务,不过代表英国女王总领印度事务的总督仍有权否定立法。这一措施旨在(     
A.保障印度人民的民主参政权利B.树立英国全球帝国权威
C.透过代议制机构稳定政治秩序D.消弭印度暴力革命势头
7日内更新 | 133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八)历史试题
3 . 以下这组揭帖画(“羊货归豚图”“打鬼烧书图”“舟扇齐心图”“猪羊归化图”)选自1891年出版于湖南省长沙市的一本画册,该组揭帖画(     

A.深受“中体西用”思想的影响B.是民间对列强瓜分中国的回应
C.借助传统文化表明了民族立场D.揭示了现代化探索失败的根源
4 . 汉代,今朝鲜半岛的玄菟、乐浪“郡初取吏于辽东”;云贵高原的群制、永吕、越满郡太守多为巴蜀籍;长沙出土的“逃阳令印”表明岭南地区的一些郡县官吏来自湖南。由此可知,汉代(     
A.长途贸易较为发达B.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C.加强对边疆的统治D.官僚政治日益完善
5 . 下图是一副名为《只要你们还安好,这些栅栏就会一直存在》的漫画,图中下方的小人代表拉美各国,欧洲各国被栅栏挡在了外面。该漫画意在(     

A.宣传美洲团结的必要性B.讽刺门罗主义的欺骗性
C.揭露欧洲殖民主义实质D.号召拉美人民反抗侵略
2024-06-02更新 | 87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南宋著名画龙高手陈容(1189-1268)晚年画了一副巨大的《云龙图》,图中巨龙昂首跃于太空,须发皆张,龙鳞闪耀,龙爪锐利,充斥真龙神韵。右下角有作者自题字:“扶河汉,触华嵩,普厥施,收成功。骑元气,游太空。所翁作。”作者意在表达(     

A.对改变偏安政局的希冀B.对皇权专制的推崇
C.对书画神韵意趣的追求D.对世俗形象的迎合
2024-06-02更新 | 45次组卷 | 2卷引用:重庆市南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5月第八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7 . 1912年9月,“伊斯兰联盟”成为印尼最大的民族主义组织,其政纲的第三条是: “提高印尼人的知识水平。”随着印尼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印尼民族教育进入了全盛时期。材料指出了印尼(     
A.政府把发展教育作为首要任务B.国内专制独裁统治遭到重大打击
C.民族解放运动宗教性特色浓厚D.民族认同与民族独立的内在联系
8 . 1914年8月1日,德皇威廉二世宣称:   “当国家投入战争时,一切政党应该停止争吵,我们大家都是兄弟。”同年10月15 日,马克斯·韦伯在信中说:   “这场战争尽管极其可怕,但还是伟大的、了不起的。它是值得去体验的。”据此可知,德国挑起大战的原因在于(     
A.社会学家的极力鼓吹B.极端民族主义的膨胀
C.地缘政治扩张的野心D.工业化提升军事实力
2024-05-30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从11世纪中期开始,欧洲社会经历了一场多方面文化知识的复兴,这种知识活动的激增在12世纪达到了高潮。日耳曼人的入侵使希腊罗马文化在欧洲大陆几乎泯灭,但幸运的是古典文化的丰富遗产被修道院的修士抄写保存下来,许多修道院都设立图书馆来保存这些书籍。基督徒收复西班牙之后,大批知识者开始翻译和研究阿拉伯人的著作。西西里国王祖孙三代对科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命令学者完成了大量翻译工作。   “12世纪的文艺复兴”正是从这些源泉中获得了生命力,成为西欧学术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摘编自李艳玲《西欧中世纪的大学与社会》

材料二 永乐五年(1407),明成祖朱棣应馆臣之请,为《永乐大典》题序,曰:   “逸秦有燔禁之祸,而斯道中绝;汉兴,六艺之教渐传,而典籍之存可考,由汉而唐,由唐而宋,其制作沿袭,盖有足征;然三代而后,声明文物所可称述者,无非曰汉唐宋而已。洪维我太祖高皇帝,膺受天命,混一舆图,以神圣之资,广述作之奥,兴造礼乐制度,文为博大悠远,同乎圣帝明王之道。朕嗣承鸿基,动思缵述,尚惟有大混一之时,必有一统之制作,所以齐政治而同风俗,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

——摘编自(明)朱棣《永乐大典》序

材料三 1990年5月,   《中华大典》的编纂被批准立项,这部新型巨大类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的一项文化出版工程。历代类书,因受时代或观点局限,应收而未收的典籍不少,   《中华大典》无论在资料收集方面,还是在成书的规模上,都将大大超过它们,并且尽量收入经过整理的古籍版本和考古学的新成果,以及散失在国外的珍贵典籍。   《中华大典》参照现代科学的分类方法,将内容尽可能纳入现代科学分类体系之中。新中国建国以来,对古代文化典籍在版本的选择、校勘、标点等方面有很大提高,众多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对编纂《中华大典》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

——摘编自宋应离等《中国当代出版史料》

(1)根据材料一指出“12世纪的文艺复兴”产生的“源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明成祖编纂《永乐大典》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中华大典》编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华大典》编纂的意义。
2024-05-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16年英国率先实行金本位制,其他国家纷纷响应,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制度,伦敦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中心。后来战争使英国从美国的债权国变成债务国,伦敦不再是世界唯一的金融中心,英镑的稳定地位也发生动摇。1931年9月20日,英国宣布废除英镑金本位。资本主义各国高筑贸易壁垒,实行纸币流通制度,出现英镑区、法郎区、美元区等货币集团,加大了国际贸易和金融的分割局面。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纽约取代伦敦成为世界金融的主导者。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

材料二   全面抗战爆发后,重庆逐渐成为中国战时大后方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原先汇集于上海及其他东中部城市的国家银行、地方银行、商业银行以及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纷纷迁往重庆。极盛时期,重庆的金融机构达到160多家。其中,四大银行(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农民银行、交通银行)还在重庆设立了联合征信所,为四川和大后方其他各地工商业提供经济信息和咨询服务。1937年,国民政府公布了《四行内地联合贴放办法》,批准重庆成立贴放委员会。1939年,国民政府公布了《修正经济部小工业贷款暂行办法》,向纺织、制革、造纸等小工业提供贷款。然而,抗战胜利之后,随着国民政府和外来工业的回迁,重庆就失去了大后方经济中心的地位。

——摘编自刘志英、张朝晖《现代化视野下的重庆金融1840-1949》

材料三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指出,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之一。开放的浦东不仅打好“世界牌”,更注重打好“长江牌”   “中华牌”,承担起联通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带动长江流域共同发展的重大使命。浦东大力引进国际领先的企业、机构、项目和技术,以跨国公司投资为主体,不断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截至2019年,浦东外资企业累计注册23871 户,占全国4%,累计获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达到327家。浦东开发开放以来,经原浦东和南汇网区合并,行政区划面积从初期的532.75 平方公里扩大到1210.41 平方公里,经济规模和发展质量也不断跨上新台阶。作为上海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主导区,浦东大力推进重点发展片区产业转型,基本形成了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

——摘编自钱智、金嘉晨《浦东开发开放三十周年评估与建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伦敦国际金融地位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全面抗战时期重庆成为全国金融中心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浦东开发开放30年的突出成就。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金融中心演变的认识。
2024-05-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重庆市南开中学校高三下学期5月份第九次质量检测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