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369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1 . 元代官员对上都有如下描述:“在市者,则四方之商贾,与百工之事为多……奇货用物,本末纤巨,莫不毕至。”下列描写上都的诗句中,可与该描述互证的是(     
A.西关轮舆多似雨,东关账房乱如云B.王畿千里近,御苑四时春
C.黄鹂声绝孤雁鸣,万骑千车互来去D.向来冰雪窟,今作帝王州
昨日更新 | 83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新高三衔接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2 . 1878年,左宗棠上《复陈新疆情形折》,建议在新疆广设义塾,教授汉文,使民众“略识字义”,“征收所用券票,其户民数目,汉文居中,旁行兼注回字,令户民易晓”。这一建议旨在(     
A.改革税收制度B.改进教育方法C.增强国家认同D.引导社会风尚
昨日更新 | 79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康保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新高三衔接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表是北魏皇族女性墓志的部分内容。

人物

内容

将军冯邕之妻元氏母义三恪,道著二王,肃穆闺闱,见重君子。
长乐长公主元瑛六行允备,四德无违,孝友出于自然,柔恭表于天性。
乐安郡公主元仲英女节茂于公宫,妇道显于邦国。
该表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得到强化B.因俗而治政策得到推广
C.礼仪规范得到传承D.儒家伦理道德得到认同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自公元前219年始,秦始皇数次东巡,“群臣诵功,请刻于石”,遂在泰山等地刻石勒铭。这些铭文叙述了秦始皇因六国“贪戾无厌,虐杀不已”,于是“禽灭六王”“平一宇内”,实行了“器械一量,同书文字”等政策;秦始皇“作制明法”“不懈于治”“专隆教诲”“忧恤黔首”,官员“各知所行,事无嫌疑”;“六合之内”出现了“黔首安宁”“不用兵革”“男女礼顺”“莫不受德”“承顺圣意”的景象。

——据《史记》等

材料二   公元14年罗马帝国首位皇帝奥古斯都去世,其生前自述被铭刻于陵墓入口处,主要内容为:奥古斯都“恢复了为派系势力主宰的共和国的自由”,平定高卢、西班牙等地战乱;多次为罗马平民发放金钱和粮食,“举办角斗表演”;复兴罗马传统,“修复了八十二座诸神之庙宇”;“解除了海上的海盗威胁”,“将罗马人民的所有行省”的边界扩大了。铭文强调奥古斯都的最高权力源于元老院和罗马公民的授予。该铭文后被诸行省传抄。

——摘编自张楠、张强《<奥古斯都功德碑>译注》

(1)根据材料,分别概括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呈现的帝王形象。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始皇刻石与奥古斯都功德碑出现的共性原因并说明两者共同的史料价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二世(1740—1786年在位)自称“国家的第一公仆”,提倡理性主义的统治,在立法、司法、教育、经济等方面推行改革。同时,他又对官员说:“你们绝没有任何主动权,一切事必须直接通报我”。这种统治风格体现了(     
A.平民主义与贵族传统的结合B.科学精神与神权主义的融合
C.启蒙思想与专制主义的杂糅D.激进思想与保守主义的妥协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名帖亦称名刺(类似今之名片),古已有之,在明朝士大夫的人际交往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宦官刘瑾受宠用事,“走其门者倾朝,名刺必红纸”,以致“京师红纸价顿长十倍”。郎瑛(14871566年)在其著述中写道:“予少年见公卿刺纸,不过今之白录纸二寸……今之用纸,非表白录罗纹笺,则大红销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更用一绵纸封袋递送,上下通行,否则谓之不敬……可谓暴殄天物,奢亦极矣!”

明朝前期,名帖多自署“门生”等,“必兼亲者,方加‘眷’字。至于‘通家’‘年家’,非实有可据,断断不轻用也”。明朝中期以后,士大夫交际活动日益活跃,“视其爵、齿及交谊以为斟酌”的风气日盛,衍生出“晚生”“侍生”,甚至出现“渺渺小学生”“通家治下牛马走”“门下沐恩小的”等自称,原本亲戚间使用的“眷”字亦开始滥用。

——摘编自(日)岸本美绪《风俗与历史观:明清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等

(1)根据材料,概括明朝名帖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朝名帖变化的原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7 . 1926年1月,吴玉章在广州国民党二大期间的一次答词中说:民国元年的革命虽然成功,但所主张的不过是十八世纪法国式的革命,“拿百年前的旧方法,应付现在的新环境,当然是走不通的”。他强调的是(       
A.工农群众的革命主力军作用B.创新革命理论的紧迫性
C.需要吸取法国大革命的教训D.推进国民革命的必要性
昨日更新 | 373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第二中学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衔接性测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8 . 宋元时期,畜牧兽医专著记述最多的是马,并以医马、相马的书为多;明清时期,最主要的记述对象是牛,各种相牛、养牛、医牛的书占畜牧兽医专著总数的50%以上。这是因为明清时期(       
A.政府强化了军事资源控制B.土地兼并进一步加剧
C.政治相对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D.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交融加强
昨日更新 | 466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易县第二中学2025届新高三上学期衔接性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目录(部分)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2课   古代世界的帝国与文明的交流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摘自张海鹏等《中外历史纲要》(下)

材料二   15世纪以来,欧洲人掀起的地理大发现不仅从物质上推动了西欧的资本主义发展,更从精神上确立了近现代西方文化中坚毅、斗争、进取、征服甚至是掠夺、霸权等处于强势地位的精神支柱。在与讲求儒雅、平和、稳定、固守甚至是忍让、懦弱等东方文化精神相碰撞时,当“海洋文明”与“大河文明”在近代出现冲突时,西方文化的进攻就自然处于上风状态,为西方文化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精神基础。

——摘编自刘鹏《从历史影响的角度看郑和下西洋与地理大发现》

材料三   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世界和平注入了强大正能量。当今世界全球性问题层出不穷,最大限度发挥全球文明倡议的价值,就是要做到“乱中求稳”“乱中求变”。因此,全球文明倡议的提出,从文明层面为推动构建和平、稳定、公平、合理、繁荣的国际新秩序做出了独特的中国贡献。

——摘编自赵鸿燕《全球文明倡议推动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世界文明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文明格局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影响当今世界文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并谈谈你的认识。
昨日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10 . 美国学是对美国历史和文化进行跨学科与综合性研究的学术领域。20世纪50、60年代,在美国政府和私人机构的资金、人员资助下,美国学开始在日本和印度传播,并逐渐完成学科制度化进程。美国还以此为跳板,推动美国学向亚洲其他国家不断传播。美国此举(     
A.意在对亚洲诸国实施和平演变B.折射出冷战范围走向扩大
C.旨在促进国际学术文化的交流D.推动了国际局势逐渐缓和
昨日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6月月考历史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