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是隋唐运河示意图运河以洛阳为中心沟通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唐初,每年经通济渠调运的粮食约万石裴耀卿担任京兆尹时曾改革漕运三年间运粟入关中达万石。这说明(       
A.唐朝粮食储运体系较完善B.江南地区成为经济重心
C.统治者对农民的残酷剥削D.运河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2023-09-12更新 | 185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1古希腊人在地中海和黑海地区的殖民示意图

   
图2葡萄牙、西班牙的海外殖民示意图

随着希腊半岛上城邦的不断涌现,岛上的人口密集起来。为缓解城内危机,城邦召开公民大会讨论移民远航。一切准备就绪,城邦组织船队,在首领的带领下,在目的地新建城邦(图1)与庙宇。随着时间的推移,母邦与新城邦间的关系有的日益亲近,有的日渐疏远甚至发生冲突。经过二百年的奋斗,希腊人大大扩张了自己的领地,他们习惯性地把移民地的原住民视为“野蛮人”。背井离乡的希腊人和这些非希腊人共同生活,相互交易,平分领地,甚至通婚。只有少数城邦能够成功驱逐原住民,或者使他们成为自己的奴隶。

——摘编自陈燃《简明希腊史》

材料二   1502年,西班牙岛(今海地)正式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岛上土著的军事反抗被镇压。1539年,西班牙在古巴设立都督府,掌握行政、军事和宗教大权。从1493年建立第一个殖民地起,西班牙人大约用了近一百年时间,建立起了北起北美大陆中部、南到南美大陆上的智利和阿根廷的超级殖民大帝国(图2)。在被征服过程中,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幸存者被赶到种植园劳动。为补充劳动力,16世纪开始西班牙从非洲大量输入黑奴。

——摘编自赵卓煜《西班牙史话》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希腊与西班牙殖民扩张的不同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古希腊与西班牙殖民扩张的影响。
3 . 下图是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其中,⑤所代表文明的显著特点是(     

          

                                           古代亚非欧区域文明示意图
A.河水定期泛滥带来充沛的水资源并肥沃了土壤
B.形成了城邦,成年男性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数字“0”的概念
D.颁布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2024-06-06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滨城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国共产党从实际出发,不断调整国家治理的政策。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下图分别是1951年、1961年中国对外贸易额占比统计示意图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推进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启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我国粮食总产量自2015年以来,连续7年超过6.5亿吨,2021年粮食总产量更是创历史新高,达6.8285亿吨。其中,谷物总产量6.3亿吨,超过美国谷物产量约1.5亿吨,约是印度谷物总产量的2倍,标志着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

——摘编《光明日报》2022510日第5版。

(1)依据材料一,指出1961年中国贸易伙伴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解决“三农”问题的两项措施名称,分析“我国口粮绝对安全和谷物基本自给的强大基础已经形成”的成功经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元朝以犬牙交错的形式划分行省疆域(下图)。同时,行省的高级官员通常有六、七人,分别掌握行政、财政、军事及司法等权力,互相制衡;行省中部分官员甚至由朝廷直接任命,直接对中央负责;行省内处理重要政务时,需行省高级官员们集体讨论决定。元朝行省制度的作用(     

元朝省际分界示意图
A.促进多民族的团结B.造成冗官冗兵冗费
C.地方行政效率低下D.有效防止地方割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来自遥远市集的异国奇货给丝绸之路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形,但其真正的意义是成为交流的纽带。中国的造纸、制铁、水车、耕牛用的牛轭和后来的指南针、火药等技术,则缓慢地传播到了西方,其过程有时长达几个世纪。植物和农作物的种子和胚芽在东西方之间相互传播。宗教也经由丝绸之路传往东方;佛教在东汉晚期传入中国,伊斯兰教的传入则晚了几个世纪。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材料二

“一带一路”示意图
(1)根据材料一,归纳丝绸之路成为“交流纽带”的四个方面。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政府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历史依据及时代意义。
7 . 如图为殖民扩张和收缩的两个长周期示意图(1500-1975年),其中两次殖民收缩期出现的共同原因是(     
A.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B.殖民地人民的觉醒与独立运动
C.两次大战削弱宗主国与苏联的成功实践D.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拿破仑战争的影响
2022-09-30更新 | 284次组卷 | 4卷引用:辽宁省重点高中沈阳市郊联体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认为:在民族迁徙的诸多原因中,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是民族迁徙一个非常重要甚至在某些情况下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根据历史气温变化曲线示意图,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该论点依据的是( )

A.印欧人的迁徙B.魏晋北方民族大交融
C.阿拉伯人的扩张D.蒙元的南征
22-23高三下·湖南·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如图所示,明初朱元璋分封诸王时,宗藩分布于全国各处战略要地。明中后期,藩王则主要就封于物产丰富的河南与湖广地区。据统计,有明一代就藩的50位亲王中,12位在河南,19位在湖广。这反映了明代(     

             明代初年藩王分封示意图

A.分封宗藩的目的有所调整B.统治中心的变化
C.南北经济文化格局的改变D.君主专制的强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