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077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南北朝时期,南北儒学学风有别,南学“约简”,北学“深芜”。到隋代刘程“学通南北”,还为儒家典籍及旧注作解释,士大夫“咸师宗之”。这体现了(     
A.“三教合一”趋势逐渐加强B.选官制度的改革扩大了统治基础
C.儒学的正统地位得以确立D.学术发展受政治格局变动的影响
7日内更新 | 84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第一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讲道:“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作‘法’,不赞成领导人的话叫作‘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该讲话的目的是(     
A.改变一些领导人的专制作风B.改变有法不依的现象
C.亟待建设并完善法律体系D.增强民众的法制观念
7日内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这主要得益于(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B.社会分工的发展C.国家和文字的出现D.社会阶级的分化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一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私有制产生促使人类社会迈入文明时代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崇拜
D.农业生产的发展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诗经》中“孝”有祭祀先祖、善事父母两种含义。自春秋以来,孝的“善事父母“之义逐渐取代”祭祀先祖“之义成为孝的主流含义。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农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B.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
C.宗法血缘观念逐渐淡化D.人文主义思想开始形成
7日内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齐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1753年,大英博物馆正式诞生。从博物馆成立到19世纪初,博物馆的书籍和手稿收藏主要源于私人捐赠。从19世纪上半叶开始,英国议会对大英博物馆给予大量的资金投入,用于购买书籍、手稿和各种珍奇古物。议会这一做法意在(     
A.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B.保存世界优秀文化遗产
C.提升英国的国家形象D.提高博物馆的管理水平
7 . 汉初,刘邦允许诸侯王“自置吏,得赋敛”,仿照汉廷建立宫室、官僚机构。汉景帝时“令诸侯王不得治民,令内史主治民。改丞相曰相,省御史大夫、廷尉、少府…,大夫、渴者、郎诸官长承皆损其员。“到成帝绥和元年省王国内史,更令相治民,如郡太守。这些调整的出发点是(     
A.精简地方行政机构B.强化君主专制权力C.维护国家政治统一D.打击地方豪强势力
7日内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淄博实验中学、齐盛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朝贡外交是中国古代王朝特有的一种外交体系……自商周以来,中原王朝都认为自己居天下之中,是“天朝上国”,凡要与中原王朝建立关系、展开外交者,必领以朝贡方式进行……朝贡外交走进历史博物馆同列强将不平等条约强加在中国头上分不开,也就是说,是不平等条约迫使当时的中国政府不情愿地接受了现代外交。

——《不平等条约的另一面:推进中国融入全球化历史进程》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朝贡外交的特点。简要分析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不平等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材料二:制作学习卡片

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
……

开创外交新局面

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72年, 建交。
……

新时期的大国外交

2001年,中国、俄罗斯等六国在上海成立
2016年,G20峰会在杭州举办。
……

A

B

C


(2)结合所学,将该组同学制作的“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成就”卡片补充完整;分别说明卡片中的中国在世界政治舞台中发挥的作用。
7日内更新 | 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明朝景泰元年(1450年),“以边事孔棘,令天下纳粟、纳马者入监读书,限千人止”,后纳银也可入监。万历三年(1575年),张居正认为“方今急务,惟在正人心、明学求”,奏请明神宗取消景泰以来的做法,并考核现有生员,学业期满文理不通的发充胥吏或罢黜为民。张居正的这一举措(       
A.解决了明代选官制度的积弊B.放松了政府对士人的人身控制
C.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D.体现了士大夫经世致用的抱负
7日内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昌乐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模拟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

材料二   但是由于这样有成效地使用普选权,无产阶级的一种崭新的斗争方式应开始被采用,并且迅速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结果,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

——恩格斯

材料三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由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不高和组织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这个过渡的特点是:一方面有尽量公开活动的可能,另一方面没有暴力压迫群众的现象,最后群众对这个资本家政府,对这个和平与社会主义的死敌,抱着不觉悟的轻信态度。

——列宁《四月提纲》

请回答:
(1)材料一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是怎样认识的?材料二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的认识有何变化?依据材料说明变化的理由。
(2)材料中列宁是怎样总结当时的历史特点的?因此他主张怎样夺权?实际上怎样夺权?导致这种情况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从恩格斯对无产阶级夺权方式的修正和列宁的变化,你能得到哪些认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