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是如何加强对地方有效管理的?这种管理方式有何特点?

材料二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实行联邦制。联邦制是一种多中心的复合共和制:是关于自治、非集权、多样性的宪制安排。制定一部有严格修改程序的宪法,在全国政府与各构成单位(州、省、邦)之间分割国家权力;各构成单位人民有自治或自组织权……;绝大多数联邦国家的构成单位都有自己的宪法,规定自己的政府组织形式……。

1787年宪法规定:……本宪法及依本宪法所制定之合众国法律;以及合众国已经缔结及将要缔结的一切条约,皆为全国之最高法律;每个州的法官都应受其约束,任何一州宪法或法律中任何内容与之抵触时,均不得有违这一规定……


(2)材料二中美国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方式与材料一有何异同?

材料三



(3)材料三反映了我国民族分布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针对这一特点,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
2020-08-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社会保障是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尚书·酒诰》曰:肇牵车牛,远服贾,用孝养厥父母。《尔雅·释训》曰:善父母为孝”……给予父母以物质方面的供养……孔子言: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孟子将最初产生和存在于家庭中的孝悌观念推广到整个社会,提出了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先秦的各个朝代设立专职人员管理养老事务,如乡大夫具体登记免除赋役的老者信息等。国家实行学中养老,将有智慧的老人奉养在学校,以兴教化,明人伦。

——摘编自牛海龙、欧阳盼《中国人养老观念的转变与思考》

材料二   宋朝建国于五代十国变乱之后,加上与北方少数民族的争战不断,难民较多,需要以社会福利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同时宋朝奉行以文立国的国策,将儒家仁政思想贯彻于一些政策诏令中,重视通过福利救济进行风俗教化。因而,官方慈善事业比较发达。与前代相比,宋朝的救济对象扩大到了社会各个阶层,政府按照财富的多寡来划分不同的社会阶层,并对其中的贫民和穷民进行重点救济。从救济项目上看,宋朝在救济备荒的常平仓和义仓的基础上创立了专门的济贫仓种——广惠仓。宋朝还创立了多种济贫机构,其职能分工比较明确。有专门济贫的养济院,有以收治病人和养老为主的居养院,有慈幼的慈幼局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体系。

——摘编自赖风林《宋朝政府性社会福利救济》


(1)依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养老制度的特点。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重视慈善事业的原因,并概况其主要特点。
2022-02-16更新 | 167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学之所以成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干,在于原始儒学本身的多因素多层次结构所具有的包容性质,这使它能不断地吸收融化各家,在现实秩序和心灵生活中构成稳定系统。由于有这种稳定的反馈系统适应环境,中国传统思想一般表现为重“求同”。它通过“求同”来保持和壮大自己,具体方式则经常是以自己原有的一套来解释、贯通、会和外来的异己的东西,就在这种会通解释中,儒学吸取了对方,模糊了对方的本来面目而将之“通化”。

                                                          -----摘编自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


(1)作者认为儒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请以汉代儒学为例加以说明。

材料二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了相当接近民主制度的设计,以为君民之间,不是主从尊卑,政府是为民而设。地方发展,犹如诸侯,有相当的自主权。学校是议政的场所,其所议定,由地方长吏付之实行。这一构思,俨然是代议制,而且是地方自治的民主政治!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2)根据材料二,概括明清之际中国思想发展的时代特色,指出其出现的根源。

材料三 自今人视之,倡导新文化的人们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未必算得上是百分之百正确,反而存在明显偏向。如常把中西问题视作是非的问题。甚至全盘否定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在重新审视旧传统旧观念时也往往是批判的激情多于批判的理性。但他们代表了那个时候最进步的认识。比之排孔,他们对中西文化关系的论述对于后人更富于启迪意义。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3)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新文化运动否定孔子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评价新文化运动对儒学否定的进步意义和局限性。
2020-05-26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怀柔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