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21 道试题
1 . 《晋书·食货志》记载:魏文帝曹丕于黄初二年“罢五铢钱,使百姓谷帛为市”。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以物易物成为魏晋时期主要的交换手段。其主要原因是(     
A.封建统治者限制商业活动B.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内迁
C.我国经济重心南移D.朝代更替频繁和社会动荡
2024-05-31更新 | 133次组卷 | 27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下表中的史料反映了秦代(     
记载出处
有事请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让人代为请示)《睡虎地秦墓竹简·内史杂》
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睡虎地秦墓竹简·行书》
A.行政管理制度严密B.法律实行轻罪重罚
C.地方官员权力较小D.政府行政效率低下
2024-02-22更新 | 187次组卷 | 33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载帝王言行的档册,由帝王的近侍臣工负责记录,名义上连皇帝本人都不得索阅。康熙曾要求起居注官给自己保留一点私人空间。后直接将起居注衙门裁去。这表明当时(     
A.君权受到有效制约B.君主专制强化
C.君主重视治史传统D.中枢机构异化
2024-02-2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遂公盨(图)为西周中期器物,内有铭文“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乃差方设征”,与《诗经》中的记载一致,遂公成为了研究大禹治水的重要例证。这表明(     
A.实物史料能反映历史全貌B.口传史料能确证历史真实
C.文献史料比实物史料的可信度更高D.史学研究应有多重史料的相互印证
2024-02-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中除了记载国内关于农业的生产经验,还介绍了欧洲的农田水利技术。这反映了当时(     
A.对传统科技的总结B.西方文化大面积入侵
C.中国传统文化落后D.西方科技知识的传入
2024-02-08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魏书》记载某一诏书:“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诏迁治之民死葬河南,不得还北。……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该诏书应出自于(     
A.东汉光武帝B.魏武帝C.北魏孝文帝D.隋炀帝
2024-02-08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普宁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至春秋时期,史籍中常有“国人皆咎公”“以说(悦)于国人”“国人不欲,故出(驱逐)其君”“盟国人于亳社”“国人助之”等记载。这表明该时期(     
A.宗法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B.民本思想成为社会主流
C.原始民主传统仍有影响力D.“国人”的经济实力强大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镇统于州县,例无设官”。为解决治安与税收上的困难,明清两代在江南市镇派驻巡检司、税课局等专职机构,但派驻到市镇的官员数量有限,难以承担市镇的公共管理与服务。于是,江南市镇自发形成了各类功能性自治组织,如规范本镇本行业交易活动的行会、维持治安的保甲、负责慈善事业的义庄等,事类不一、互不统属。这些组织往往由地方宗族力量主导,同一功能的自治组织之间亦有地域分割的痕迹。各市镇有自办的公益性学校,有独立的城市保护神——城隍,有完整的市镇历史记载——市镇志,表明市镇已经成为一个相对自足的文化共同体。

——摘编自武乾《官治夹缝中的自治:明清江南市镇的非正式政体》

材料二   中世纪晚期,城市人口迅速增长。为提高自己的地位和改善日常生活,城市居民不断抗争。封建领主在收取市民们支付的赎金后,向城市颁发具有政治契约性质的特许状,给予其各项自治权利。城市行会、市政当局、市议会等自治组织逐渐发展起来。行会制定规章,训练工人的职业技能,控制产品的质量和价格,为社会福利积累资金,并通过礼拜天祈祷和节日游行等公共仪式鼓励市民对行会和城市忠诚。市政当局支持行会采取限制性措施,市议会核准行会规章,城市法庭负责追捕违规者。城市生活受到更为复杂的正式规则的约束,市民也更多地承担了公共卫生和公共秩序等责任。

——摘编自陈灿《论走向近代的英国城市职业市场变迁和行业规则的完善》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明清江南市镇自治与英国城市自治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对二者的走向加以评析。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江南市镇与英国城市在自治发展上的相同原因及表现。
2024-01-2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整理了以下材料。如此判断,其研究主题最可能是(     
序号内容
《汉书·西域传》记载: “自武帝初通西域,置校尉,屯田渠犁(位于今天的新疆)。”
敦煌悬泉遗址中,发现至少8枚汉简涉及朝廷在渠犁的屯田事宜。
《后汉书·西域传》: “(汉)武帝时,西域内属,有三十六国。汉为置使者校尉领护之,宣帝改曰都护。”
A.汉朝对西域地区的经营B.西域地区的民族关系
C.中原与西域的商贸往来D.丝绸之路的经济作用
10 . 《睡虎地秦墓竹简》中记载: “有事请殹(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这表明秦朝(       
A.形成文书行政的法律制度B.能够将皇帝和中央的政令传送到全国各地
C.中枢权力机构设置的严密性D.提高行政效率,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024-01-18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