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41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以上领导人在任时都领导苏俄(联)进行了农业方面的改革。

问题:
(1)图一领导人在任时在农业方面先后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
(2)图二领导人是如何看待农业和工业关系问题的?为此在农业方面他采取了哪些措施?对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造成了什么影响?
(3)图三人物改革时,在农业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结果如何?
(4)从以上人物在农业方面的改革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认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前后,为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建立新的国防工业基础,准备和坚持长期抗战,国民政府策动了规模巨大的工业内迁。内迁工厂大多数是当时中国工业界各行业中规模较大、设备较先进、管理和技术水平较高的名牌厂。如内迁民营工厂中大鑫制罐厂、上海机器厂、中国亚浦耳电器厂、华生及华成电器厂等,都是中国近代工业中名列各行业前茅的者。内迁的国营工厂多数是当时最先进的钢铁联合企业。这些工厂的内迁,不仅把当时沿海地区的相对来说较为先进的工业设备、工业技术和管理经验带到了大后方,更重要的是使大批工业科技人才和熟练技工汇集到大后方,据1941年的统计,内迁的工程技术人员达2万余人。

——摘编自黄立人《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工业科技》

材料二   1964年5月,毛泽东提出,要考虑解决全国工业布局不平衡的问题,加强三线建设,防备敌人的入侵。8月,中央作出了在三线地区开展以战备为中心大规模建设工业、交通、国防科技设施的重大战略决策。三线建设从1964年开始,到1980年,全国三线地区共投入2052.68亿元,相当于1953年—1964年投资的三倍。根据1984年普查,在中西部建成了1945个大型企业、科研设计院所。三线建设无论规模还是时间跨度都是前所未有的。由于涉及国防安全,三线建设当时不见诸报端。

——《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工业内迁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新中国三线建设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其原因。
2024-03-08更新 | 308次组卷 | 11卷引用:海南省文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A卷)
3 . 如表是1921年11月23日顾维钧代表向华盛顿会议递交的一个中国提案的内容。该提案体现了当时中国(     
(一)请于若干时间以后,复还中国税则自由权。此项时间之多寡,应行酌定。
(二)请于此项时间以内,准许中国收取至高之价,并有全权区别需要品与奢华品以及其他各品。
(三)请自一千九百二十二年一月一日起,增收至百分之十二分半。
A.积极开展收回关税自主权的斗争B.为本国民族工业争取了有利环境
C.提升了南京国民政府的国际形象D.滞缓了欧美国家商品倾销的步伐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代检查户口、劝课农桑的基层组织是乡里, “百户为里,五里为乡”,每里设里正一人,且用“坊郭户”来称呼城市居民,但未单独设立户籍。宋代分别设立“坊郭户”户籍和“乡村户”户籍,又将户口划分为主户和客户。唐到宋的变化反映了(     
A.人口数量不断增加B.人身依附关系增强
C.户籍管理趋于严密D.国家财源不断拓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20世纪40年代,八路军总参谋长左权对作战目标进行了筹划,提出“重要铁道线,特别是平汉、同蒲,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路战役成功”。左权这一筹划旨在(       
A.实现毛泽东“持久战”思想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新局面
C.打破侵华日军的“囚笼政策”D.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反共高潮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对海南形势极为关注,认为“琼州形势,最有可为”。在辛亥革命前夕,革命党人在琼运动,已“款集万余,兵将及千”。辛亥革命前, “三点会”成员中普遍流传着这样的誓言: “三点暗藏革命中,入我洪门莫空风;养成锐气复仇日,誓来清朝一扫空。”海南各州县“三点会”自成立至辛亥革命在海南爆发,武装斗争此落彼起,连绵不绝。

1911年初,刘中悟等人深入陵水县,组织陵(水)万(州)同盟会。是年4月27日,孙中山组织发动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员黄健生(澄迈县人)潜回澄迈县,与李午天、翁鼎新等人筹建澄迈同盟会;同盟会员吴攀桂(琼山县人)秘密招收“亡命之徒”,潜伏海口,伺机起事;自穗返琼的林敬亭(文昌县人)奉命潜入五指山区,观察地形,以备万一起事失利,作为退避之地。同盟会员陈侠农(文昌县人)在文昌组织进步师生和农村青年,成立敢死队,在新桥至清澜一带活动,一度潜入县署,刺杀知县,引起震动。

——摘编自符和积《海南辛亥风云蓄势待发》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辛亥革命前夕海南革命党人的革命活动。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辛亥革命前夕海南革命党人活动的意义。
2024-02-25更新 | 4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政府不予干预的情况下,经济作物的种植显然带有一定程度的风险,左翼学者述及的乡村惨况,正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萧条期。当时乡村危机……更本质的原因则是中央政府缺乏应有的执政能力造成的。当市场波动之时,具有垄断规模的企业经营者势必要转嫁危机,由于缺乏政府的保护,力量分散的农民最易沦为经济危机的终端受害者。

——杨耕《中国近代史研究》

材料二:近年来,党和中央政府大力推行“三权分置”改革,它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村改革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自我完善。“三权分置”开辟了中国特色新型农业现代化新路径。实行“三权分置”,赋予新型经营主体更多的土地经营权能,有利于促进土地经营权在更大范围内的优化配置,提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三权分置”丰富了我们党的“三农”理论。“三权分置”实现集体、承包农户、新型经营主体对土地权利的共享,有利于促进分工分业,让流出土地经营权的承包农户增加财产收入,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现规模收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魅力,是习近平“三农”思想的重要内容。

——尚云才《“三权分置”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重大创新》

(1)根据材料一,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乡村危机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三权分置”改革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29年2月,国民政府颁布“废止中医案”。1929年3月17日(后定这天为“国医节”)全国医药团体代表大会召开,会场上悬挂“提倡中医以防文化侵略”等巨幅标语,社会公众舆论也提出“取缔中医药就是致病民于死命”等声援口号。这反映出(     
A.中医的发展前途较渺茫B.中医药价值仍被国人认可
C.西医传入冲击了中医药D.中医药学呈现萎缩的迹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据中西交通史专家统计,唐代每天抵广州外舶约11艘,一年约4000艘。这些登陆者来自大食、波斯、天竺、狮子国(斯里兰卡)真腊(柬埔寨)阿陵(爪哇)等国。唐政府让他们集中居住在广州今光塔路一带,时称“蕃坊”,人数至少12万,实行自治。这可用于说明,唐代(     
A.处于世界贸易中心地位B.全国经济重心移至南方
C.海上丝绸之路贸易繁荣D.坊市制度已经趋于崩溃
10 . 黑水城文献包含有相当数量价值颇高的宋代文书,黑水城位于今天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戈壁荒漠中。如图中“黑水城文献”可用于说明(       

(前缺)

1.南边榷场使       
2.准安排官头子:所有            .
3.段,依法搜检,并无违禁            .
4.尽算卖替头博买到回货               .
5.印讫,仍将所博买回货一就          .
6.上司前去,伏乞照会作何,          .
7.者:
8.张师
(后缺)
A.漠北蒙古部统一了草原B.元代边境贸易非常繁荣
C.宋代边境进行互市交易D.宋代基层市场蓬勃涌现
2024-02-02更新 | 38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一)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